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聋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常抓不懈、贯穿始终的教育工作。但在聋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却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1.一、二年级是聋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初始阶段,行为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这阶段,聋生初入学,一切都是新鲜的、好奇的,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领导视察启音学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听障孩子清晰而流利的讲解和听障,记者的亲切采访。听障孩子的交往沟通能力伎呔家感到惊讶。启音的老师在“医教结合”的康复理念指导下,对听障孩子实施强化口语教育的成果使总理和在场的所有人深受感动。当时,我就表示退休后要继续开拓我的特教生涯,把聋孩子的康复延伸到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学龄前。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香港。来自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的学生们在舞台上演出.台下是众多香港的聋教育专家、学。舞台上的节目精彩纷呈,舞蹈、合唱、诗朗诵、讲故事、戏剧,扣人心弦。表演结束了,台下的观众纷纷站起来,他们热烈地鼓掌、欢呼,许多人禁不住热泪盈眶,难以相信台上表演的学生可都是聋孩子呀!  相似文献   

4.
陈凤君 《考试周刊》2009,(22):85-85
沟通即信息的传递。由于聋生听力的障碍,常常导致师生、生生、生本沟通不畅。这使聋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聋校语文教学应从制约聋生发展的瓶颈——沟通入手,采用沟通教学的理念,使聋校语文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发生在沟通之中的自主生成。沟通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5.
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重视聋校语文教学。当前聋校语文教学缺乏互动性.讲课方式过于枯燥和单调,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所以我们应该以现代教学的思想为指导方向,对聋校课程进行改革,切实了解每一位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也是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适当的增加语言信息刺激,使聋生语文教学处在一个情景化和互动化的环境之中,让他们拥有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聋生在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聋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手语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迁移。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有正负迁移之分。基于迁移理论,集中探讨手语的负迁移对于聋生书面英语的干扰作用,将会大大提高聋生书面英语表达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耳聋学生由于从小失去听力,环境刺激效应差,难以在耳濡目染中自发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加之大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易形成孤僻、自私、散漫等不良习惯。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聋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对聋生的一生都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聋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聋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学科教学就是聋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低耗、高效、优质”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普通教育之中。多媒体教学为有效补偿聋生身心缺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当前聋生学习网难现状提供了技术和模式上的可能。但在运用上,广大教师还应针对聋生的个体差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思军 《教师》2011,(30):46-46
“聋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但在聋校的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还在拿着“旧船票”演绎着“不老的传说”: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手舞足蹈,而台下学生却无动于衷,安静得如一潭死水,或瞠目结舌,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因此,努力提高聋生的课堂参与度,已成为聋校教师的共识。如何巧用艺术的教学策略引导聋生从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中呢?  相似文献   

10.
ICF提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整合模式,强调的是将残疾人个体融入到社会之中,追求残疾人功能的全面发展。这种新的理论和应用模式,正是现代聋校教育所倡导的目标,同时也是聋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ICF理论模式的指导下,现代聋校的康复教育将从身体、个体和社会层面出发,以集体康复、个别康复等的方式,对聋生进行知识、心理、语言康复、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发展聋生的替代性功能,从而使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天地,将这一传统艺术引入特殊教育学校,为聋生开辟了一条艺术教育的新途径,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聋生充分发挥心灵手巧的特点,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作品之中,培养聋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习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聋生由于部分或全部丧失听觉功能,不同程度地造成他们接受语言和表达语言的障碍,加之他们缺乏与常人交流的方式和手段,这样无疑给聋校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聋校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必须引导聋生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让他们置身于作品之中,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元的手段,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渗透美育,将智育和美育融于情境教学之中,能有效培养聋生的审美能力,为聋生获取生动活泼的知识、构建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3月17日,“启音博士”杯第二届全国特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颁奖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中国教育学会特教分会领导向获奖者颁发了奖证及奖品。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聋校语文课程计划》中明确提出聋校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耳聋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看话能力。看话是聋校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耳聋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有声语言的手段,它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目的是要培养聋生具有视觉观察说话人的口部活动及面部表睛来理解说话内容的一种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16.
就邯郸市聋生青春期性教育问题,调查了邯郸市聋校30名聋生和10名在职教师。调查结果显示:聋生的性心理有所发展,但还不成熟;聋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缺乏;聋生的性知识来源主要是录像网络、书刊杂志,较少是从父母或教师;聋校对青春期聋生的性教育相对缺失。因此,聋校的性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生理知识,还要对聋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对聋生的性教育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运用多种感观让聋生获得科学的性知识;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青春期聋生性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聋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是影响聋生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必须立足于聋生的实际,在创设情景的氛围中,在纠错追因的对策中,在探究生成的过程中和在增强毅力的体验中,激发聋生的反思热情,强化聋生的反思意识,提升聋生的反思能力,使聋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有效地提高聋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学习能力,真正让聋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使聋生健康成长,是摆在聋教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要想聋生健康成长,就要使聋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因此,培养聋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促进聋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特殊教育学校思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立身社会、发展自我的保证,对有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言十分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制约聋生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有:从聋生本身而言,主要是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从聋生家庭而言,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失能;从聋校而言,存在现行学校教育与聋生社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聋校应立足聋生全面发展和现实需求,切实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协同社会各方力量采取  相似文献   

20.
聋生英语教学是聋教育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多年的聋生英语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促进聋生英语的学习,也为从事聋生英语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