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书育人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随着科技进步和形势的发展,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行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中必须把师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其必要性、教育内容及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书育人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随着科技进步和形势的发展,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行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中必须把师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本论述了其必要性、教育内容及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教师素质之根本,其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长度和深度。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后备军,师德教育理应放在师范生教育的首要地位。师范生师德教育目前尚存在地位边缘化、内容知识化、过程片段化等问题,反思师德教育的基础,研究发现教育基础条件不充足,教育环境和氛围、教育的教师资源、教育内容等都没有达到相应条件,而这正是导致师德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建议师德教育应从培养专门的师德教育教师、强化教师师德教育意识与能力、结合学科课程挖掘具体可操作伦理规范要求、注重师德核心素质培养、加强教育实践中的师德教育等几个方面着力改进。  相似文献   

4.
师德作为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应是高校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师德的培养要纳入制度建设轨道,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优良素质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因此,师德教育被列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在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程。应该说,通过开设课程让中小学教师明确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实现本次继续教育的师德培养目标并取得实效,必须从多方入手,集中全部教育力量,全面地施加影响。为此,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要充分认识师德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师德教育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地方教育事业的未来,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课程设置、内容选取、师资力量以及师范生自身的师德培养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地方高校应不断地优化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化师德教育课程教师团队,构建常态化师德教育课程实践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总和。笔者认为,良好的师德应包涵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发挥导向作用。我校工会组织一直坚持把开展教书育人,创一流业绩,为创办优质教育做出贡献”列为工会工作的重点,而在不同时期,随形势发展变化,赋予新的内容,同时列为对教师年终评比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大讨论、师德征文等活动。并根据国家颁布“教师职业道德方案标准”,制定了师德考评细则,  相似文献   

10.
很多研究表明,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师德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重视。提起师德建设,似乎只有那些体罚学生、买卖资料、协同作弊等行为才是师德不好的表现,这些才是师德教育的内容。确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可以避免一些恶性行为的发生,但是如果不能对一些看似正常行为背后的一些理念进行反思,师德建设最终将流于形式,也必然会制约师德建设的效果。因此,关注“正常教育行为”背后的师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既是提高教师师德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