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star",含义比较广泛,媒体在做明星报道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娱乐圈的名人上,因此,将此类以明星为报道目的的新闻称为"明星新闻".近些年来,媒体虽然对"明星"大肆吹捧,但是,也常常为受众做出"明星"是"不高贵的名人"的隐含判断.明星的负面社会评价的形成与媒体对娱乐圈的黑暗现象、腐朽生活方式的报道和渲染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2.
“明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star”,含义比较广泛,媒体在做明星报道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娱乐圈的名人上,因此,将此类以明星为报道目的的新闻称为“明星新闻”。近些年来,媒体虽然对“明星”大肆吹捧,但是,也常常为受众做出“明星”是“不高贵的名人”的隐含判断。明星的负面社会评价的形成与媒体对娱乐圈的黑暗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娱乐新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与"明星"或者"名人"有关的新闻,比如名人官司、明星绯闻等.笔者注意到,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绯闻新闻开始斩露头角,到了近两三年,绯闻新闻俨然已成了娱乐新闻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采访徐志摩的儿子:一面之缘,平等而视 我相遇的第一位"名人之后"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1997年3月,徐积锴携女儿女婿从美国归来,将2000多平方米的徐志摩故居数处房产赠送给故乡,请当地政府开辟为名人文化陈列馆.我得知,徐积锴十几年间曾经三回故乡,三访父亲故居,对老家有着很深的情意牵挂.于是,在以事件新闻的形式报道后,我打算作一次面对面的采访,再写一则人物专访报道.然而,我得知当地电视台为采录"潮乡名流"节目约请采访,却遭拒绝.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不少媒体为了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拿名人隐私说事,对名人隐私大肆炒作。名人隐私被炒得沸沸扬扬,读者难辨真假,名人自己也百口莫辩,人们将此称为"被新闻"。事实上,名人"被新闻"已经见怪不怪。有时候,一些普通人的普通事,因为媒体的"被新闻",普通人再也不普通,普通事情也成了特殊事件。名人,抑或普通人"被新闻",读者尚可接受,如果典型报道也出现"被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化新闻主要传播文化、艺术、影视界的动态信息,视角多以主旋律的、严肃的正面报道为主.1996年,广州<羊城晚报>率先将文化新闻版改版为"娱乐新闻版",每天刊登十分醒目的明星照片,对港台明星的演艺、绯闻开始报道,对大陆演艺界的报道开始进行"炒作",随之,全国各种生活类报刊,广电传媒原有的文化新闻板块纷纷更名为"娱乐新闻",甚至严肃类的机关报也将文化新闻单独组版,命名为"文化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娱乐新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与“明星“或者“名人“有关的新闻,比如名人官司、明星绯闻等.笔者注意到,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绯闻新闻开始斩露头角,到了近两三年,绯闻新闻俨然已成了娱乐新闻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刘蓉 《青年记者》2012,(23):12-13
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新闻"主要指向软新闻,尽量软化硬性新闻.它的主要表征是加大、加强软性内容的比例和位置,并将其作为新闻重点,如犯罪暴力事件、明星花边新闻、名人轶闻趣事、极度煽情的新闻、体育新闻、灾难事件等,与此同时,则相应缩减严肃新闻的比例,并不竭余力地挖掘它的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9.
如果翻一下最近几年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媒体对名人言论不分真伪、不加选择的纯客观报道,逐渐多了起来.见诸报端的专家、明星言论越来越"雷"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明星的报道是近些年来娱乐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星新闻报道从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报道方式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明星"效益的背后隐藏着庞大的经济利益链条.在各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传媒报道明星屡屡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特别是"非公益性"信息的泛滥,不仅无益于传媒和明星的公众形象,也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整体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报纸刊载的文化新闻中,有两种倾向特别值得办报人关注:一种是以娱乐新闻代替文化报道的倾向。持这种态度的报人对明星绯闻、名人官司、影视剧等作品的炒作格外热心。而另一种文化新闻更注重报道的典型性和深度,希望把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呈现给读者。我认为,报纸的文化新闻应该以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报道有一个变化很明显的现象,便是娱乐新闻的发展.但看来看去,一些娱记们报道得最多的还是对某些明星的绯闻炒作.在这个方面,虚假报道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仔细分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的优势在本土新闻.笔者认为,做好本土新闻的"延伸报道",是把本土新闻做足、做好乃至做到极致的有效途径. 所谓的本土新闻"延伸报道",指的是对"本土新闻"的外延进行的报道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途径人手.  相似文献   

14.
"灾难性新闻"因其"负面性"历来是政府和媒体较为敏感的一个话题,其报道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而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报道中,其信息的高度公开化、议程设置的多元化、报道指向的人性化、媒介融合的现代化等表征,使其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这在国内灾难新闻报道史上是空前的. "5·12汶川地震"报道模式将对国内灾难新闻的报道机制、新闻理论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新艳 《今传媒》2007,(9):50-5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剧,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娱乐新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休闲生活,也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品种.与此同时,媒体也注意到该领域发展的巨大潜力,更加注重开发自身的娱乐功能,不断贴近受众需求,力求打造优秀娱乐新闻栏目,作为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是,不可否认,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名人隐私的爆料追踪、明星绯闻的漫天飞舞、暴露图片的随意使用,致使许多人提起娱乐新闻便将其等同于"八卦新闻".娱乐新闻报道中存在哪些误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娱乐新闻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空间又是怎样?本文拟围绕这些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低俗化的表现形式及负面效应 1.表现形式 第一,娱乐新闻内容庸俗不堪.多数娱乐新闻不是关注明星的绯闻,就是隐私、内幕. 第二,以刺激大众视觉的形式包装娱乐消息.大多数关于明星的娱乐报道,标题几乎都与"情色"、"探秘"、"隐私"等有关,再加上相关图片,这几乎已经成为现在娱乐新闻的通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丛红艳 《传媒》2021,(14):56-57,59
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报道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数据新闻已发展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纷纷对数据新闻进行尝试与应用.财新网"数字说"这一成功案例紧密围绕数据新闻要素,展现出在媒体融合时代数据新闻生产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特色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媒体对滚动发展的新闻搞连续报道、延伸式连续报道,读者是欢迎的。媒体发出这样的延伸报道挖掘了新闻资源的潜在内涵,充分发挥了它的传播功能。常言道真理超越半步就走向荒谬。近几年媒体对涉及娱乐圈体育界的名人、明星的私事也热衷于搞延伸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娱乐新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与“明星”或者“名人”有关的新闻,比如名人官司、明星绯闻等。笔者注意到,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绯闻新闻开始斩露头角,到了近两三年,绯闻新闻俨然已成了娱乐新闻的主角。因为绯闻是可以跨领域的,而且每个人——包括大牌明星在内,都有私人的感情生活。出于人性窥视的本能,加上娱乐新闻的推波助澜,绯闻新闻也开始在体育新闻、时政新闻中大量出现。当然,它的产生基础是名人效应。从某利意义上讲,绯闻新闻已成为媒体和明星的  相似文献   

20.
因肆虐洪水的巨大破坏力造成的灾难后,形成了一个以灾情为核心,纷繁复杂的"新闻场".洪灾"新闻场"呈现的是俯拾皆是的碎片式新闻图景;洪灾报道应该围绕最严峻的灾情,选择性地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