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读到一篇非常特殊的小小说《打错电话》。几番咀嚼之后,自觉不自觉地就和当前的考场作文联系起来,有些话很想说说。“打错电话”,这个标题,初看很一般化,很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是“探究与梳理”。在人教版的五个语模块教学中。它占有相当的份量,共有15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字、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打错的电话     
周末早晨的阳光是美丽的,周末早晨温暖的被窝更是世界上最值得眷恋的!天天起床上学前,掰着手指算还有多少天才能美美地睡上一个大懒觉.终于到了这一天,没想到一早就电话铃声大作“叮——”“喂?”我有气无力迷迷糊糊地问。“喂.依兰在吗?”“什  相似文献   

4.
打错电话     
那年上大二,一个星期天,我揣着刚发的奖学金,兴冲冲地跑到附近一家“话吧”,想尽快把自己在这学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喜讯告诉妈妈。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拨完长途区号后又按完了电话号码:370016。  相似文献   

5.
打错电话     
“惨了,我忘了今晚的作业是什么了!”我急得直跺脚,可是急是没用的,还是打个电话问一下同学吧。我飞快地拨了一串号码,不一会儿,电话通了。可电话里的嘟嘟声响了好一会儿,也没人接。我等得有些不耐  相似文献   

6.
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煮好汤圆,等待妻子和孩子一起吃新年第一餐. "丁零零--"一阵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一位老年妇女的声音:"孩子……"是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在想.但声音不太像,可电话那头却开始说个不停"你说年三十回来的,害得你爸昨天整个下午都心神不定,好几趟到村口接你们,直到天黑透了,也没有见到你们的影子,只有我和你爸两人大眼瞪小眼,冷冷清清地守着一桌菜,吃得无滋无味.昨儿一夜,你爸总是一个劲地叹气……"电话里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看了一下显示屏,知道这是一个打错了的电话.挂断后,我记下了显示屏上的电话号码,心里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7.
开学以来,小明的调皮让我操碎了心。一天放学,我决定跟他的家长电话联系。拨通了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怯生生的童音:“你找谁?”显然是小明的声音,我说:“小明,请你家长接电话!”“你打错了。”没容我反应,电话已经挂上了。我仔细察看了电话本,号码没错。我重新拨电话,刚一接通,又被挂断了,接连几次都是这样。我怒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件事,那个怯生生的声音又在耳畔回响。他为什么总说打错了呢?当然是怕我“告状”,这里面恐怕还另有原因。看来,要真正解决问题,最好是去家访。几天后,我根据登记的学生住址找到小明家。一见到我,小…  相似文献   

8.
9.
10.
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讽刺人性中的假、丑、恶,呼吁人们自觉做一个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不难发现,这两位文化巨人,选择了同一主题,用不同的曲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真可谓异曲同工,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1.
《汉堡港的变奏》是报告文学作品《船长》的节选。它是一篇以文学的表现方法来反映真人真事的报道性作品,它既具有新闻报道的长处,又具有鲜明的文学特点。先谈谈它反映生活事实的真确性。作者是自觉地严格忠实于生活事实的,她曾说过: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传统基于主客体的对立分析,产生了认识有限性、正确性的问题。老子则以"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揭示世界和人生实践本为透明、完美的有序状态,自然大道是敞开的、正确的,因而人生与大道是合一的。只要能做到虚静无为,就能自觉道法自然的完美状态,从而达到人生的自觉与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3.
面对弱小者,人们会不自觉地在心底产生一种同情.进而会捐助或者施舍一些钱或物以表达自己的爱心.可是捐助者在这时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相对于被救助者的优越性.捐助者往往考虑到的只是自己的爱心,而没有考虑到被捐助者接受这份爱心时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从白居易当时的思想状况和《醉吟先生传》中所写的内容看,他并末学成《五柳先生传》,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走上刘伶《酒德颂》路子,成为它的嗣响。  相似文献   

15.
潘岳<西征赋>作于元康二年(292)五月他被重新起用为长安令之后,该赋表明他是一个很有感情也很敬业的人,同时更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何晏<景福殿赋>作于太和六年(232),该赋表明他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并未受到打击,其处境比起曹丕的时代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赋中多歌功颂德之辞,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完全合于明帝的意识形态政策,又带有某种道家无为而治的气息,充分流露了他本人的思想.嵇康<琴赋>的章法完全是传统的,而内容则全新,嵇康认为音乐只有审美的作用,让人们得到感情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政教无关.这样的纯艺术论具有反儒家旧传统、体现人性解放和文艺自觉的重大意义,这是先前以乐器为题材的辞赋根本未尝涉及的;他在论音乐的名篇<声无哀乐论>中更详细阐释了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天晚上6:30自习时,范老师让我们读三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主要内容是:一个银行家在离死时打了三个电话,分别给了他的助手,他的私人律师,最后,给自己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了一声,妈妈,我爱你!  相似文献   

17.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教育文摘》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想读点东西时,都会不自觉地拿起《教育文摘》。虽然刊载的文章不长,但细思量,都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每次阅读都有收获。一、面对分数,理性做父母《教育文摘》读书专栏中有一篇杨卫良的文章《养态度,找方法,而不是供奉分数》,主要讲述了当下父母面对儿女的分数发生的故事。首先用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郑纳新的话说出教育现状:"考试不是教育本身。考试只是检查教育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日益功利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如能以平和的心境立身处世,那么,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应该说都是不无裨益的。现实的情形是:受形形色色欲望的驱使,一些人丢失了从容的人生态度,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由欲望编织的无形巨网中,能游刃有余的固然算得幸运,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深陷其中苦苦挣扎,并最终丧失自我,泯灭了正常的人性。小小说《死因》中的主人公关局长就是这样一个在权力网中曾一度得意,并最终走上不归路,人性被异化的悲剧人物。和许多小说不同的是,《死因》隐去了主人公生前的生活细节,整体上采用倒叙的笔法,以警察介入关局长案件调…  相似文献   

19.
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神魔小说.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由明代吴承恩集大成的巨著.小说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想象丰富,故事奇特,语言诙谐,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全书可分两大部分: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通过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的反抗;后九十三回,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怪,勇往直前,历尽艰辛,终于成功.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刻划了孙悟空火眼金睛,明辨敌友,爱憎分明的独特性格,歌颂了他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可贵精神.全书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只有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才能实现美好理想.同时,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幻想的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消除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但书中又写孙悟空“归正”,宣扬佛教的威力,称颂“贤君”统治,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20.
在契诃夫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中,《变色龙》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这篇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金银匠赫留金被一条小狗咬了手指头,引起巡官奥楚蔑洛夫的干预.事情微不足道,甚至有些滑稽可笑.可是,它并不同于当时流行的一些庸俗逗笑的故事.在这看似日常生活的笑话中,契词夫以其非凡的艺术才能,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颇有深广意义的讽刺典型.在不足三千字的小小篇幅里,相当逼真,相当完整的刻划出一位见风驶舵,反复无常,趋炎附势,迎上压下的巡官的典型性格.通过这个人物,作者对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某些人的奴性进行辛辣的讽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和某些本质.契诃夫给这篇作品起名叫《变色龙》就具有讽刺意味,可谓点睛之笔,它十分形象的概括了奥楚蔑洛夫性格特征.的确,奥楚蔑洛夫就是名符其实的“变色龙”,他善于随机应变,反复无常,象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