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冷战对全球化的影响表现在其所造成的两大对立国际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美国的霸权则通过维护冷战期间西方集团的政治稳定,帮助确立和维持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自由化和多边开放,从而推进了国际经济向全球经济转化,全球化由此而迅速发展。全球化对冷战的影响则表现在促使冷战期间的两极国际体系比较稳定地运行,并且导致冷战以和平的方式宣告终结。同时,全球化还地美国霸权的消长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它们之间的冷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必然。美苏冷战来自19世纪期间开始、并且愈益加速的国际权势分布的极化趋势,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的美苏关系史。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冷战史需要阐释的基本问题在于:冷战的起源、冷战的地缘政治特征和强烈意识形态性质、美苏军备竞赛、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冷战的全球化、冷战紧张程度的起伏变化、冷战终结和苏联瓦解的基本原因以及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成为维护世界安全的新秩序。然而,1947年3月冷战的爆发极大地冲击了雅尔塔体系的大国合作大厦。以美国和苏联各自为政的两大阵营时而合作,时而对抗,但对抗始终没有冲破合作的底线。可见。关于雅尔塔体系导致了冷战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冷战与雅尔塔体系是背道而驰的,冷战的核心是对抗,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是合作,雅尔塔体系不是导致了冷战,而是限制了冷战向热战的发展。相反,雅尔塔体系崩溃以后,不仅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而且热战甚至是大规模的战争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我们必须加强对冷战思维的防范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在冷战后的10年中,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所谓“冷战思维”,就是在战后持续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国政界、学界及舆论媒体等分析国际形势、观察国际事务的特有的思维模式或认识框架。冷战思维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思想基础并延续于整个冷战时期。 现阶段美国冷战思维的主要特征。以现实主义为冷战思维的哲学基础,认定大国间具…  相似文献   

5.
经济冷战是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术界,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档案解密以来,在宏观及微观研究中都取得了丰盛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其起源问题及其他问题两方面来分析。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成果相对有限,主要是对经济冷战宏观性地描述及对具体事件的勾画。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日本政局动荡,各政党分化组合频繁,政治日益右倾化,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章从叙述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入手,深刻分析了其特征及原因。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内政与外交政策,同 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台湾问题是关系到我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也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议题冷战后,美国国会影响对华对台决策的力度明显加大,成为影响美国冷战后对台决策的主要变量,并且常常扮演非常消极的角色、美国国会积极主动地影响并力图主导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制定主要出于其强烈的政治意愿.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美国在台湾问题的立场、态度,从而加强与美国国会的交流和交往,厘清台湾问题的种种干扰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春艳 《中国科教博览》2004,(10):168-170,163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构筑全球军事基地网。冷战时期的六十年代初,其海外军事基地数量达到了最高峰。冷战后,美调整海外军事基地,使其数量减少了58%。“9.11”恐怖袭击使一直缓慢进行的美海外驻军调整获得新的推动力。自此,美国开始了冷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军力调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认真地探讨美此次全球军力大调整,对在新的安全形势下确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冷战是多种因素凑合并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战后世界力量重新调整的逻辑结果,其次是构建新的世界体系时美苏构想的冲突,再次是美苏利益之争,意识形态既是冷战的工具,也是冷战的重要内容,不能用单一的甚至是主观的因素解释冷战。  相似文献   

10.
冷战的起源和发生,特别是苏联在其中的作用,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经济这个新视角,特别是苏联的经济观念、经济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逻辑链条,产生不同的历史叙事,从而对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冷战格局形成和展开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历史研究的责任在于说明冷战研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美苏双方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结果。事实上,通往冷战的每一步都有回转的机会和可能,但美苏走到最后一步还是掉入了冷战的深渊。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9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分析.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孔祥熙处理通货膨胀的立场、观点和方式充满了矛盾性:一方面,他迫于某些客观原因不得不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来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战需要,但又出于某种考虑竭力否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有时又承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并尽力抑制其发展。这种矛盾性归根结底是由通货膨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所以,它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简单批评和否定孔祥熙的理由,相反,它倒提醒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孔祥熙其人以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某些传统学术观点和舆论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整个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模式的转化,而且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增强,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影响体育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助于把握体育消费需求的规律,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Air is all around us.We can't live without air.I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When we stand up,it's around us.When we sit down,it's around us,and when we sleep,it's also around us.It's around us all the time.We can live without food or drinks for a few  相似文献   

15.
vb.net技术是当前最新的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工具之一。通过vb工具和vb.net工具之间的实例比较,可对vb.net的类的使用有一定的认识,并对vb用户过渡到vb.net用户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port I shall simply attempt to give you an idea of the purport of these debates. On no account can I deal in detail with the contributions, nor can I do their quality justice. In the absence of our Indian friends (Arunachalam of Madras) we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benefitting from an introduction with Professor Lemoigne's paper. He set the scene for us remarkably well and gave us a referential lexical framework that was to serve us throughout this session.  相似文献   

17.
Life is multiplex; information is ubiquitous. We do our best to learn, but we struggle not to forget. The demand to “know” is powerful;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can often feel overwhelming. We desire a better way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around us. John Ruskin reminds us that it is a good thing to start small. He asks us to look, to train our eyes to see detail. He teaches us to appreciate the one thing for its own sake; it is by appreciating the one thing that we are enabled to better appreciate the world around us.  相似文献   

18.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最具独创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所蕴含的生态哲思为探寻一条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共存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帮助。2010上海世博会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沟通与交流,表达了人类应对未来城市化挑战的和谐整体生态智慧,也彰显了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和谐城市,宜居生活"。劳伦斯的生态哲思与上海世博园生态智慧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英文电影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它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生活语言。英文电影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地道的英语。通过欣赏英文电影,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了文化意识,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功能磁共振技术使得人们可以无创地看到人类学习过程中大脑的活动。借助这一技术及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认知神经科学大师波斯纳(MichaelI.Posner)从遗传与影像等多方面对注意的神经网络及个体差异做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注意的三个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控制网络,这些网络受到遗传与经验的相互影响。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于学校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