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一个探索阶段,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质上一脉相承都体现党执政为民,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发展是贯穿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一根红线。深入研究和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作了艰辛而又曲折的探索。《矛盾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发展观的理论基石;从"一化"到"四化"揭示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则是毛泽东发展观的核心;总路线描绘了毛泽东发展观的总纲。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之一,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艰难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观.他们的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之一,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艰难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观。他们的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5.
认清国情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立论基础,毛泽东从时代特征、生产方式.社会矛盾和社会发晨阶段四个方面把握国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必然”、“两种生产理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分别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起到了指导作用,正确认识学习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其现实基础的.在他的社会发展观中,以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着眼点,回答了社会发展的基础、本质、动力、方向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的社会发展观是贯穿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红线,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发展一般理论入手,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突出阐明了江泽民"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是和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思想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以“政治变革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演变,这是对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准确把握,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效率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继承并超越了毛泽东的社会公平观。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以效率为基础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以效率促公平 ,以公平推动效率。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 ,符合中国国情 ,科学地解决了在中国初级阶段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价值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设想, 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观。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他所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成为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化观是被实践证明的有关我国革命与建设的准确原则理论及经验归纳,在这一观念引导下,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主。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仍然需要它的指引,所以文章主要探讨了毛泽东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含义,分析毛泽东文化体系在祖国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价值,探索在毛泽东文化观引导下,建设以社会主义为基准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党的"八大"前后的两年多的时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了先河。但由于主客观因素,探索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正确认识这些历史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正确地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文化观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及其走向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促进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冯友兰的文化观具有拥护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在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问题上以及在中国新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等问题上,与毛泽东有相通或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第一个巨大理论成果。实践证明,在毛泽东宗教观的指导下,当时的宗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宗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财富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允许部分先富、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财富思想。其财富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促进了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阐述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特色,包括主题、核心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最有价值的成果。摆脱苏联模式束缚,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没有失误。即使是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也难以避免失误甚至犯错误,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