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柯尔是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播历程中的关键性人物。中国近代测验运动与其有着极大的关联。中国近代教育实验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麦柯尔教育实验思想的认识与深化。在教育实验本土化过程中,近代中国教育学界在西方学理选择上存在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教会出版机构在中国翻译出版业中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作为这一时期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典型代表,墨海书馆发起了大量的翻译出版活动,如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报纸杂志等。虽然其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传播教义,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现代出版业和报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两湖地区涌进了大批西方传教士.他们建立教堂,办学校,设报刊,刊印图书,传播西方宗教知识,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拉开两湖地区近代化进程的序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设立了一批出版机构及其出版活动.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的出版活动有其深刻社会原因,并对两湖地区社会近代化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出版机构摄制教育电影、推广电化教育的先河,而且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回顾和梳理早期商务印书馆所开展的教育电影事业,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中惠 《教育史研究》2002,(1):73-80,90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中国访问和讲学两年多时间,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西方教育家。就哲学和教育两方面来看,杜威在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方面,本文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他访华前的传播,杜威的中国之行、师承于杜威的近代中国教育以及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解决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与其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指的是近代自然科学为主的系列的学科教育。中国近代各自然学科教育并不是对中国传统科学教育的继承,而是西方科学的知识(包括技术和价值观)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学堂、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名称,在中国都是古已有之。但是,在清末中西文化碰撞、新旧势力交替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学堂由专指学习外国语言、西方军事技术的教育机构,演变为指称专门讲求西学的教育机构,最后成为近代新式教育机构的通称。  相似文献   

8.
齐鲁大学是近代时期外国列强在华设立的文化机构之一,是传教士移植西方教育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在山东境内创建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综合性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在学校管理、师资结构、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制定严格而高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传播了近代西方科学知识,顺应了中国近代化运动演化的历史潮流,启迪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0.
西方科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方传教士作为传播西方科学的主要力量之一,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通过考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的历史活动,探究西方科学在其活动中的角色转换,分析西方科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学意义,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传教士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于 186 8年创办庆应义塾 ,教授“洋学” ,传播西方文明。他的近代教育实践的开始也正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 ,福泽谕吉的近代教育理念与日本迅速完成教育近代化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会小学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相对完整的办学类型与中国近代历史相伴随。教会小学在办学体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方面带有殖民教育的宗教传播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行渗透,但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型、西方文化的传播以及有初步近代科学知识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味经书院和崇实书院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她标志着陕西近代新型教育的萌芽。两书院在陕西最早开设了天文、算学、格致、制造、机械、外语等新课程,并刊刻了不少时务新书和科技著作。书院还积极兴办实业,推广技术,培养专门人才,这些都对西方科学文化在陕西以及西北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浙江教育家在近代教科书出版中地位显著.受浙江藏书刻书传统的影响和近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他们以务实的态度投身近代教科书出版.他们中有的积极创办近代著名教科书出版机构,有的主持或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出版,从而填补了科学教科书的空缺,促进了国文、修身教科书的现代转型,加快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兴起的最直接动因是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御侮图强的需要;同时,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积极借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传统则是近代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文化基础;从自然科学本身来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具有异域的流传性和可接受性。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就是在上述诸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基督教传教士进入浙江拓展教务,为了增强传教效果,他们创办了各类教会学校.西方传教士在浙江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虽然带有殖民扩张和宗教传播的强行渗透性质,但同时也引入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浙江教育事业的进化.  相似文献   

17.
简论外国教育文献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王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关闭自守的大门。资本主义文化、教育也随之涌入,外国教育文献在中国近代也得到广泛传播。外国教育文献的传播,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面貌,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教育出版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崛起。从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到编辑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从出版单行本到推出大型丛书,从出版机构单方面运作到出版界与学术界合作互动,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的发展轨迹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出版家群体"立商务以文化理想,倡出版以教育使命",他们大多驰骋于教书育人和编辑出版两大领域,以教育和出版为双轮开拓了一条"智民之路",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70年代,基督教传入山西.为了推进基督教在山西的传播,基督教会和传教士兴办了教育事业,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或看作是一种"文化侵略"的方式,或颂扬这传播了西方文明.然而,从山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角度来看,基督教在山西的教育事业采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冲击了以科举制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制,对山西近代教育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洋务教育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学堂是近代洋务派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它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 ,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学说 ,培养了一批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