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说铁丝网     
王殿华 《百科知识》2007,(1X):38-39
提起铁丝网,人们通常会联想到战场、监狱、边境线等特殊场景。的确,铁丝网一经发明,就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防御工程;而今在和平年代里,铁丝网的应用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2.
偷懒与发明     
一说起偷懒,常常带有贬意。但在发明创造领域,偷懒不一定是坏事,偷懒常常会偷出发明来。例如,文革中曾发生一个故事:据说一位知青很懒,分配他管电站,他却经常旷工在屋里睡大觉。领导对他很不满意,一次把他拉出来揪斗,知青却争辩道:我哪里是在屋里睡懒觉,我是关...  相似文献   

3.
偷懒做发明     
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凡事业有成者,都崇勤忌懒。然而,很多东西都是懒人为了偷懒而发明出来的,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懒有懒法,我们在进行发明创造时,可以试试"琢磨偷懒"这招哦!懒人有懒福多年前,由于家境不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约瑟夫小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只好在一家牧场当牧童,不过他暗下决心:"我得想办法读书,将来做大牧场的老板。"于是,他一边放羊一边看书。  相似文献   

4.
琢磨偷懒法     
刘文兵 《世界发明》2003,26(10):36-36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凡事业有成者,都崇勤忌懒。然而,发明创造技法中居然有“琢磨偷懒”一招,岂不怪哉! 多年前,在加里福尼亚州有个叫约瑟夫的美国人,他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无法继续升学,只好替人家放羊。小约瑟夫暗下决心:“我得想个办法来读书,将来做一个大牧场的老板。”于是,约瑟夫一边放羊、一边看书。当时,他的工作是,只要把羊看好,不要让它们越过牧栅去损害农作物就行了。  相似文献   

5.
降落伞的发明权究竟属谁?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有人撰文认为最早发明降落伞的是意大利人、大画家达·芬奇,因为他在1495年曾设计过一张降落伞的草图;有人撰文认为最早发明降落伞的是匈牙利人福斯特,他是最早用降落伞从高塔上跳下者,虽然他的发明比达·芬奇晚一百多年,但达·芬奇仅仅只有一张设计草图,而未实际制作应用;还有人撰文认为最早发明降落伞的是法国人约瑟夫,他在1777年曾利用半球形降落伞,自高楼顶跳下,并安全着陆成功,云云。其实,最早发明降落伞的是元朝初期中国杂技演员。这从北京档案馆珍藏…  相似文献   

6.
偷懒与发明     
偷懒与发明爱迪生曾是个名符其实的“懒虫”。他在电路公司做工时,为了偷懒睡觉,减轻值班时的劳神之苦,就琢磨“偷懒”的办法。经过努力,终于研制出定时报音器,它能间隔一定的时问,自动发出线路一切正常的运行迅号,这样爱迪生值班时。既能睡觉又能和其他人一样挣钱...  相似文献   

7.
搞发明是件很辛苦的事,这正如发明天才爱迪生说过的那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很多发明是为了想“偷懒”而产生的,发明使人们变耐‘懒汉”,懒汉却搞不了发明。有没有一种“懒汉式发明”呢?让发明家也可以“偷懒”,减少为发明付出的辛苦。  相似文献   

8.
善于观察观察是发明创造的先导和源泉。历史上有众多的发明创造是从观察引起、触发。例如:约瑟夫·莫尼埃发明钢筋混凝土,是在观察到被打坏的水泥花坛内的土壤由于被交叉成网状的植物根系抱成一团而不易破碎的现象之后;弗莱明发明新药"盘尼西林",是在观察到他培养的葡萄球菌被青霉素杀死的现象而开始的-...·在青少年当中,这种由观察而引起发明创造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年仅10岁的王帆同学观察了绣工不停地翻动手脱的辛苦现象后,一心想改善绣花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次看电视看见了渔民织网的梭子,心里一亮:梭子两头尖、网线穿在梭子中…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12日,约瑟夫·海勒以76岁的高龄,病逝于他的出生地纽约。对我们来说,他的名字是和60年代联系在一起的,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约瑟夫·海勒尽管写了不少作品,但他主要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发表于1961年的“黑色幽默”小说的作者。 约瑟夫·海勒似乎故意冒犯他的缺乏阅读经验的普通读者。从第一页起,他就以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叙述方式,把他们引入一片由场景、形象和对话构成的庞杂的文字森林中。通常意义上的古典作品,虽然也像一片森  相似文献   

10.
避孕套在英文词汇中称为Condom,这是根据17世纪末叶的发明者,英国医生约瑟夫·康德姆(JosephCondom)的名字命名的。康德姆发明的避孕套,是用小羊的盲肠做成的。先把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晒干,并用油脂和麦茨将它揉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在男女交合时,将其套在阴茎上,行使防止性病感染和避免受孕的“职责”。康德姆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御医,曾经担任英国近卫步兵第一军团的上校,远征中、近东。由于他发明避孕套而受封为骑士;还被国人誉为“无与伦比的康德姆”和“大英帝国的杰出国民”,他的发明也被誉为“愉快的发明”。…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史上,在意外情况下促成重大发明的案例可谓不胜枚举,下面就是两则在无意中促成伟大发明的故事。被淹的大白鼠和人造血医学上一项重大发明——人造血,来源于一次意外事故的启发。1966年,美国医学博士克拉克和他的一位助手做生化实验时,一只做实验用的老鼠逃了出来,不小心掉进了氟碳化合物的溶液里,这可把克拉克吓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有位英国人阿瑟·德里克因有几百件想人菲菲的发明而闻名。他曾提出用管道从极地输送雪球来灌溉沙漠,还发明了带翅膀和带脚的高尔夫球。一项编号为88611的美国专利是约瑟夫·巴里德申请的,他设计了一个消灭老鼠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给被诱来的老鼠的脖子套上一副带铃挡的项囵。据说,当这只老鼠逃回窝中之后,就可以把它的“家属”和邻居吓得四处逃窜,达到灭鼠的目的。但是,这种装置太复杂了,实际效果也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妙。还有人发明过一种新式马车,拉车的马不在车前而在车里,马跑动时将踏动传送皮带,…  相似文献   

13.
赵媛 《今日科苑》2011,(11):98-101
<正> 孔焕南73岁了,1960年毕业于福建省机电技工学校,先后在顺昌富文钢铁厂、建宁县大元造纸厂当机械师,跟机械打了几十年交道,在1985年的一次机械事故中,他失去了右手。就是这样一位年逾七旬的残疾老人,不言放弃、潜心发明,在简陋的小平房里,度过了他一生中难忘的4个春秋,发明了莲子剥壳机,被广大莲农誉为"千年莲业第一机"的首创发明者。2009年荣获福建省三明市老科协"优秀会员"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4.
王晓进,一名拥有168项发明、数十项知识专利产权保护的教师。在学校里,他是无人不知的“发明大王”。  相似文献   

15.
1999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发表后,“技术创新”成为社会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人们结合自身体会和认识,提出了关于“技术创新”的各种理解。其中,有相当多的人把技术创新理解为就是搞发明。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技术创新不是发明,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奥地利籍的美国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熊彼特指出,发明与技术创新这两个概念有着根本的差异。发明指的是一种概念、一份图样,或一种新的或改进了的装置、产品、…  相似文献   

16.
电子纸美国一家新兴企业———电子油墨公司(E—Ink)宣布它在研制“电子纸”方面进入了新阶段。该公司推出了一种文字和图像都可以通过电脑随意删除的高技术电子“卡片”。该“卡片”只有0.3毫米厚,可以弯折到90度而不影响视觉效果。事情要从很早以前说起。1977年,加利福尼亚的科研人员尼克·谢里登研究出了一种电子油墨系统:把许多小球体(黑色的球体和白色的球体)置于两张塑料纸之间,这些小球体可以随电磁场的变化而移动。但他的发明当时被束之高阁。20年后,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雅各布森根据上述发明的原理研究出了另一种电子油墨。这…  相似文献   

17.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中有2000件发明问世。仅从1869年到1901年,他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项之多。在他的发明生涯中,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诞生,所以,人们送给他"发明大王"的桂冠,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以超人的勤奋和机敏,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灯等,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深受国民的爱戴。1924年5月,美国选民选他为"全美最伟大的人",美国政府还专门授予他一枚特级国会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这样一位全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大王,也犯过错误吗?是的,他不只犯过错误,还曾固执地坚持错误呢。这里,把他的一次聪明的做法和一次愚蠢的举动一齐介绍给读者,请聪明的读者从对比中吸取教益。  相似文献   

18.
小发明评点     
柳天现为浙江大学的学生 ,他从小就爱好发明创造 ,曾有多项发明获奖。这些发明展示了他从一名小小发明爱好者成长为小发明家的全过程。现在 ,我们来看看他在小学和中学时期完成的几项发明 ,也许能获得一些启示。电表读数器这是柳天小学四年级时发明的。那时候 ,每次抄电表 ,他爸爸总要搬着凳子爬上去看 ,又累又慢。于是柳天想 ,假如能发明一个方便抄电表的东西该多好啊 ,那么大家不用搬凳子就能看到电表里的数字了。怎么解决好呢 ?柳天在课余不断地思考着。一次 ,一本军事书上的海洋潜望镜吸引了他。他想 :如果能运用潜望镜原理制作…  相似文献   

19.
75年前电视在旧金山郊外的一间实验室里诞生了。它的创造者是年仅21岁的美国男孩菲洛·法恩斯沃思。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尽管他的发明塑造了20世纪,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成为这个世纪的特征。试图弥补过失75年前的今天,电视在旧金山郊外的一间实验室里诞生了。它的创造者是一位年仅21岁的天才,名叫菲洛·法恩斯沃思。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法恩斯沃思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尽管他的发明塑造了20世纪,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成为这个世纪的特征。1957年,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档称作“我有个秘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在进行完一次吸脂手术后,迈克尔&#183;龙雅葛医生带着从一名患者身上抽出的脂肪离开了手术室。但是,这名斯坦福大学的外科医生并没有把这些脂肪扔进医疗垃圾桶,而是把它们带回了实验室。几个星期后,他和心脏病专家约瑟夫&#183;吴一起成为世界上最早将废弃脂肪转化成干细胞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