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杨波 《文教资料》2009,(19):47-49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文化交际活动.翻译过程的进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文学翻译.社会环境、政治因素、翻译动机和译者能力等都会对翻译活动的展开和进行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就国内对日本文学译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文学的发展一直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文学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文化环境氛围的变化,同时,不同时期的文学的产生都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新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下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风格在我国发展的特殊时期表现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社会价值,所以,不同时期的文学又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本文主要探析的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能够更好的了解一下新时期的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并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身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文学的存在现状和趋向受其制约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媒介如此多样化和迅速化、广泛化的状况之下,不管是文学的创作者还是文学的接受者,都正在呈现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翻译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但国内的研究较多地考察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无意中忽略了译文读者和接受环境。尤其是接受环境的主体性本质及其在文学翻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别从社会文化的差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对读者和译者的影响两个方面详细地阐释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的制约因素和表现.从而肯定接受环境的主体性本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由于政治是否压抑文学不是由作家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缝隙和文学传统的显性与潜性存在等因素使文学主体性的建构往往成为可能,进而使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本体艺术加工产品的结晶,具备国际影响力,英美文学的社会功用也藉此彰显。英美文学的社会功用和其美学价值相生相立,通过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审美教育,同时,英美文学社会功用的发挥受到时代审美标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环境文学是在自然文学、生态文学的基础上深化而来的,具有融合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等多学科视角、思想、技巧、理论于一体的总体美学特征。环境文学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中国文学对这一领域的理论反思和创作研究还一直非常薄弱。中国环境文学应该在借鉴和吸收欧美环境文学的传统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的修养,突出环境文学的文学性,创作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环境文学史诗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发轫及其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战后至5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发轫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论述了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时代机遇,论述了以“乡愁散文”和婚恋小说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在台湾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延安文学是在左翼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界分为前后期.后期延安文学在“工农兵”方向的规范下对左翼文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塑: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新农民形象,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权威,把知识分子纳入体制管理内.这种重塑既是延安特殊的战时社会环境的要求,也是强大政权力量干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周庄古戏台、三毛茶楼、高密莫言旧居和济宁水泊梁山为案例,采用参与观察和访谈,研究文学旅游产品的层次结构。研究表明:文学旅游产品的层次结构可以划分为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间存在递进关系。其中,材料层是文学旅游作品的物质载体,不同类型的文学旅游地,对材料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与真实生活关联的文学旅游地多选择作者生活中的器物、居住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与作品关联的文学旅游地往往会挑选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经典场景和故事情节;形式层以材料层为基础,材料影响着形式的表达,与作者相关的文学旅游地多借助于照片、书信等,形式相对单一,与之相比,与作品关联的文学旅游地表现形式相对丰富,可以选择雕像、表演、影视、音乐、曲艺等多种形式;意蕴层是文学旅游产品的深层结构,它需要借助材料和形式加以表达,一般来说,文学旅游产品的意蕴要遵循作者和作品的原意,虽然文学旅游地的意蕴主要是由开发商安排,但读者有选择和重新编码文学意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学现代性不仅是一种时间概念,也是一种价值论意义上的概念。以理性和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成为新时期文学的自觉追求,同时铸造了新时期文学的辉煌。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商业化浪潮的风涌而至,现代性话语遭到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消解,“渴望堕落”“躲避崇高”“玩弄文学”等创作心理的凸现,使中国新时期文学又一次陷入迷失而不得不在漂泊的途中行走,中国文学应该有自己的基点。但它的基点在哪儿?  相似文献   

12.
从地域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关陇、中原、吴越、巴蜀、岭南等地区的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日丰。但作为既有悠久传统,又有着典型的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的文学,从《楚辞》以后便很少有人问津,给人以楚文学从汉末就中流截断之感。其实,由于荆楚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民族性格,使荆楚文学一直以独特的地域性,流响在华夏文学的水脉里。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学观念的变革不可能是一种单方面的简单的行动,它总是与多方面的复杂的文学实践活动紧密相伴随的。在开放的文学市场中,作家们创作的旗帜林立,经过聚合分离,形成不同的文学概念,它们正好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我国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本质上体现着当代文学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中国文论界一直都在探讨种种文论危机的问题,各种学说也层出不穷。就新世纪近十年来中国文论的研究近况作简要梳理,并加以评述,指出中国文论的问题和由来、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文论现代化、多元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是文学人才成长的摇篮。从"五四"时期到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学校园走出了不少优秀作家。近三十年来,武汉大学校园文学活动格外活跃,大批文学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可观的群体。研究这一现象,对了解文学人才成长的规律,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之后,缘于政治因素,两岸三地通俗文学的发展,台湾方面因为商业运作的模式自由且日趋成熟,得到充分的发展《,皇冠》(1954年2月—)正是台湾通俗文艺杂志中的翘楚。它虽雅俗融混,又特意强调走向通俗大众,而商业特色更让它发展为庞大的文化集团。  相似文献   

17.
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史学评价惊人地类似:一度被打入冷宫,一度又大红大紫;她们的创作也都有“细”和“隔”的特征。通过对这种史学评价的探讨,可以建立一种包容的、个人化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纯正趣味和鉴赏文学的能力。当前众多的文学教育,却远离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教育的初衷,文学教育中存在不少弊端。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传授学生领悟的方法,才能保证教育的文学趣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西方哲学、人文学术转型和中国“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的理论争鸣,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理论背景。30年来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包括“三环结构”文学活动说、“三R结构”文学活动说、文学的“交流对话”说、“文学存在的四维整体结构”说等。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突破了本质论取向,蕴含着文学存在研究的新的理论生长点,同时也存有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异常“繁荣”,但是成果却并不显著。究其原因,科研体制不科学、科研人员功利心理过重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是,若考察其源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高等学校的文学教育作为培养文学研究群体的主体则难辞其咎。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加强文学元理论教学将会被证明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加强文学元理论教学,从当下来看,能够优化文学课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从长远来看,能够为未来文学理论界培养一批生力军,为学界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