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和历史变迁进行了系统阐释,由抽象化和线条化及其演进所带来的纹饰的变化,形成了商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就审美功能而言,青铜器纹饰包含着宗教性的内在意蕴,就形式而言,青铜器纹饰具有对称、均衡、节奏感和象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商代青铜器种类繁多,组合多样,是商代礼制的重要物化体现。虽然商代礼制还不像后世礼制那样系统、有条理,但对于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有着严格等级、阶层之分的商代来说,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制度,如等级制、宗法制、葬礼、祭礼、礼器使用制度等已经具备了初步形态,并在商代的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规范作用。关于这些礼制的基本情况,在商代所出的青铜器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一定体现。  相似文献   

3.
鸱纹在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易于辨认,鸱即猫头鹰,用它作为祭祀重器的装饰纹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本文试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形尊、卣的艺术特征分析开始,通过青铜器社会中的功用以及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及商周先民思维习惯、社会风俗入手,分析一下形尊、卣的社会本质及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商周社会的宗教、礼仪、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商代晚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嚣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青铜铸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提高.青铜器艺术成就也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器的纹饰艺术,文章意从形式美的原理对商末青铜纹饰予以分析,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商朝时期神圣而庄重的活动,青铜器便是祭祀的重器,是那个时代宗教祭祀文化的典型代表,对青铜器的研究亦能对商朝美学思想进行汇总,商代青铜器不仅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且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统治欲望,对青铜器的研究离不开它的形式美,从祭祀与纹饰两方面,分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为人们了解商代历史文化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新干青铜器的虎形造型及纹饰,分为立体雕虎、图案化的透雕式虎足和线刻虎纹三大类。其中最典型又最负盛名的,就是立体雕虎中的伏鸟双尾青铜虎。新干青铜器的虎形造型及纹饰,是商代青铜文化在江南的典型代表,既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又展示江南区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高超的冶炼替造技术,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较高的艺术水平。古代青铜器的纹饰有着鲜明的艺术色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遣工匠的高超艺术。纹饰一直以来是考古学家断代的基本依据,研究青铜器纹饰构造具有宗教,美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青铜器纹饰定名.分期.类别等基本知识,然后以几何对称为切入点,对青铜器纹饰的构成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虢国青铜器纹饰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以其精美多样性在中国青铜器发展上占有重要一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虢国青铜器纹饰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趋向朴素、明朗、简洁,反映了虢国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青铜器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作为青铜器重要组成部分的青铜纹饰,因其繁缛华丽富于变化,且文化内涵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安徽枞阳地区保存的大量史前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许多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器物造型别致、纹饰华美。以青铜方彝为例,器物纹饰精美细腻、巧于构思、组合奇特,包含了兽面纹、夔纹、鸟纹、蝉纹等多种纹饰,突出展现了青铜器的纹饰之美。时至今日,青铜器的纹饰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仍被广泛运用,闪烁着广博、精深的文化之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铜器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商周青铜器,尤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是属于中国文物宝库中的瑰宝,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当时青铜器从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品,演绎为权利的象征,相处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以后成为传国的重器,国家政权的象征。商代前期的青铜器礼器增多,花纹结构粗犷,  相似文献   

11.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代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成就,当时有铸铜、制陶,制骨、玉石、漆木业等生产部门.青铜器制造业是商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当时奴隶工匠已掌握了很高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出土的大量商代青铜器来看,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已建立了礼器的基本体系,当时已有炊食器、盛食器,如鼎、鬲(lì)、簋(guǐ)等;容酒器、饮酒器,如斝(jiǎ)、爵、觚、尊、壶、盉等.青铜器的艺术装饰也相当普遍,兽面形图案是当时装饰中的主要内容,这种图案着重表现动物或幻想中动物的头部,体躯向两侧展开,尾部上卷,爪及腿部延长与体躯相平行,其构图是对称的.兽目是兽面纹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杜村遗址位于邢台清河县王官庄镇杜村东侧,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村民取土时发现,并出土一批商代文物,包括数件青铜器,但未做进一步考古发掘。从形制及纹饰看,为商代前期遗物,和二里岗文化上层器物十分接近。结合史实进一步考察,认为杜村遗址距离邢都较近,在商王室关系密切,具有商代前期王室贵族主导的地方城邑的性质,可能和"祖乙迁邢"有高度关联,和商人攻伐东夷以及王室内部军事冲突也可能有一定关系。杜村遗址在邢台境内商代遗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有待考古资料的进一步支撑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虢国墓地为西周大型邦国贵族墓地,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先后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众多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大多为青铜礼器,有少量的明器.从器物类型学的角度看,这些青铜器的纹饰、造型、范线、垫片以及制做方法等均属青铜礼器鼎盛时期的产物,具有器形固定化趋势和不断创新两大特征,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认为该批青铜器应为鼎盛时期的产物,但达到全盛的虢国青铜器在西周晚期显然已有了衰落的前兆,这些可以从其固有的诸多特征上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原始彩陶、青铜器纹饰的认识、理解,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古人的生活状态入手,简要论述了彩陶、青铜器纹饰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神坛走向生活--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原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原因.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制器尚象"的哲学思想、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以及政权的更替、统治者的意志对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湘南学院学报》2019,(1):46-51
夔纹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纹饰,曾经盛行于商周时期,作为奴隶制社会动物纹饰的主要线索,夔纹体现出的商代社会生产力地下的情况下,巫术与实用意义的完美融合,对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王权意识与审美风尚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尊神重鬼"是商代神权统治的重要特点,也是商代统治者借以维护统治的思想纽带,同时又影响到了文化艺术的创作.商代青铜器中的方形器物造型与商人在祭祀鬼神时所追求的庄严、神圣气氛相适应,仿生动物造型可能是图腾神的孑遗,或者是祭祀牺牲,以及出于祭祀功能的器物造型组合等,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崇神思想.商代青铜器中的纹样装饰、雕塑性装饰和铭文,其首要目的都是为祭祀神灵祖先服务的,体现了神秘、诡异的风格特征,这同样是商代崇神思想的物化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青铜时代是一个辉煌而独特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青铜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运用。器体庄重古雅,器型千姿百态,纹饰奇谲瑰丽。尤为重要的是,青铜器的铭文笔法雄奇,结体严正,记载了天子祭祀、赐土封王、诸侯交往、开疆扩土等国家大事,正与文献典籍相互印证。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青铜礼器与兵器直接应用于商周礼制中、参与国家政治的状况:古人以青铜器祭祀祖先神灵,构建礼乐制度,区别尊卑贵贱,并以青铜兵器强力维持秩序。青铜器见证了中华文明之初的秩序大构建,也奠定了此后3000年中国皇权社会的礼制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