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性格的整体特征是绵里藏针,他的性格的变化是包含在整体性格中的性格的多层面的反映,这正好体现出林冲性格的丰富性。文章从“发展”的词义,从《水浒传》书中的描写,从心理学的观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林冲的性格具有发展性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本课围绕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三个设问展开:1.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2.请找出课文中对“风雪”“山神庙”的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3.有人说林冲最后的彻底反抗也是偶然,倘若他不是在山神庙里听了那几个人的对话,或许就不会走上梁山,落草为寇.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授课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圈点勾画、分组讨论为形式展开.教师适当补充《水浒传》有关林冲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转变过程,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为成功的人物之一。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入手,可以发现林冲的性格随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不断冲突而发展,逼上梁山的过程就是林冲回“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历来是人们公认的《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文学典型之一。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包括教学参考书)认为:林冲性格是一个由忍辱屈从转变为反抗斗争的性格,其典型意义在于,通过林冲由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转为农民起义英雄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由于重要矛盾而产生分化的必然性,突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那么,林冲性格的具体特征有哪些?他的性格又是怎样转化的呢?我认为,对于这两个问题,教科书里论述得还不够明确和充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从审美  相似文献   

5.
开发商     
“林头领,有你的信!”喽罗在门外喊。豹子头林冲接过信一看:“诚意邀请林冲先生光临现代文物拍卖会……”“什么是‘现代文物’?”林冲不懂,“去问问鲁大师。”林冲找到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见了他便嚷嚷:“贤弟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事不解。”他把手里的信递给林冲看,和林冲那封差  相似文献   

6.
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眼是“打”。这“打”体现的是一生充满矛盾的林冲的性格的缩影。作为教者,只有走到林冲的心里,方能“打”出味道,“打”出力量,“打”出性格,进而“打”出教学的风格。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生读课题。很有味道)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生: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柴进。生: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师:他们在打架,是…  相似文献   

7.
逼上梁山之前,顺民林冲的"忍"体现了他对王朝社会心理的认同。林冲休妻一方面是"忍"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深刻动摇了林冲对王朝社会的认同。在认同失衡后,林冲成为英雄林冲,其性格中的"狠"源于价值观失衡后的平衡努力。  相似文献   

8.
陈清同学问:逆来顺受与奋起反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相矛盾的性格,为什么会恰恰发生在林冲一个人身上呢?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美满的家庭,漂亮的妻子,都使他很满足。这些条件养成了他软弱动摇的性格。因此,虽屡遭屈辱和陷害以至沦为“罪囚”,刺配沧州,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由于冒犯了“高太尉”才落得如此。他之所以如此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只是希望能挣扎着重返京都,恢复旧日的安宁生活。然而,林冲毕竟是条铮铮铁汉,委曲求全只是他的性格的一面,是暂时的,是为了求得处境的改善,而他心中则燃烧着怒火,萌发着反抗的念头。他同社会下层人物的联系,则表现了他扶弱救困的侠义气概,在他的思想深处潜伏着反抗的因素。正如李小二所说的那样:“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因此,当证实那远道赶来要暗害他的人正是陆虞候时,他便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相似文献   

9.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经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故事.故事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线索,揭示林冲充满矛盾的性格.“棒打”是课文的题眼,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林冲的内心,挖掘林冲性格的矛盾点,体会这个复杂的人物的形象,解读自己内心的好汉.  相似文献   

10.
高扬 《教师》2010,(21):127-128
林冲是《水浒传》中形象刻画十分鲜明的人物之一,但他是如何从一个声名赫赫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转变成一位威风凛凛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如何由一个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转变成一个与统治阶级势不两立、殊死搏斗的英雄人物的呢?这在高中语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精彩的描述。值得研究的是,林冲性格的转变不是一种“突变”,而是一种“渐变”。  相似文献   

1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线索是什么? 《中学语文备课手册 (高中第一册)》(于漪、陶本一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单元教学建议”对此篇只提了一句“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线索”,而对其线索究竟是什么,则没有说明。五省区编、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说得比较明确:“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为线索”。但一联系教材实际,这似乎明确的答案忽然又不明确起来了:林冲在故事中性格是有很大变化的,先是软弱妥协,虽被陷害做了囚徒却仍然委曲求全,逆来顺受,  相似文献   

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故事系列中的一个大段,截取他刺配沧州这个横断面,描写他由逆来顺受到手刃仇敌的性格成长历史,突出地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节选部分有头有尾,可以看作一个精彩的短篇。首先,情节发展一波三折。故事围绕迫害与反迫害展开。迫害者...  相似文献   

13.
戴季陶与戴季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共论客戴季陶,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位臭名昭著的理论家。他的起家资本,就是反动的戴季陶主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戴季陶是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具有反帝和反共的两面性。“举起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两句话,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这类人的阶级性格。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悲剧英雄——林冲的形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林冲有患得患失、忍气吞声的性格缺陷。但林冲是一个英雄,并且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名篇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而其中的“山神庙”情节尤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神庙”叙事学功能上的意义探讨和林冲个人性格变化的重要节点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山神庙”这一民间信仰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山神庙”这座神庙,对于理解林冲这个人物至关重要,也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一 林冲的故事发展到“风雪山神庙”一节,无疑更扣人心弦了,他终于被逼得举刀杀人了.阅读林冲“问仇杀仇”的文字,有两点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其一,林冲杀差拨和富安是一枪一个,杀陆谦时为何要先问而后杀呢?其二,林冲自“狱庙烧香”起,被步步紧逼,步步追杀,施其逼迫者高俅,令其追杀者高俅,林冲喝问骂问的矛头为何没有直指主子,而仅仅对准陆谦呢?对于第一点似乎不难理解,差拨、富安仅为小喽啰,陆谦是这伙杀手的老大,杀他之前顿宕一下,以便让他的罪恶下场慢镜头似的展示出来,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金晖 《师道》2023,(10):36-38
<正>一曲好汉歌,唱尽英雄多少豪情;一部《水浒传》,又道尽英雄多少血泪。林冲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英雄,在水浒一百零八好汉中,林冲无疑是最独特的“那一个”。从写作角度而言,施耐庵只消写好一个林冲,就等于写好了整部《水浒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编者选取的恰是林冲完成性格蜕变的关键部分。高中语文课标要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林冲是<水浒传>中唯一一个严格意义上被逼上梁山的人.妥协与反抗的互相冲突构成了林冲性格的复杂性.林冲的性格悲剧集中体现了那些善良有才干的中国人深重的压抑人生的滋味.本文分析了林冲妥协与反抗的性格悲剧形成的原因,以及呈现给读者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看过《水浒》的人,提起“黑旋风”就会联想到那个性格鲁莽的李逵,提起“母夜叉”自然会想起在十字坡开黑店、专干杀人勾当的孙二娘,连打虎英雄武松都差一点成了她的刀下鬼。《水浒》中许多人物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起绰号就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绰号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这是因为作者善于用绰号来描绘、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巧用了多种修辞的艺术手法。用借喻的方法来命名绰号是比较常见的。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一是林冲长得豹头环眼,二是用豹的勇猛、敏捷来比喻林冲的武艺高强,所向无敌。这个“头”字用得好,暗含“头领…  相似文献   

20.
开发商     
“林头领,有你的信!”喽罗在门外喊。豹子头林冲接过信一看,上面写着:“诚意邀请林冲先主光临现代文物拍卖会……”“什么是‘现代文物’?”林冲不懂,“去问问鲁大师。”林冲找到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说:“贤弟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事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