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主要农区畜禽粪尿资源分布及其环境负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忠  段增强 《资源科学》2010,32(5):946-950
基于分县农业统计数据,以我国化肥区划二级区中的主要农区为研究单元,估算了我国畜禽粪便资源量总量及在主要农区的分布,并以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为指标评价了畜禽粪便区域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为26.6亿t猪粪当量。黄淮海平原区和长江两岸平原区是畜禽粪便产生量最大的两个区域,累积超过全国畜禽粪便量的20%。全国24个农区中有4个区的猪粪当量负荷超过30t/hm2的环境限量,有9个区的猪粪当量负荷超过20t/hm2的全国平均值。随着畜禽养殖日益集约化,各区域内部畜禽养殖业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4个高环境风险区外,其他区域内部也有局部高风险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羌塘自然保护区面积辽阔、自然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复杂,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羌塘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确定了环境评价指标及指标量化标准,建立了羌塘地区生态环境等级,得出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集中排放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该文对生物发酵床、粪污沼气工程、粪便堆肥技术、粪便焚烧处理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生物发酵床是小型规模化养殖场的较好的选择项目;粪污沼气工程可利用性强,比较适合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堆肥技术和粪便焚烧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粪污沼气工程和生物发酵床高低搭配解决规模化养殖场饲养过程中污水的滞留和外泄,使养殖场粪污达标排放,解决彰武县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染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出基于GIS技术的哈尔滨市内林业资源调查一体化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区域概况进行阐述,结合遥感数据以及调查的数据为数据源,由林业资源斑块水平与景观水平选择格局的指数,利用Frgstats对林业资源景观指数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全市主要以乔木林与农业用地为主,其林业资源景观面积比例与边缘的密度显示出下降的趋势,不透水表面与草地斑块景观呈现出相反的状态。在哈尔滨市内区域范围,当0.5km、1.0km以及2km步行距离不同时,步行距离为2km时能更快到达城市林业斑块。从区域的行政归属能看出,香坊区至城市林业斑块的容易程度比较小,而道外区与呼兰区至林业斑块的容易程度比较高。对城市林业斑块的现状分布与服务的状况进行分析,能为林业资源空间布局以及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GIS支持下,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较严重—敏感性区域主要以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为主,其中土壤盐渍化重度敏感区面积占绿洲总面积的15%,中度敏感区占31%,轻度敏感区占30%;不敏感区面积占3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盐渍化敏感性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盐渍化危险性区域,尤其是中度、重度敏感区域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轻度敏感性区域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二是盐渍化危险性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在日喀则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较好的项目县、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或粮油高产创建实施面积较大的项目县,采用两种不同用量的腐秆剂对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高温腐熟处理,结果表明:按每1000千克原料添加腐秆剂5千克比例的腐熟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提高有机肥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我区耕地综合产出能力,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以来,畜禽养殖业长足发展,但是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一大障碍。参照《第一次全国污染物普查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估测得到2015年福清市主要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为122.70万t,其中包含主要污染物有化学需氧量(COD)12.56万t,全氮0.84万t,全磷0.14万t,铜53.03t,锌83.40t。规模化养殖水平的低下,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滞后,畜禽养殖污染直接排入外环境,对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提出采用综合防治的思路解决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及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耀星 《资源科学》2000,22(6):62-66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南京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有机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废弃物等)。秸秆数量大、分布广、有机成分高、毒性小,但多数地区秸秆的处理方式为田头堆积或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妨碍交通、污染环境。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流又造成了污染,生产方式已演变为资源—产品一废物的直线方式。与此同时,农业上有机肥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影响的综合性、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粪水转化是实施微生物农业和修复土壤的一种较好方法: 精心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群和繁育技术将粪水转化为高效的液体肥料和菌剂, 利用转化后粪水中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 为农作物提供营养, 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系统进行修复。通过对粪水转化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和其转化过程、目的意义的分析, 论述了粪水作为一种在农村广泛分布的资源, 具有较好的产业前景。最后对长期、深入开展粪水转化相关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粪水转化利用所需防范的风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畜禽废弃物是一种良好的可再生有机资源,蕴藏着大量的养分和能量,如果将这些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不仅可以遏制我国农村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若使用不当就会引起对水体、土壤、大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危险,为合理利用畜禽废弃物养分资源,实现从畜禽废弃物养分向农用地养分的转换,本文以环境科学、农业生态学、畜禽养殖、土壤环境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系统分析了畜禽废弃物养分向农用地养分转换的影响因素,并在充分考虑了地块间的空间差异性,利用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技术,结合预测点与居民地和规模养殖场的距离权重和面积权重方法及建立的畜禽废弃物养分分配模型实现畜禽废弃物养分资源分配,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其中农用地中畜禽废弃物氮养分资源含量平均值为541.896kg,最大值2511.705 kg,最小值66.698 kg,总量459 5819.788kg。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的空间插值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研究的分配方法更符合畜禽废弃物养分资源施用的实际情况。该法可为畜禽废弃物无污染应用研究及养殖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制度 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种养结合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国内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种养结合存在种养纽带断裂、粪肥施用方式粗放、种养结合长效机制缺乏,造成的粪肥还田难、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欧盟、美国、日本的种养结合政策和模式经验,针对不同畜禽养殖业经营主体,提出了3种专业化种养结合模式,以及构建我国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畜禽粪便养分平衡可监测、可报告和可核证台账,形成种养结合可持续运行的机制,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与资源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飞  董锁成 《资源科学》2011,33(11):2204-2211
步入21世纪以来,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正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西部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尤为严重。在此首先对西部地区畜禽养殖粪、尿及其氮、磷污染物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负荷进行估算,发现各个地区的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均较大且有不断增长的态势,平均农用地畜禽粪便承载负荷已高达16.4t/hm2。其次,对畜禽养殖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畜禽养殖氮、磷污染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曲线转折点应该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2.5)万元队。除内蒙古外,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基本处于倒U形EKC左侧,畜禽养殖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今后西部地区应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大力发展沼气工程无疑是畜禽养殖粪尿资源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姜海  雷昊  白璐  吴昊  赵海燕 《资源科学》2015,37(12):2430-2440
不同地区应根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污染治理能力、水环境状况与治理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管理模式。依据系统构成要素及关系,本文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总结为养殖企业主导型、有机肥企业主导型、种植企业主导型、政府(公益性处理中心)主导型四类。综合应用聚类分析与SWOT分析方法,将江苏省太湖地区22个县(市、区)划分为三类管理模式地区:养殖企业-有机肥企业主导型模式混合推广区,占太湖地区总土地面积43%;有机肥企业主导型模式重点推广区,占土地总面积20%;种植企业主导模式重点推广区,占土地总面积37%。政府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应同时扮演废弃物处理排放监督者、资源化利用组织者与服务购买者等“多重角色”,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利益主体组织起来,重新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关系,切实提高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畜禽粪便养分资源总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畜禽粪便资源数量及养分总量,计算其替代化肥潜力,对指导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畜禽种类包括牛、马、驴、骡、猪、羊、家禽和兔,利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1980—2016年中国畜禽粪便的养分资源总量,并计算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潜力。结果显示:①1980—2016年畜禽粪便和养分资源总量呈快速增长—稳定发展的趋势,2016年含量分别达到2.38×109t和4.71×107t,相比1980年增幅为45.7%和49.8%。②以2016年化肥实际施用总量5.98×107t计算,若2016年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由60%提高到75%,化学氮肥、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理论上分别可减少3.7%、17.5%和44.2%,考虑畜禽粪便目前已有资源化利用量,其化肥替代潜力计算值更具有参考价值。③中国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潜力巨大,但受种养分离、农田污染负荷等因素的影响,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率有待提升。基于以上发现,应通过优化畜牧业布局、合理规划畜禽粪便还田量等措施加快实现畜禽粪便利用率提高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施用对中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尤其是稻、麦等大田作物生产上施用率却较低。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拥有肥料施用的决策权,明确稻麦轮作区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有机肥在大田作物的施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稻麦轮作区4县(区)39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农户在稻麦轮作农田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有机肥的了解程度、对长期大量低效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购买肥料时考虑对土壤无害、饲养家禽及农业部门针对农业施肥技术进行指导等因素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正向影响,购买肥料时考虑价格和省工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对8个因素进行深层分析,形成了“一路径,三驱动”的层次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机肥推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桑树的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姚芳  倪吾钟  杨肖娥 《科技通报》2004,20(4):289-292,297
阐述了我国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主要包括:耐寒性、耐渍性、抗旱性和抗污染及抗病虫害特性等.并以其生态适应性为基础,探讨了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韵潜力,以期为进一步拓展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农业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出现了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地区一般处于经济落后的地方,往往还保持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着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不能再重复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再到有机农业的过程,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无法直接开发有机农业。贵州省从江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但受耕地资源、经济资源及技术条件制约,从总体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从江县农业发展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引入有机农业思想,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引入生态农业思想,高效利用资源;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丰富农业形式。同时,随着拥有“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从江县侗族地区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浙江省青田县的协作点,其农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