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2.
岳鑫 《声屏世界》2008,(2):58-58
“快”向来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特点。然而,近几年这个优势受到明显“威胁”。如,电视可以搞直播或者在不中断其它节目的情况下进行字幕插播。报纸也出现了早、午、晚报,似乎每个时段都有报纸在抢“快”。特别是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经常对新闻事件同步直播并且随采随发。尽管如此,广播新闻“快”的优势仍在。与报纸、电视新闻相比,  相似文献   

3.
消息是报纸上的常用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作为一名记或通讯员.要想使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尽快发表.让报纸多发自己的稿件.最快的捷径、最拿手的技艺、最见效的方法.就是在新闻写作上熟练掌握消息的写作技巧,运用消息这种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4.
一条新闻有没有分量,充实不充实,重要不重要,不在于长与短,不能认为新闻字数越多,篇幅越长,就越受读者欢迎。实际上,现代生活节奏快,在许多情况下,经过精心思考,写得短而鲜活的报纸新闻更受读者喜爱。要写稿子不难,但要写出真正的“短小鲜活”的新闻不容易,首先要吃透两头:一头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另一头要研究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感触最深的问题。“短小鲜活”的报纸新闻最大特点就是“短、平、快”,篇幅虽然小,但容量大,甚至包括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5.
苏畅 《记者摇篮》2005,(2):48-49
一、粘贴新闻:完成了“快”和“量”的功能。从网络新闻的发展过程来看,粘贴新闻是最原始的一种方式。一般的商业网站都是从传统媒体,特别集中的是将报纸上印刷好的内容一字不改地拷贝到网上。粘贴时间跟着报纸走.甚至要落后于出报周期。这样的粘贴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媒体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6.
在与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较量抗衡中,报纸对新闻的反应如何“提速”,引发报人不断的思考与尝试,早报晚报滚动发行、当日重大突发新闻报纸加印等都在“快”字上作了良性的实践。快速反应与深度报道成为现代报纸“立报”的两张王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没有充裕时间进行多方面采访,缺少理性挖掘的情况下,怎样在第一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报纸当中,通常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现场短新闻,它是报纸的轻型武器,是报纸大餐中最不可缺少的“佐料”,它包含着一是现场的情形,二是短的叙述。两者的相互融合就构成了现场短新闻的简洁美。简洁美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形势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应该发扬“短、快、活”的优良传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获得更多新闻信息,还要求在短新闻中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必须在采访与写作上下功夫,在题材选择、报道时间、作品篇幅上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新要奇,新闻要快要抢,这都是不错的,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有时候就不能这么做,有时候就要用用逆向思维,就要唱唱“反调”。 先说热与冷。搞新闻的,不管是记者通讯员,还是编辑总编辑,都希望报纸办得火,有可读性,有亮点,有卖点,有叫座的新闻,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独家报道。因而,新闻业者往往奔“热”而去。一条消息,一张报纸,如若能“热”起来,“火”起来,争相传阅,街谈巷议,则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收成”,最大的幸福了。因此,就时不时见报上“热”这“热”那的。老实说,这些“热”,有社会中固有的,更有编辑部“炒”起来的。“爆炒”之下,“高温”之下,焉能不热?然“炒”而热”,又往  相似文献   

9.
如今,媒体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再只是追求“快”的传递,而更注重“质”的比拼。新闻评论就是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许多国内报纸都特辟新闻时评专版,放在报纸的重要位置,因为新闻时评表达了媒体独特的观点和立场,正所谓,“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评论是媒体的灵魂,是媒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一张晚报,如果形不成自我风格,就很难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我以为,晚报要吸引读者,应着力办好短、平、快的“新闻快餐”。那么,晚报如何创造新鲜味美、营养极富的“新闻快餐”呢?首要一点,就是要时刻保  相似文献   

11.
搞新闻工作的人都有一项“通病”,乐意“抢新闻”,追求发表“独家新闻”。这叫它“职业病”也好,称之为“职业进取性”也好。反正当事者是“乐此不倦”。当然,由此而促进新闻的可读性,却是有功的。所谓“抢新闻”,就是尽量快而多地努力把“新闻”抢到手,及早地发表出来,以显示这张报纸的“消息灵通,报道详尽”,这就表明这家报纸或通讯杜的信息量大,所谓“独家新闻”,就是指只有本报独家采访到的新闻,以此为标榜,自  相似文献   

12.
写新闻要注重选角度,新闻角度是新闻稿件见诸报纸的“敲门砖”。再好的新闻事实没有付诸于报纸、电台,等于零。因此说,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生命。新闻角度的选择面很宽,这里主要谈谈新闻“表现角度”。任何一个记者、通讯员.他的采访本都像一个大材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会最近就报纸长稿多的现状和愈演愈烈的趋势,发出紧急呼吁:多发短消息,狠煞长通讯。再一次把煞长风提到新闻界同仁面前。呼吁信说: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将导致新闻载体信息量减少,新闻质量降低,势必影响宣传效果。新闻为什么要短?这是新闻的本质属性通过写作的反映。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每一个工作着、学习着的人,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报纸提供新闻和信息,也只能把读者最需要了解的事,用最  相似文献   

14.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15.
动态新闻     
一、动态新闻的特点与作用动态新闻,是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成就、新动向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报纸上天天大量出现又最能体现短、快、新特点的报道形式,是新闻中的“轻型武器”,一般读者是愿意看的。动态新闻的题材范围很广,如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教体育及外事新闻等,还包括大量简明的快讯。动态新闻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 从宣传效果上看。搞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各行各业的面貌日新月异,都在不断地“动”,要把这个壮观的画面迅速地反映到报纸版面上,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那么,动态新闻这个“先行官”的作用是忽视不得的;再则,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对各条战线出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都要求报纸充分而又迅速地加  相似文献   

16.
“快”向来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特点。然而,近几年这个优势受到明显“威胁”。如,电视可以搞直播或者在不中断其它节目的情况下进行字幕插播。报纸也出现了早、午、晚报.似乎每个时段都有报纸在抢“快”。特别是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经常对新闻事件同步直播并且随采随发。尽管如此,广播新闻“快”的优势仍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顷刻间十万平方公里内,房倒屋塌,通讯中断,在这个重大新闻事实面前,  相似文献   

17.
张正柱 《新闻前哨》2001,(12):32-32
同党报和社会报纸相比,行业报不仅在新闻资源、广告发行,还是读者数量、社会影响等方面,都稍逊一筹。行业报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压力越来越大。党报有政治上的优势,社会报纸能够抓住读者的爱好,它们的新闻线索多、时间快,它们的发行量要比行业报大得多。另外,党报和社会报纸还可以通过在本部以外的地方印刷,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当地读者手中。在这方面,地方报纸更是得天独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显然,实现上述这些“快”的必要条件,行业报都很难做到,行业报并不具备“快”的优势。 但是,作为各行各业的宣传舆论工作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战线拨乱反正,广泛讨论和实行新闻改革,新闻宣传工作有了很大改进。报纸、广播都比较实事求是,比较生动活泼,基本上改变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假、大、空那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但是,有一个问题还很值得注意:当前新闻失实的现象仍有发生,影响了新闻机关的信誉。因此,在新闻改革中,不仅要注意新闻的快、新、短、活,而且应当强调实。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日报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前两年报纸改革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1984年改革方案,决心继续改革,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总的要求和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性原则,加强指导性,增强可读性,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继续改革新闻。要改变目前还存在的时效性差、报道面不宽、独家新闻少、好新闻少的缺点,在“新”、“广”上下功夫,多发昨日新闻,多发短新闻,多发独家新闻,抓好群众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