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象形取意”思维方式的诠释既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追本溯源,也是对其内在特质的哲学性反思。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中国武术“象形取意”思维方式的文化内涵与运行逻辑。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中“象形取意”既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也是“知行合一”的直觉性“体认”过程。其运行逻辑是以“观物取象”为逻辑原点,以“立象尽意”为汇通纽带,以“得意忘象”为终极诉求的前后相续、彼此衔接的完整过程。中国武术内蕴的“象形取意”思维方式对动作命名、 拳种形成、技法革新、风格演变、文化创造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语辞格的文化意识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珊·朗格看来,文学语言乃是一种有意味的情感符号,它具有独自的结构系统及其功能.众所周知,修辞学在研究文学语言表达方式上是以“辞格”为主要内容的,辞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往研究文学语言的主要形式,这种研究总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为“格”意味着一种“模式”.但事实上“模式”无法穷尽一切.对于众多的首创性和传统底蕴深厚的文学语言.辞格只能把握其一个层面,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形成语象,“象”是审美的;另一方面这种流动的语词也是审美范畴的.修辞学一方面要借助于修辞学研究方法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又要突破这种以“范式”为主的文学语言研究方式,深入到文学语言本体上,以综合的方式来观照文学语言的特征.在承认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前提下,作为话语模式的辞格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流露出特有的文化特征.这在一些常见的辞格中可见到.  相似文献   

3.
自然景观是旅游审美活动的重要观照物。本文对自然景现的美学特征、自然景观的审美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意境与理义     
意境是我国传统诗歌理论和书画理论中的概念,因艺术各门类的相通与渗透而得到广泛应用,并被纳入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的重要建构之中。按通常说法,意境包含主观的意和客观的景、象两个方面,是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高度融合之后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意与境浑、心与物共是意境的基本特征,含蓄、静泊、深邃、悠远是其重要特色。意境发轫于先秦,雏形于南北朝时期。《礼记·乐记》云:“风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刘勰认为由感物抒情,必然会导致物情  相似文献   

5.
周文小说不以“左翼”理念来单纯说教和以“地方特色”来笼统展示,而是将对世界的自我体验不加修饰地和盘托出。本文力图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其小说独特的艺术观照方式及其深层原因的探析,发现其小说世界独具的魅力和周文之为周文的内在根由,进而探寻周文小说的“绝地世界”对30年代叙事所作的某种补正。  相似文献   

6.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是一个造诣颇深的理学家,理学的观照方式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物吾与也"的影响下,他的"诚斋体"诗广泛运用拟人手法,建构了一个具有生命灵性、知觉情感的自然世界;"格物穷理"的观照方式则住他于具体细微的意象中揭示自然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诗中充满了无限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在“澄怀味象”中“澄怀现道”,或由“感物兴怀”而“神超理得”,一直是视觉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单点布光、三点布光、综合布光等灯光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勾股定律、黄金分割定律以及双曲线定律和对角线原理等方能因常、反常皆合道.由此所造就的视觉艺术造型方能以象为基础,情为中介,理趣为归宿,实现“道一”、“道无量”、“圆融”三境相合相生的意境深层审美结构中道之认同境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象祠记》一文在阳明心学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其反映了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构建心学体系初期的思想,可视为后来“致良知”说问世的前奏。《象祠记》中“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提出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化”是灵魂,且有“主体之化”与“客体之化”的不同疏解。其“爱屋及乌”说、“舜善用人”说、“舜善化人”说及“人性本善”说,基本存在于道德认知的层面。《象祠记》中所反映的祭象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意义世界的层面,通过对与宗教相关不同角度的分析,提示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其实也是祭象背后深藏着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9.
铁凝的《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构成完整的女性主体成长史:从无力抗拒被迫接受既定社会秩序揉搓、成为其客体附庸之“被缚”;到对男性原则的认同维护并以此匡正自身和他人行为之“自缚”;进而转向女性自救,以自省的态度观照女性自身弱点,寻找突围的勇气和力量,探寻女性理想生存之“解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创作过程的心态来论证中国古典诗词是“心的艺术”。作者将整个创作过程分为“前心”、“后心”和“整心”三种心态。认为“前心”是空怀平气,它是创作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对现实事物审美的一种心理观照;“后心”是“雅淡之情(性)”,它是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对审美的观照体验;“整心”是“虚静明淡”是整个创作过程的集中和升华。它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心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性。  相似文献   

11.
以“尚清”审美趣味的视角,观照永子审美价值,探寻永子“尚清”审美倾向.永子的“尚清”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具体表现为自然、淡雅与含蓄;永子“尚清”的产生源于中华传统农业文明下的“天清”观念和“人清”追求;由永子“尚清”生发出的生态理念与和谐观念,不仅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也为今后保山关于永子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评述有关《项链》的传统评价,立体观照重新定位其深沉内涵,无论个人或社会,只有回归人类美德,才能远离“败坏”,走向“成全”,复归美好。  相似文献   

13.
    
[其]代词一、表示近指,指代人、事、时间。作定语。可译为“这”、“这个”等。《列女传·楚成郑瞀传》:且其人蜂目而豺声,忍人也。——况且这个人眼睛象黄蜂,声音象豺狼,是个残忍的人。《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古今人类一直期盼的美好社会,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伏羲八卦符号是在“卦爻象”的基础上构筑的感性时空系统,它的包容性有着“弥纶天地之道”的生命力,是“合天人、通物我”的“生生”之象,它立足于“人于天地相参”,以效法天地变化规律为准绳,推天道明人事,奉天人同构为最高追求,它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源头。太极图体现了“中华和谐第一图”的美学效果和现实社会价值。伏羲文明是和谐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目生活”是人类一个重要且高雅的生活方式.古人之行万里路者,意在离开本土本位,面对新天新地,拉开自我距离,形成审美观照.杜甫一生浪迹天涯,“目生活”堪称丰富,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杨伦《杜诗镜铨》说杜甫“饥饿穷山,流离道路……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语中“蒿目”,即指杜甫落荒而走的“目生活”,对此,陈贻焮《杜甫评传》的表述是“即目抒情”.杜甫在陇右别开生面的江山行旅,给他带来了独特丰富的“目生活”,也给他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诗题诗想.睹物生情而心领神会,是杜甫院右诗歌“目生活”达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6.
单音词的重叠式,在晋、陕、蒙地区民间口语和民歌中随外可见,但要真正使用好它,还需认真探 讨.重叠类别及重叠后所产生的效果一、单音节名词的重叠1.用在人名(小名)中的单音节名词重叠,例如:花花 霞霞 萍萍 豆豆 海海民民 命命 兵兵 牛牛 虎虎我们以“花花”为例,来分析它们的特点.(1)重叠后突出了这一名词所表示事物的特征单说“花”,仅指“花”这种植物,其特征并不明显,但重叠后用在人名中,则有“鲜艳”、“美好”之意.同时突出了“花”这种植物的特征.父母亲给孩子起小名,往往就是抓住了这个特点,以期望自己的女儿长得象花一样美丽(对儿子也是同样如“虎虎”等).这种重叠方式,是借形象的事物特征来表情达意的.(2)重叠后有亲昵感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史诗理论观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战争情节、蜀汉英雄人物、美学风格等思想和艺术层面。认为《三国演义》具有突出的史诗性特征和价值,是一部中国华夏民族的“英雄史诗”,是罗贯中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史诗性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8.
早期中国宇宙观有三个特征一是时空的“循环变易观”,后来儒道分别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中庸”和“反者道之动”的特色思维;二是天人相通的政治—宗教色彩,使得非宗教的儒学担当起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实际功用,知识分子也以积极入仕为己任;三是“天事必象”的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非形而上学的文化偏好。我们欲寻中国文化之源,应给予夏商周三代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玄”,《说文》释之曰:“幽远也,象幽。”引伸为奥妙、微妙、深奥难识。(美)秦维聪《李耳道德补正》云:“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象”,指现象、表象、或谓象征。《周易》用卦爻等符号象征自然  相似文献   

20.
在老庄道家思想视野中,“以物观之”以道、物相互割裂为前提,是一种隔绝天地万物玄同关系、滞留于世界表相的思维方式;“以道观之”则以道、物融贯合一为基点,是一种提升到大道高度看待宇宙世界和天地万物的道性思维方式。“以道观之”思维方式从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本体与表相、人性与物性四个向度超越了“以物观之”思维方式,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学科领域思维方式的坚实思想基础,更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哲学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