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诗人对“语言意识”的觉醒与自觉构成了当代诗歌写作的理论切入点。语言已经内化成诗人的一种生命存在,成为当代诗歌写作新的向度。语言意识的自觉同时也为探索建立一种诗性的现代汉语以及解决现代汉语自身语言的局限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多多自创作伊始就非常注重对语言的思考,创作早期他关注语言的神性本质、自主性等本体问题。侨居国外期间,他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心灵之"光("aura),积极地探索语言的无意识结构与诗与人与环境的关系。新世纪归国后多多则把对语言的思考与历史、生命、死亡、诗歌等多方面联系起来,对语言自身的内在力量有了更深的诗性体验。通过分析多多在...  相似文献   

3.
贵州散文诗应当从“语言、写实、想象”三个向度去作新的选择取向,蓄势待发。进而开辟贵州散文诗写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祝发能虽然偏居中国西南一小城,但他的文学视野非常开阔,其诗歌写作有着很强的现代意识与探索精神。近二十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中,祝发能写自己所熟悉之事物,但又不局限于庸俗的乡土诗歌,因为他时刻注意在语言上的创新,并保持一种自觉的诗歌现代意识,最后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黄茜 《江汉学术》2011,(4):24-29
费尔南多·佩索阿是葡萄牙现代主义诗歌之父。20世纪初,佩索阿通过两篇批评长文,号召建立以"想象性感受力"为对象,以"朦胧、精妙、复杂"为美学准绳的新诗学。他发起并推动的沼泽主义、交叉主义与感觉主义运动,极大地更新和丰富了葡萄牙的美学词汇,对葡萄牙现代诗歌影响深远。详细考察佩索阿1910年代的写作与文学活动,可探讨其如何...  相似文献   

6.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一,同时也是成就非凡的诗人。他一生写作了三百多首抒情诗和十四行体诗,他的诗歌不仅动人,而且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奥的思想,他的诗歌是他一生心灵的写照。本文将通过分析他的爱情、友谊和有关人生探索的诗歌,试图去理解艺术家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展现米翁在诗歌领域的高超造诣。  相似文献   

7.
周舟是时下天水乃至甘肃文坛声誉极佳的诗人,他的近作《渭南旧事》获得圈内人士一片好评。《渭南旧事》的写作,有其真实的现实所本,但在从个人经验到诗歌文本的转化过程之中更多诗人主体的突出、强调和变形。回到诗歌自身,周舟的《渭南旧事》与其说是诗人所经验、回忆出来的,还不如说是他发现、建构出来的内容。从还原到重构,周舟诗歌的艺术魅力即由此而产生。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生存方式,语言文本是文学现象最重要的"事实"。以李清照《永遇乐》词解读为例,力避传统的由世界、作家而作品的单向度的考察,力图自下而上,以一种实证的文本的角度来重新寻求诗歌语言的审美解释,但这种解释又绝非局限于新批评所框定的语言结构自身,而是将其置于不同的视域中,求得文本结构深层厘析的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9.
王佐良诗歌译论与生态翻译学的巧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王佐良先生独特的选材观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适者生存"、知"义"论世的诗义理解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神似"原则与语言维的转换、译诗的文化意识与文化维的转换和坚定的"诗歌是可译的"信念与交际维的转换等五个层面发现,王佐良先生的诗歌译论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主要观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诗话语分析举隅──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例戴继国捷克语言学家杨·穆卡罗夫斯基(J.Mukarovsky)在《标准语言和诗歌语言)}一文中指出;"诗歌语言的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凸现话语。"①索绪尔(F.Saussure)把语言分为Lansue(语言)和P...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诗歌布开了朦胧的弥天大雾;同时,各种诗的花色品种也并不寂寞,犹自争开竟放,把个中国诗坛装点得琳琅满目。既非迷糊的流汁也非浅露的白开水,便是李发摸这路诗风了。其诗大都出自真情实感,既不装腔作势也不故弄玄虚,相当明快易解而颇看重内蕴。李发模选择了这条诗的生产线,也就有了习惯审美心理与“言志”、“抒情”等传统诗风作为强大后盾。他的写作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2.
在"后方法"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试图探讨英语写作教师的发展策略,认为可以通过对写作教师的理念在写作教学方法的认识、英语语言的认识、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教师与教师教育者的关系的认识等方面的重构来寻求发展策略,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师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冯强 《江汉学术》2011,(3):36-41
在萧开愚的诗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层次的悖论,前者要求诗歌面对现实时绝对的自足性,后者则更多地考虑了现实对诗歌的的参照和渗透作用.萧开愚的可贵之处是同时在两个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索,虽然他对汉语性和诗歌形式的强调可能使他在诗坛上曲高和寡,但他对现实的关注也使他写出<破烂的田野>这样的愤怒之作.如果他那里存在...  相似文献   

14.
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阅读"和"文献"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可以说,阅读和文献是写作的基本,阅读是贯穿整个写作的所有过程,而文献则是写作过程的物质基础。然而究竟什么是阅读,什么是文献,对这两个词本身有深刻了解的人并不多。所以在阅读和文献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问题。所以如何正确阅读,如何正确理解文献,以及明白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影响写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的诗歌在中国现代白话新诗领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之所以受人瞩目,语言华美有度、诗情空灵、想象奇特、气质柔美自不必说,其娴熟的艺术技巧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善用反讽、比喻、象征等手法,从而使其诗歌达到情景交融、情趣横生、意境深邃的审美境界,大大提高了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巨匠,也是诗歌翻译和创作领域的先锋泰斗。他不仅开译诗浪漫主义之先河,更创造性地提出"风韵译"和译者主观感情投入等诗歌翻译策略。从诗歌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对郭沫若翻译选材和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个经历了特殊战争时期的普通人,也是一个接触了文学,善于进行创作的额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很善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来表达写作的意图,他的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却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对他的一生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他的代表作品《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的语言风格进行解读,以了解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8.
樊裔华 《阅读》2016,(4):52-56
当下,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究其内在机理,儿童语文学习的方法、途径有四个字是离不开的,即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是两个管道四个向度。第一是有声语言的管道,第二是无声语言的管道。有声语言的管道由两个向度来完成,一是听,二是说,"听"是输入机制,"说"是输出机制。读和写是在书面语言、文字语言方面的两个向度一个管道,"读"是输入机制,"写"是输出机制。这符合我们语文学习的两门基本功:"语言实践"和  相似文献   

19.
作为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叶芝将爱尔兰民俗和神话作为自己的诗歌创造题材,致力于恢复凯尔特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他在创造中采用了基督教文化元素,将爱尔兰凯尔特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叶芝诗歌中兼具凯尔特传统与基督教元素,此外,他坚持用英语写作,体现了他诗歌中凯尔特文化与英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依赖与对抗。他在保持与本民...  相似文献   

20.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