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全球东西方文化交织渗透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内涵、本质和时代价值,提出增强价值观自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思想指引,以儒家文化为例,紧密结合儒家思想及学说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具体论述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根基在于文化自觉,并且在文化自觉的视野里,儒家文化是精髓,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文化承载着古代直至当代的核心价值趋向:实用.以儒家道德文化的实用主义哲学趋向为基础,重点从《弟子规》、《格言连壁》探讨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探讨儒家道德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走向,并将儒家道德文化的反作用化——对文化自觉自信的影响,进行归类研究,探讨其对当今社会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义,高校是进行孝道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孝道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入手,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高校进行孝道教育的逻辑理路,并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孝文化自信意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孝文化自信底蕴、尊重大学生文化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重视孝道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是生活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文化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应有追求,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面临着主流文化认同危机、道德价值取向模糊、文化自觉意识缺乏等社会问题,因此,应通过强化国情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净化文化生态、倡导主流文化等方式,培育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从其本质来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传承中形成了灿烂、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极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生机与活力的体现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中和创造者,帮助其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据此,本文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就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的选择试做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要坚持文化自信,就要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正确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每一时代都有其特点和不同的矛盾,对文化的自信不能只保留传统性,还必须具备时代性,在新时代中实现文化自信的现代化。本文阐述了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现代化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坚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以传承和发扬“三种文化”为驱动推动对本土文化的创新和创造等坚持文化自信现代化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本质源泉~([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是否有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既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三个维度来探析,力图能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国家的精神和血脉的延续。文化贯穿着整个国家与民族,决定着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文化自信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价值取向的自信。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使命,秉承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何培育其文化自信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及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教师科学指导,学生间分工与合作,自主探究与实践模式的学习,不仅能深刻了解抗美援朝相关史实,体会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科素养,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提高数字时代基本素养、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等21世纪学习者技能,增强关于优秀红色革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