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是当今世界各国正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现有的与恢复性司法程序最接近的刑事自诉制度进行改造,既能达到实现恢复性正义的目的,又能完善我国刑事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和澳大利亚兴起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和法制模式,恢复性司法广泛影响着当下世界范围内的刑事法学研究和刑事法律实践。21世纪以来,恢复性司法研究在我国起步并很快成为"热点"。本文根据西方对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界学说与实践探讨,结合我国学者的见解,将对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3.
恢复性司法注重对被损坏的社会关系的修复,关注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刑事司法模式。社区矫正制度是恢复性司法理念框架下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具体制度落实。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全面试行阶段,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很不完善。从恢复性司法角度探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是孕育于西方社会恢复性司法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刑事犯罪解决的方式。目前,刑事和解法律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被移植和实施,因而成为我国目前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关注的重要焦点问题而大加探讨,然而大多数学者从刑法本身的角度来研究,因而也有必要从刑事和解法律制度构建的伦理价值、潜在的道德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三个方面进行审视,以促进刑事和解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赔命价"制度是我国藏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藏区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刑事案件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替代性犯罪处理方式,是以修复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新型刑事司法模式,二者在基本理念和运行机制上都存在着契合,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合理地利用"赔命价"习惯法中的积极因素,是藏区刑事法治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恢复性司法"是当前法学界和司法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恢复性司法的产生源于刑罚功能的变迁和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有其利和弊.该制度在我国有理念及制度的基础,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应从适用案件的范围、现阶段的主持者、参加者的确定和程序保障等方面予以革新,以克服其弊端.  相似文献   

7.
刑事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但司法的民众参与和司法的职业要求又有着天然的矛盾。作为司法民主主要形式的人民陪审制度也遭受了很大的非议。究竟在实践中司法民主的形式是怎样的,又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某法院为例,主要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式,旨在研究刑事司法民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的刑事陪审制度,规范和丰富刑事民主司法的形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刑事错案是由于刑事司法活动中的错误所产生的一种结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刑事司法活动中不可回避、不可否认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了避免刑事错案的出现,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刑事错案的概念、出现刑事错案的原因、如何预防以及刑事错案受害人赔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希望对司法实践部门在处理刑事错案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刑事司法行为如何进行,是法律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法无明文规定情况下的刑事司法操作的行为模式、观念基础与价值取向,并对我国刑事司法相应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程序分流功能,适用刑事和解的阶段越早就越有利于提高刑事司法的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刑事和解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彻底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因此,刑事和解制度应被允许适用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以及执刑的各个刑事诉讼阶段。刑事和解制度应当和刑事诉讼程序形成密切衔接、协调配合的机制。但是,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应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领域的民意指社会公众以了解事实、参与评论等方式关注刑事案件进程,并形成较为普遍、具有集体情感性的观点、意见,其有正当性与非正当性之分,对刑事司法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正负之别;随着热点案件的频发及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意与司法的融合与冲突愈发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好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关系,并非要求审判一味迎合民意,关键在于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依靠提升司法正义、改造非理性民意营造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融通.  相似文献   

12.
刑事速决程序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有限的司法资源同法治化进程中不断加剧的司法负担之间的矛盾。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经过了长期不懈的完善,但始终未解决形式太过单一的问题。借鉴各国经验,冲破现有简易程序的藩篱,细化适用对象的范围,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繁简分流的多元化刑事速决程序是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保护被告人权利、优化司法资源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回疆的司法活动中,清朝政府尤为重视对当地刑事司法管辖权的有效控制,通过司法建制明确了各司法机构间的职能划分,严禁越权,并要求各机构在办案的过程中遵守审级制度、证据制度及刑罚原则,保证了国家刑事司法的主体地位。清代回疆刑事司法中的程序控制充分显示了民族性,即在尊重回疆社会礼俗和民族习惯的基础上,对旧有的区域性法律文化予以吸收和借鉴,构建适宜且为当地民众接受的多元司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对刑事立法、司法和刑罚执行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尤其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小,酌定不起诉无法真正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增加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必须正确认识和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和统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标准,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英国判例法制度的本质特点在于判例作为法律渊源之一,对后案具有拘束力。鉴于此,我国不宜在刑事司法领域建立判例法制度,而是应恰当的发挥判例对刑事司法的能动和补充作用,注重刑事司法判例对刑法的解释功能以及对后案事实上的说服力和指导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角度,指出我国传统国际司法协助理论,尤其是国际司法协助的概念与范围,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之需要,论证了在传统国际司法协助领域内纳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司法协助的新概念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已适用得相当普遍,而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却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如何突破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阻碍,使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是司法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针对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和司法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保障人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标志之一。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刑诉法,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列入刑事司法领域,这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理念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和解是目前我国处理刑事案件的一种新兴创新手段,但很少涉足重罪领域.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对此做出明确立法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刑事和解,尤其是重罪和解的尝试.遵循"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限制性的引入和解制度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