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网球运动不同击球技术的摄氧量和心率变化特点,为网球运动的发展、运动训练及其能量消耗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间接测热仪器(cosmedK4b2)对21名受试者分别在低球速(30 km/h)、高球速(60 km/h)各进行一次时常2分钟的原地正手击球、原地反手击球、侧向移动正手击球、侧向移动反手击球、上前正手击球(只在低速进行)、上前反手击球(只在低速进行)、侧向移动正反手交替击球,对其VO2和心率进行监测.结果:结果显示VO2值在25.8-37.4 mL·kg-1·min-1之间,HR在83.6-157.2次/min之间;结论:在没有移动和向侧移动时,正手击球的VO2明显低于反手击球;侧向移动击球的VO2明显高于向前移动击球和侧向移动正反手交替击球;高球速下击球比低球速下击球的VO2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手机运动软件测量人体在进行不同速度周期性运动时的能耗差异,为广大运动爱好者在选择手机运动软件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32名.受试者佩戴手机并同时开启动动、乐动力、咕咚三款手机运动软件,分别以4 km/h、6 km/h、8 km/h、10 km/h的速度进行5 min的走/跑运动.同时用间接侧热法K4b2测量受试者运动时的能耗.结果:①乐动力低估了实际能耗值,咕咚则高估了实际能耗值,但二者测量结果均比动动稳定.②4 km/h速度下,动动、乐动力、咕咚测得能耗值与校标测得能耗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5、0.552、0.416,速度提高到10 km/h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28、0.845、0.796 (P<0.01).③4种速度下(由慢到快),与K4b2一致性最好的运动软件分别为动动、乐动力、动动、咕咚.结论:手机运动软件不利于测量短距离周期性运动的能量消耗.不同运动软件对不同运动速度的能耗测量虽然存在差异,但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能耗信息.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手机运动软件,使用者应根据运动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以IC法为参照,探讨SenseWear Pro3 Armband(SWA)在高温高湿环境不同强度运动中监测能耗的有效性,为特殊环境下SWA的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0名成年男性在温度(33±1)℃,相对湿度65%±3%的高温高湿环境中,分别完成40%VO2max、60% VO2max、80% VO2max的跑台运动,运动时间20 min。使用固定式气体代谢仪(Cortex MetaLyzer 3B)和SWA测定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对预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ICC系数以及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SWA低估安静状态(低估7.6%)及60% VO2max(低估15.4%)和80% VO2max(低估28.8%)2个强度下的能耗,高估40%VO2max(高估15.6%)强度下的能耗。不同强度运动中,SWA与IC预测能耗相比,r值为0.73~0.85,ICC值范围为0.77~0.90,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结论: 在高温高湿环境运动中,SWA预测的能耗值与间接测热法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SWA更适合在中低强度运动中来预测运动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RT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20种身体活动效度水平,验证其能耗预测模型精度,并试图推导精度更高的适合中国人群的能耗预测模型。方法:运用间接热量测定法,测试14名男性和16名女性共计20项活动能耗水平,测量项目包括:2mph步行、3mph步行、3mph 3%坡度斜坡行走、3mph 8%坡度斜坡行走、4mph快走、4mph 3%坡度斜坡快走、5mph慢跑、6mph中速跑、中速跳绳、快速跳绳、10mph骑自行车、13mph骑自行车、沿楼梯上楼、沿楼梯下楼、擦桌子、洗衣服、拖地、打乒乓球、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测试。结果:RT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矢量和、垂直轴、矢状轴、水平轴counts与实测ME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R2分别为0.63、0.62、0.59,0.46,表明RT3三轴counts对于活动均较为敏感,呈现一定程度同步变化。 RT3矢量和与垂直轴counts无论是测量步行,还是测量日常生活活动,与实测ME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R2均一致。结论: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未体现明显优于单轴加速度传感器。 RT3自身能耗预测模型不适合中国人群。 RT3可以较好感应不同速度步行运动,但仍然无法感应坡度步行、上下楼运动,本研究推导的步行回归公式及常见活动回归公式预测能耗的准确度高于国外公式,但仍然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更适合我国青少年的,更经济、有效的日常体力活动摄氧量方法。方法:90名11~14岁青少年随机分成实验组(60人)和验证组(30人),男女各半。实验组以3~8km/h速度进行6个速度级别的逐级递增跑台运动,每级运动5min;以COSMED K4b2的测量值为因变量,以周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体脂率、瘦体重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验证组在自由状态下进行运动,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用以检验预测方程的有效性,采用Bland-Altman法用于检验预测方程在自由状态下预测摄氧量的系统偏差。结果:自建的预测方程为Y( mL/min)=15.404×负荷心率+23.514×体重(kg)-194.592×性别-1735.307;男性=1,女性=2;方程R2=0.601,SEE=398.15,F检验P<0.001,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线性关系,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自变量回归系数和常数项t检验,P<0.001,说明自变量回归系数和常数项有意义,回归模型可靠。自建的预测方程和李海燕预测方程与实测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建的预测方程(男R=0.728,P<0.001;女R=0.603,P<0.001)与实测值存在中度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李海燕预测方程(男R=0.636,P<0.001;女R=0.568,P<0.001);所建预测方程95%的残差均落在Bland-Alt-man图±1.96SD区间内,表明方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自建摄氧量预测方程有效,比同类摄氧量预测方程更经济、有效,更适用于青少年的日常体力活动摄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运用瑞典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11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正手中远台拉冲和反手中远台拉冲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正手中远台拉冲提高挥拍速度的主要环节在于转腰和挥大臂,其次为收前臂和甩腕;反手中远台拉冲提高挥拍速度的主要环节在于甩腕和伸肘,转腰的作用较小,其主流技术动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转腰和挥大臂的作用;正手中远台拉冲之所以能获得较大的挥拍速度主要在于其肩部的转动(即转腰的发力)和挥大臂这两个环节明显优于反手;若反手中远台拉冲时稍向非持拍手侧引拍并适当加大肩背部的反转幅度,其在挥拍击球时能更充分地发挥转腰和挥大臂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反手中远台拉冲的击球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测试方法对近期国家乒乓球队提出的正手台内进攻技术的创新——直板正手撇拉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直板正手撇拉技术与另外两种台内进攻技术(正手挑打技术、反手拧拉技术)进行了动作技术对比分析、击球效果分析及实战效果分析。其结果显示,直板正手撇拉技术击球后的球速可达到正手挑打后的球速,其转速略小于反手拧拉的转速,而大于挑打的转速;该技术动作结构与正手挑打相似,但有明显的外撇动作,击球方向以向前向上为主,带有一定的迷惑性,球拍运动轨迹像似做一个“勾子”运动。本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直板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进攻能力,对于维持我国乒乓球技术训练的先进性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直拍四面攻打法的可行及其技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作了实验研究 ,并对其主要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以了解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研究表明 :1.直拍四面攻可以用正手正、反面和反手正、反面的四个面击球进攻 ,各个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以及主要技术在比赛综合运用上没有技术死角。 2 .在击球速度上正手反面攻球不如正手正面攻球 ,正手正面更适合于扣杀。3.在拉球的旋转上正手正面不如正手反面 ,并且正手反面拉球带有明显的侧旋。4.正手正面攻球与反面攻球在力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5 .在发球技术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要加强发抢意识 ,提高发抢命中率。6 .在相持能力上必须解决好正、反面的拉打转换 ,充分发挥反手能用两个面拉打的威力  相似文献   

9.
探寻有益于网球反手技术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网球正反手核心技术的均衡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球正反手技术教学顺序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大学体育网球选修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先学习正手技术的对照组还是后学习正手技术实验组,统计学意义上两组正手的成绩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先学习双手反手技术后学习正手技术的实验组双手反手的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建议:大学体育网球选修教学中,尝试采用先学习双手反手技术再学习正手技术的逆向创新思维网球教学方法,反手技术与正手技术教学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且正反手击球技术是一个连续学习的过程,要不断的重复练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法,以普通大学网球选修初级班80名男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金泰尔封闭性-开放性技能连续体理论,设计了渐进型教学法应用于网球课正反手击球技能教学中。研究结果表明:同传统网球正反手击球教学相比,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利用金泰尔二维分类理论,由易到难,实施渐进型技能教学对掌握开放性技能学习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明柳承敏(Ryu Seung-Min)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连连获胜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三段指标法、数理统计法、单项优势技术与劣势技术分析法,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柳承敏对瓦尔德内尔,决赛柳承敏对王浩的两场共计11局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维运动学测量方法对羽毛球反手击高远球运动技术的分析在国内尚属首例,以北京羽毛球队4名优秀羽毛球男子青少年队员为研究对象,使用2台SONY1080i高清常速摄像机以50帧/s的拍摄频率,采集三维运动影像资料,并采用艾利尔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图像解析,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他们在完成后场反手击高远球动作有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以此来微调他们的反手击高远球技术细节、提高击球的质量,同时为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一些数据参数,增强对青少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北京羽毛球青少年反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结论:1)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引拍阶段右肩关节角是依次增大的,而右肘关节呈现不规律变化,其目的是调整击球动作和使其更符合肌肉收缩特性。2)在引拍结束时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右手的平均线速度呈现出最大值,右上肢运动在球拍与球触及前是符合鞭打动作原理的。3)在击球时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角度达到动作全过程最大值,这样是为了争取高的击球点,各关节点的速度变化呈一定的时序性,表现为离躯干最远的环节右手速度最大,其次为右腕关节速度和右肘关节速度,这样能为击球聚集更多的动能。4)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后场反手击高远球动作发力集中部位并不相同,我国的3名运动员主要充分地利用转肩和转髋的力量,而国外的Misha是充分借助右脚的蹬伸和躯干的扭转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手击球是网球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对于网球技术动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发球方面,而对正手击球研究较少。利用表面肌电技术对北京体育大学6名优秀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动作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正手击球动作最先发力的肌肉是斜方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三块肌肉,三角肌前部、腓肠肌、胫骨前肌和斜方肌用力时间比其他肌肉长;2.主要用力肌肉是肱二头肌、斜方肌、三角肌前部、肱桡肌以及胸大肌;3.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肌电测试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诊断网球击球动作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德国乒乓球选手波尔和奥恰诺夫为例,对二者技术体系中的短板进行深度剖析,指出,无绝对的正手弧圈技术能力、欠缺娴熟的反手台内拧拉技术成为了二者技术体系中较为关键的技术短板,此外反手技术过于单一、缺乏精细的控球能力也制约着二人技术发展。旨在明确当今国外选手的技术短板,为今后国外选手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国际乒坛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队为例,论述了直拍生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与发球抢攻、接发球与接发球抢攻、正手攻球、相持、防守、直拍横打训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