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公共英语是当前高职教育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以任务驱动开展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文章以公共英语交际篇章为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聚焦社会交际、书信交际和日常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技能素养。  相似文献   

2.
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能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课程学习及英语表达能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需要结合高职公共英语的问题,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方式,提升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公共英语课程的健康发展,以此实现公共英语教学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目标.本文结合高职公共英语的基本特点与原则,探析公共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英语水平要求和当前国内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现状不符的情况下,如何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把公共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承接专业英语,发展职业技能?本文提出高职和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的观点,并从衔接的方法和途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立体多维的教学模式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应当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效果,高职院校需要基于工学结合模式,对现有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工学结合模式理念,提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建议,希望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自教育部发文推行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工学结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也给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师资、课时、教材以及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探索高职公共英语改革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云班课平台的生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带来改革的契机。以云班课平台开展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云班课平台的概述,论述云班课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应用意义,明晰云班课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应用思路,提出云班课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该课程中存在的知识结构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缺乏发展性、反馈评价缺乏引导性等问题,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引申的分层教学思想、自主学习思想、多样化评价思想等,提出优化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和反馈评价等方面,强化高职公共英语中教学、学习和发展的关系,为学生营造科学适度的学习氛围,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该课程结合了学生专业特点,对学生就业具有良好奠基作用。因此,本文围绕基于学生兴趣的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研究,阐述了项目教学法概念以及应用意义。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可行性应用对策,以期通过运用项目化教学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中,单纯的英语基础教学已无法适应高职教育教学。为此,许多院校推行公共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两者的结合在内容上要考虑到渐进性、技能训练的侧重性和自主学习的延续性等诸多因素,才能在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市场逐步国际化,国际交流也在不断扩大,为此,高职生必须掌握英语翻译技巧,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高职公共英语培训措施的推行迫在眉睫。翻译能力是高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非常重要。目前高职院校还很难推行系统的英语翻译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若干培养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对策,其中主要探讨的是应该如何对高职生的英语翻译技巧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