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从国情出发,走自己革命与建设的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坚持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人民群众中间的不断彰显。不断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鲜明的理论特色是中共90多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和鲜明特征,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把研究视角投向理论特色,尝试着从整体上、逻辑上把握中共90多年来对这一命题的坚持、发展和丰富,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阶段,体现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辩证性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总是在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的结合中得到发展,总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得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同各种错误思潮倾向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注科学文化发展,在概括总结和批判继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时代的精华,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失败”,反而获得了新发展。在新世纪,坚持三个解放,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与主观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形成了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丰富而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的革命、建设、改革依次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这些不同时期的实践主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各国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时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范例,他们的理论成果分别被称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他们的卓越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开放的科学体系;(2)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完整地把握整个理论体系,坚持基本理论;(3)应用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学者们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三个方面做出综合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总的态度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基础问题。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是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哲学;是把一切纳入历史范围加以考察,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历史主义;是站在人的高度考察人的自由发展与主体创造性的人道主义。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民族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它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和发展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时代、根植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走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的传统,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秉持这一传统和取向,就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由时代发展的现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在互动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在西方传入中国的各种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在解决中国现实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具体化,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找到了一条光明而正确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又必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得以充实和发展,两者在互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面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遇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不仅要冷静地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失落的原因和危害,更要找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办法,着力提高全党和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视野及其学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实践性的整体变迁过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内在本质属性的外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为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化建设也就必须着眼于整体性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在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作为一门在中国科学诠释或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它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在整个马克思主义解释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和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根本属性;实践理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新精神的基本理论视野;着眼于实践理性的理论视野,实践创新是我们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