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学界关于检察权性质的行政权说、司法权说、混合权说及法律监督权说,对这四种学说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理论批判,然后在三权分立模式下对检察权性质进行了总结反思,最后在中国的宪政体制下对检察权的性质进行一种探索性的学理解释,并回应了这种研究路径可能引致的质疑和批判,指出了法律监督权说的理论纰漏,认为我国检察权实为一种新型的与行政权、审判权并存的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权具有法律监督的功能,但不应定位为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检察权的定位不应脱离我国现行的宪政体制和国家权力架构,检察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权,应赋予检察权特定的含义,并把检察权进行这样一种定位,它集公诉权、职务犯罪侦查权、法律监督权三位一体,是混合性的独立的国家权力。三项权能性质不同,内涵各异,共同构建了我国完善的独具特色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新中国建立检察制度以来,检察权的属性之争便从未停止,主要有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还有法律监督权说等等。然而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司法实践和宪政体制,我国检察权应当只有公诉权的性质,检察机关的职权也应当根据其性质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的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所对应的权力来源实际上分别是检察权中的提起诉讼权和诉讼监督权,二者同是检察权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配置检察机关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时,应首先强调二者相分离的原则,在刑事诉讼中尤其如此,分离是两项职能有效行使的保障。同时,应注意分离本身的合法性问题,合法性是检察机关配置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时应充分重视的又一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民事检察监督是促进法院审判公正,保障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主要在监督范围和监督方式等方面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完善和修改,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运行过程中一些突出的问题。但深入考量,此次修改在某种程度上讲仍流于形式,仅增加了一些关于检察监督的原则性条款,对检察监督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规则等仍未明确。因此,有必要对民事检察监督的现状和局限性进行再认识,以进一步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徇私枉法、以罚代刑等违法行政行为现象较重,落实和加强检察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构建有中国国特色社会义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由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在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足,导致虽有法可依,但是实施结果不如人愿。为此,加快修订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措施,明确检察监督之强制性,规范检察监督之途径和方式,不断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民事审判程序中重要的监督制约制度,但司法实践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立法上的缺陷是制约民事检察制度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如何通过立法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民事交易环境是当前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如何立足检察职能优势,充分发挥检察监督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推进检察工作创新,既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检察机关必须不断探索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会计监督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地位。会计监督既是内部监督也是外部监督,会计人员的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只有依法行使会计监督权,才能保障《会计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是其审判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违宪裁决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及其下级法院以及案件当事人有拘束力。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权独立于德国普通法院的审判权,是一种监督立法权、行政权、普通法院司法权的政治性权力,它的违宪裁决具有普遍的拘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