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省南部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保护热带北缘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等生态系统;保护桫椤、榆绿木和印度野牛、亚洲象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中国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阐述糯扎渡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生物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情况、管理现状等,论述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发展对策。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完善、集体土地为主致使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不到位、糯扎渡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困扰着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周边社区的宣传管理以减少保护区内的人员活动,开展相关合作和科研活动,进行系统的生态监测,以使保护区得到更为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料收集,采用多种分类方法综合分析,并结合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效益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类型,并通过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税率法等对这三大类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实施的重要区域。系统开展东北地区天保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变化的评估,对于工程实施效果提升与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Landsat和MODIS遥感数据源及InVEST模型,从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和服务3个维度,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天保工程的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后(2000—2015年),森林面积增加2 133 km2。2)天保工程实施后,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改善,叶面积指数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上升趋势。3)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49 Tg,森林生态系统产水量减少3.5×109 m3,全区生境质量差的面积减少1 423 km2。4)天保工程总体上有显著的生态成效,但仍有产水量与生境质量、生态系统碳储量存在权衡等问题,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湖泊型饮用水源地安全生物保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以及对人工湿地的除污特点机理的研究,提出一种由森林生态系统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的安全生物保护体系。试图建立自大气降雨到达森林生态系统至径流水体到达湖泊的整个水文过程的生物措施的水文调节与水质调控,为湖泊型饮用水源地的生物保护探讨新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山东五莲山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五莲山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处于群落演替初期,生物多样性现状较好,但尚未达到稳定状态。该地区由于建制较晚,且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暴发过大规模的松毛虫毁林灾害,已引起或即将引起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变化,森林以次生林和次生人工林为主。按其生态功能五莲山可划分为原始生境带、自然环境带、林果边缘带和农俗村落带四部分,本文同时提出了分区分阶段和具有特色的开发保护方案,建议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体系,并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心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五莲山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应走可持续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森林在全国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西部森林,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政治意义。西部地区应抓住我国正在实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努力完善西部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在大力恢复和发展森林的同时,加强森林保护,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地球上许多森林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森林植被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林火对植物、动物、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论述了把林火作为一种工具,在森林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用火的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论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四个方面分析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的影响,为探索生态型的森林采伐作业模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发森林碳汇经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危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一是森林植被的吸碳功能;二是林木生长的储碳功能;三是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统称为森林碳汇。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提出黑龙江省发展碳汇经济、培育林业的新增长点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是扭转生态恶化的根本途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拟自然经营的作法之一,调整更新方式,加大人促和人天混更新比例,不断改善林分结构和质量,是多、快、好、省恢复森林资源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服务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宝库和生存环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通过文献检索首先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产生的背景,然后结合目前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进展状况,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指标体系不完整、存在人为因素干扰及评价技术落后等局限性,提出了增加湿地固碳价值评估、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调查,掌握白狼山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的数量与特点,特别是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点与对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得出结论,白狼山保护区具有该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并确立保护区一些濒危植物的地位,并为今后保护区对部分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生态系统脆弱,在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均涉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科学划定核心保护区和历史风貌缓冲区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图借助经典物理学场论概念,构建徽州传统聚落场的模型,对传统村落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做出探讨。通过聚落场场源与干扰场场源之间相互做功来进行示例说明,构建敏感点,划定徽州古村落中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保护区及缓冲区,为格局的判定提供一定的数理依据。借助梯度势的概念,说明徽州传统聚落中聚落场等势面没有受到阻隔面的影响且垂直等势面的方向,是传统聚落空间聚落场扩散最强的方向,是未来聚落景观生态保护的主界面。  相似文献   

14.
小议灌木林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灌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直以来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查阅国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灌木对森林形成的作用、灌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灌木对地面形态的塑造作用、灌木和降水的再分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灌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及灌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力求促进把不被重视的灌木纳入森林范畴,为加快我国林业建设,尤其是防护林体系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和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稳定,物种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被列入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动物有34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31种.本文通过阐述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升金湖湿地生态安全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定量地计算了大兴安岭巨大的生态效益,完整地计算了大兴安岭森林、湿地、草地三大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有助于正确评价生态环境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助于为生态环境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森林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是一种物质资源,但森林的重大价值则在于环境方面,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环境资源。森林覆盖了地球上大约十分之一的表面,固定了将近一半生物圈的总能量,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和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森林在地球表面的零星的条块状分布,对于一定的区域,森林的影响则更为显著。森林效应就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和生长,对全球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局部环境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境内第一高峰,该区植物种类繁多,拥有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野生药用植物近700种,其中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原植物和具有优势资源的药用植物11种。提出对该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原则,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并且提出了药用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碳通量研究是湿地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碳循环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植被、气候条件及水文状况共同决定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许信旺、何小青等采集湖泊自然湿地及其周边围垦农田的代表性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总有机碳含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转变对于全球碳循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收集了1980年以来我国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碳库和碳密度的研究资料,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具体包括森林转变为耕地、草地转变为耕地、森林转变为草地、农田转变为森林、农田转变为草地、湿地开垦为农田、草地转变为林地所引起的碳库类型转换的增汇机理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旨在对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储存,提高土壤质量,对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