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根据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将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分为三种类型,即:范围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地区和沿江洲圩区及湿地区的最敏感区;范围包括各类园地的敏感区;范围包括除水田和居民点以外的其他生态类型区的弱敏感区.在分析池州市生态敏感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池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开发与保护的主要对策:(1)科学划分生态敏感区类型,因地制宜制定开发与保护对策;(2)以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产品开发为核心,整合区域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林业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从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池州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加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并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生物产品、能源等多个账户对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5.8903 hm2增长到2010年的12.5015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1年的6.7385 hm2增长到2010年的16.4547hm2,生态盈余由2001年的0.8482hm2增长到2010年的3.9532hm2。说明池州市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且生态盈余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池州市处于相对可持续的发展之中。但从分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来看,池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池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池州市生态经济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该市生态经济建设的迫切性,提出了几种典型的具有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池州乃至全省的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空间边缘化是中西部很多地区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空间整合是边缘化地区走出区域发展困境的战略选择.区域空间整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区域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即区域空间系统有序化;二是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在系统分析池州市区域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化地区空间整合的两大目标--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空间网络化.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池州市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安徽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农业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绿色食品产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基础.绿色食品产业和观光农业开发必须依托区域优势条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打好生态牌、围绕大旅游进行科学统一规划,建立具有皖南山区特色和生态经济特色关联融合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地域类型结构.加大制度性投入、转变经营理念、培植龙头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是池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和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引发巨大的生态环境灾害,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严重地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因此,如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池州市属于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在那些生态敏感性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阐述池州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模式和主要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池州市,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该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但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池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池州市情分析,针对池州市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池州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池州市重点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生态安全是指水源地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状态.它是水源地供水安全的重要保证.尽管池州市对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保护工作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利用前期池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资科,在分析池州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水源地生态安全的建设对策,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池州市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表现为基岩性、界面性、波动性等特点.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恢复要从提高喀斯特山区的土地承载力、消除或减缓过重的人口压力的角度入手,通过保持水土,高效合理利用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加强生态修复,重点发展以生态经济型林、茶、果、药等业为主的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培植替代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推广"新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