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儿童的双语习得是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特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大量的研究开始涌现,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晚,数量少,范围窄。本文从宏观上将国外有关儿童双语习得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同时指出国外儿童双语习得研究对我国儿童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智障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一名九岁的中度智障儿童与笔者交流的语言,探讨其介词的使用能力。个案的介词使用能力是与其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其介词的使用能力远不及其年龄段正常儿童的介词能力水平。但可以努力为个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与大量的语言刺激,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学习者对使令动词"让、使、使得、强迫"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汉语学习者能够完全习得使令动词论元的有生性限制,但使令动词句法功能的习得却处于未完成状态.由于致使结构论元的有生性限制具有语言共性,二语学习者可直接从UG中提取相关语言特征,因此该句法-语义接口的习得对学习者而言不是问题.而致使结构在不同语言中的参数设置不同,汉语学习者需要识别汉语及其母语的语言特征,因母语负迁移或其他原因导致特征组装失败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4.
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家庭文化和性别文化四个方面分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习得的过程,文化在儿童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外向型企业员工英语语用能力是人力资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跟踪研究发现,外向型企业员工的英语语用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石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多个方面。本文在语言迁移理论等二语习得理论的关照下分析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言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而最具代表性的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是当今最流行的语言学理论。乔氏的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即儿童如何在母语刺激匮乏的情况下仍能成功地习得母语)而提出来的,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有本质的不同。从理论内容、理论构建、前人研究、理论缺陷这四个方面来全面浅析二语学得中的UG理论,可以对此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两名说汉语儿童从1岁到4岁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把儿童疑问句习得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所获数据进行早期儿童疑问句习得的形式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各个阶段儿童的疑问形式凸显不一样,这表明儿童早期的疑问句习得受到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儿向语是儿童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的简易化使用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主要的语言信息输入。综合国内外语言学家在儿向语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其中对儿向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儿向语在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以及儿向语中是否存在名词或者动词倾向性等问题的讨论,对儿向语的进一步研究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9.
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矫治与支持策略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缺陷加上外来的压力,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此外,可能是因为沟通的不足,让常人难以完全了解他们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真正原因。通过对一名自闭症的智障儿童的自伤行为研究和分析处理,较好地减少了这位儿童出现这一行为问题的次数,也帮助其建立了正面的替代行为。同时,也使对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经常出现行为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次的个案研究中,是从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时间、情景、处理的手段及效果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分别从行为功能的分析、制定处理的策略、评鉴行为处理计划的效果等方面开展研讨工作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于今后的处理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提出来的,儿童能够高效而成功地获得母语的根本原因是儿童拥有天生的语言能力或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产生后被众多二语研究者引入到二语习得领域,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二语初始状态的问题。对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初始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厘清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阅读正常者阅读技能以及阅读不良者认知加工缺陷的跨语言研究,深入探讨了语言文字特性和认知加工过程与阅读技能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揭示阅读的认证加工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通过对国外已有研究的回顾,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其一,以往跨越语言的研究较少全面系统地考察字词识别中音、形、义三方面的认知加工过程,多集中于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方面。其二,即使有的研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大部分考察的是被试在第一语言中的表现,涉及第二语言的阅读技能发展的研究也很少,更缺乏同时考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平行发展的研究。其三,为数不多的上述研究也大部分来自于拼音文字系统之间,即便有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跨语言研究,也是以生活在国外的英—汉双语儿童为被试,而对于生活在中国的母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跨语言研究还很少。  相似文献   

12.
构建综合的社会支持网络,是保障智障儿童生活、提高智障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苏州某智障家庭机构的智障儿童为例,分别从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两个角度分析了智障儿童现有实际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三方面的情况,尝试探索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新路径,即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综合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智障青少年的肥胖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以BMI值作为筛查指标,智障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很高,且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儿童期肥胖状况严重.惠有唐氏综合症的智乔障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高于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智障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作为儿童教育改革中的新模式之一,能够很好地弥补义务教育中不能够顾及到智障儿童的局限性,因此近几年在国内诸多地区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智障儿童随班教学方面存在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我国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可行性,并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儿童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语言关键期"是儿童早期外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肯定了早期教育的作用,但对其具体效果意见不一。本文指出,我国的儿童英语教育应注重师资质量,并提出母语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力量均较智力正常儿童薄弱。通过对智障儿童下肢力量、动态平衡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分析探讨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智障儿童下肢爆发力与下肢力量显著低于健康同龄儿童,且下肢力量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强。随年龄增长,智障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及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所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下肢力量是影响智障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对智障儿童静态平衡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英语语言学习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儿童语言习得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对语言学习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语言学习社会化发展对儿童语言习得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天赋论是分析儿童语言习得特征而做出的推论,因此,它只适用于处在语言学习关键前的儿童。成人语言习得过程和儿童有本质差异,成人的二语习得与其他复杂的学习活动一样,由人生来具有的一般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决定。  相似文献   

19.
概念迁移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指一种语言中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概念范畴对另一种语言的言语行为产生的影响,是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中的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语言表层的偏误现象都能从概念迁移的视角得到认知层面更深层的解释。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然后追溯了概念迁移理论产生的思想源头,并梳理了概念迁移理论的内涵。最后从词汇层面及句法层面分析概念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表现,并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语用能力是二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语言的本源、发展及语言学习者与语言实践活动同语言环境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二语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语用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语用能力与语境的关系,从词汇、语法、儿童语言习得、二语语言技能等方面出发,就二语语用能力的语境化培养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