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体育的起源着手谈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并借用社会学原理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冲突论的视角、互动论的视角更近一步的论证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浅析体育价值观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代体育史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育价值观,这就是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和目的论体育价值观。然而,由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向目的论体育价值观的转移是一种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文章通过对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和目的论体育价值观的理解,提出了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向目的论体育价值观转变的问题,来讨论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对学校体育在价值观、教学主体地位、教学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影响,得出结论由手段论体育价值向目的论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变给学校体育带来了一片生机。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资料研究、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进行了探讨 ,认为素质教育和教学论的发展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外部原因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困惑是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内部原因。本文还对体育主体教学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对具体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与运行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休闲体育活动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主要方式。从哲学“和谐论”的视角探讨了休闲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对这种社会现象兴起的哲学根源进行透析。认为休闲体育积极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以及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论发展:反观与前瞻的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教学论学科建设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体育教学论经历了恢复孕育、探索创立、独立发展3个阶段;体育教学论学科研究的重点凸显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研究取向;体育教学论学科将在回应时代需求中形成学科视域,在批判借鉴中吸收融合不同视角,在变革实践中提升凝练理论体系,实现体育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观下的体育教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观下的体育教学论是从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出发,重新认识体育本质和体育教学,认为无论是体育创建,还是体育学习都是与社会建构相统一的过程,体育、个人、社会三者在教学中的关系应当是双向性的,并提出以“在运动中学体育”作为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7.
"体育"本体论(二)——体育概念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体育概念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实现“促进健康”、“为政治经济服务”等功能。它忽略了体育运动的执行主体———人本身,而是把人当成物,把人体的运动当成工具,完成某种目的,这是“见物不见人”。虽然体育的概念是时代的产物,客观上刺激了体育的全球化发展,但在今天它只能使体育物化、异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演越烈。体育三元论即把体育分成竞技运动、身体锻炼、身体教育三部分,从本质上说是功能论。体育概念应该反映体育的本质,所以功能论不能长期在位,而应该明确体育的本体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运用资料研究、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素质教育和教学论的发展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外部原因,学校体育教学中困惑是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中原因。本文还对体育主体教学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具体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与进行程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析体育社会现象之性质--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学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出发 ,对体育社会现象的性质进行了综合剖析 ,同时对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简要评价 ,指出体育对社会既具有多方面的正功能 ,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体育主体在体育社会中彼此发生着互动作用 ,这种互动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 ;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理论各有优势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将三种理论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阐释体育社会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之和谐论为研究视角,针对现代社会人们寻求本性回归,追求精神自由与自我完整的意识日趋强烈,对休闲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和谐价值进行探讨。认为,休闲体育的本质是和谐,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所引发的人与自然、社会等问题,表明和谐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期为正确认识休闲体育在实现人的精神与躯体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大众娱乐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本质、功能、目的之间关系密切,是以体育应然作为问题研究主线。目前我国体育价值观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梳理,故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层次、领域体系、特征分析三大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认为:(1)国内体育价值观内涵探讨主要从主体和主客体两个层面进行展开;(2)国内体育价值观的领域体系研究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工具与手段”的理性探讨,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体育价值观的多元与复合及多维与统合;(3)体育价值观特征具有主观选择性和目的导向性、稳定性和冲突性、社会历史性、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特征的个性和共性及逻辑系统性。(4)国内体育价值的多维观与国外体育传播视角下的体育价值功能论,具有相辅相成及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学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结果发现:当前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处于良好水平;价值取向具有时代特征;尽管参与者以体育的生物功能为首要目的但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参与意愿倾向于内控;不同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制度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体育制度的概念与内涵做出了充分的阐述,同时指出了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体育制度的概念系统、体育制度的规范系统、体育制度的组织系统、体育制度的设备系统,并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此外还分析了体育制度的功能:行为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体育身份在现代公民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从体育消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方式、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育参与群体方面考察社会公民的体育身份,围绕提升公民社会地位、社会参与、生活品味,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及张扬公民个性展开阐述,突出我国社会公民的体育身份认同。我们应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民体育参与;提高市场供给能力,满足公民体育消费;树立科学价值取向,倡导体育生活方式;鼓励组建各种体育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身份使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公民的认可,为推动公民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今后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近些年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综合考察,揭示了今后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规律和今后走向.对近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作一基本总结,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参考.体育学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以后,为体育社会学研究提高研究档次、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得研究课题不再局限于个人或少数人,集体攻关、横向联合将成为今后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是体育社会学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社会评价是一个新的课题.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依据体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以体育社会化为内容,构建了以体育人口、体育资源配置和社会影响为一级指标的26项三级指标的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体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益,为体育项目投资提供评价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何种关系,是体育学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问题.长期以来,学者对二者关系发表了诸多论著,这些论著中就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观点大体可分为三类:"主次论"、"冲突论"、"同一论",但每种观点均有利弊.习近平从政治家的视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作了重要论述: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之厚植基础,竞技体育可以带动群众体育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厚植"意味着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深厚基础,竞技体育必须根植于群众体育带动"意味着竞技体育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为竞技而竞技,竞技体育必须以其"先锋"优势引领群众体育发展.习近平体育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社会发展的最终本质目的阐述.要以习近平体育观为指导思想,要求我国在普及群众体育的同时,坚持与完善竞技体育,协调处理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互补、互促.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安全阀作用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在社会平稳运行中的作用,指出在竞技体育的社会效应中,社会安全阀的功能极为重要,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竞技体育通过两个途径发挥其安全阀功效:1.释放社会压力,缓解公众对原初对象的不满;2.转换释放压力的对象,并对此做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可以促进学术自由和发扬科学创新精神,增进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研究社会转型期学术失范现象,提出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的必要性。利用社会控制理论自上而下建立和约束学术诚信,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自下而上巩固和加强学术诚信,两种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稳固学术诚信体系,加强整个学术诚信体系管控,从而保障科研人员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