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太极劲两次飞跃的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劲技术的创建深受《老子》、《易经》等学说的影响,在用力方式上以收劲与透劲的一贯性为基础,经过了"松、柔、刚、分、合"五个阶段的改造后,发生了"内劲"与"内劲的分化"两次质的飞跃,达到收劲与透劲相吻接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足球运动员的劲部肌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劲部是人体中重要的部位,其严重损伤可导致生命危险,或造成终身残废。本研究对足球运动员的劲部运动8个方向的肌力进行测定和肌电图分析,为劲部的损伤预防和训练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太极拳实战中“听劲”作为研究对象,从运动生理学、运动学视角对“听劲”进行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听劲”的概念、梳理总结“听劲”的规律、提出“听劲”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太极拳实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论:①“劲”是经过系统训练而获得的具有灵活多变、整体如一、符合武术技术规律的“力”的表现形式,而“听劲”则是对“劲”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听劲”目的在于探求对手的身体“重心”和感知其动作变化路线。②“听劲”常用的方法以“触听法”为主,“视听法”为辅。综合而论,“沾连黏随”是做好“听劲”的核心技法,“不丢不顶”是做好“听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内劲形成过程中,是从柔练开始,达到经络的疏通,并通过经络功能的开发,使人体能够具备更多蓄积能量的途径,并提供了形成内劲所需的信息能量,特别是利用了经络系统对信息的敏感度,开发了内劲的节能功能。最后明确太极拳内劲的实质是太极拳对人体功能态的一种提高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陈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弹性运动的特点,身肢放长以及身肢放长的生理作用,八门劲别与弹性的掤劲,并指出在练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拳入门     
南拳是武术中一个较大的拳种,因它源流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故称南拳。解放后,随着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南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太极拳内劲的特性,对两组学生进行发力实验,发力形式以短劲为主,用美国进口等速测力仪,对受试者进行站立姿势的短距离(10 cm)前推发力实验,然后对取得的以下几个指标:峰力矩、功、功率、角度、减弱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在功率、发力移动角度上以及在力量减弱时间上都有显著差异,在峰力矩,做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对等速测力力矩/角度图形特征进行分析,显示出三大特征:即开始阶段的低平性、上升阶段的陡升性、结束阶段的骤停性。表明:太极拳劲力的能量消耗小但打击效果好的矛盾的统一;太极拳劲力遇刚则柔的柔性特征,而且柔性中具有弹性的特质;显示了太极拳劲力是开发了肌肉极致的弹性,而且在弹性中具有“听劲”的灵敏素。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南拳是我国武术套路竞赛发展中的一枝独秀,其技术特点和技术创新始终引领着竞技南拳项目的发展.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广东省竞技南拳不同阶段的训练手段进行梳理并加以分析,为培养南拳项目后备人才,提高训练质量做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南拳在我国诸多的武术拳种流派中具有鲜明、显赫的代表性,章从历史发展、技术特点、套路发展、训练特点等方面探讨了南拳竞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岭南南拳运动风格及其技理技法形成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拳派风格迥异,其技理技法也各具特色,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加以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是:岭南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和方式,促进了南拳技理技法的形成;水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南拳风格的形成;岭南民间舞蹈寓意深刻,对岭南南拳影响悠久而深远;岭南人们具备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特征,更适合从事南拳运动;岭南文化兼收包容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优化了传统岭南武术;岭南人既保守又创新的性格,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南拳的精髓,使其不失传统又富有现代发展和创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澳门庆回归《千人南拳》设计与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人南拳节目是为庆澳门回归而组织的大型表演活动。为把单纯的攻防技术动作和以个人表演为主的传统南拳提升为融武术、音乐、艺术和队形变化于一体的大型团体表演。赋予节目深刻的思想性、浓郁的艺术性、精湛的观赏性和武术的专业性。就演出人员——中学生的挑选与训练、套路的编排、服装和音乐的选定等方面进行了多方论证和反复实践。千人南拳的设计编排,为探索武术运动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去编排大型的集体表演项目做了旧有成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所创编的"情景对练式打练南拳"单练、对打套路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该授课模式整体满意度高;"打"、"演"的巧妙组合,多元化因素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团队协作的考核方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有利于掌握套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武术专项身体素质.建议借鉴"打练南拳"教学改革案例的优点,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精选代表性动作,创编内容短小精悍的单练、实战套路,来提高武术套路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科学合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人类发展科学和动作科学理论及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U12——14阶段健康个体的发展特征、采用案例教学法针对武术运动项目(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进行案例教学。综述文献概括发展特征,即,动作发展特征为基本动作技术向专门动作技术过渡,生长发展特征为男生开始突增且功能不协调、女生持续稳定且功能稳定,认知发展特征为大脑额叶仍在发展,情绪发展特征为情境性启动明显。案例教学得出发展视角下武术运动项目技能学习相关因素涉及动作约束因素、发展过程、劲力以及生物发展轨迹等特征。基于发展特征分析武术运动项目案例教学得出相关启示,即为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拓展(动作)发展科学的相关知识体系。研究结果将为一线体育教学实践提供间接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高水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平结果表明: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在南拳类项目比赛中影响到最后的总分,演练水平影响较小。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在男子太极拳、男女太极剑比赛中影响到总分;动作难度在男女太极拳和女子太极剑比赛中影响到最后的总分。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十一运周期武术套路比赛,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历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的武术评分部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量化扣分、演练水平、南拳系列的步型动作、传统套路的量化评分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为了使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更加完善,提出了十一运后修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从"孝悌"、传承、文武双修、"侠义"等武德伦理观及"蔡李佛"拳传授观,修炼之"法"与"术"诸方面对陈享武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陈享作为"继古开今"的一代宗师,其武学思想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陈享的武学思想对审视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传统南拳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肃省女子垒球四级梯队中主力投手绕环式投球动作的三维定点拍摄与运动图像解析,发现各级梯队的投手队员虽然在年龄段上有明显差别,但在绕环式投球动作过程中,不同梯队投手投球的各种运动学数据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变化趋向,表明可以从运动学分析的角度对绕环式投球进行动作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女子400m栏运动员宋英兰力量训练尝试,表明力量训练在准备期中,占总训练量的40—50%较为合理;一般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速度力量耐力、专项力量分阶段进行,有机结合;完成动作的速率在力量训练中尤为值得重视和认真对待;力量训练要科学组合,避免训练方法单调,破坏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状态空间会随之增大,甚至会出现状态大爆炸的现象,这给分析其状态转换的流程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本文探讨了一种通过把UML状态图转化为中间图TFG的方法来产生测试序列,该方法能有效降低使用UML状态图产生测试用例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