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网络负面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素质教育的滞后.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引导青少年科学利用网络;重视互联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养成道德自律;根据网络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引导网络机构和青少年增强网络法制意识,营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共建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以及内部作用机制,以道德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影响初中生亲社会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儿童忽视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以及道德自我认同量表,共调查了958名初中生。结果显示:(1)个体在儿童期间遭受到的忽视对青少年期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功能;(2)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3)儿童期间遭受的情感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4)儿童期间遭受的交流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对北京地区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的可测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得出: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学生在锻炼态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及体验逐渐加深;文化程度高的学生比文化程度低的学生更具有锻炼行为习惯、强烈的行为意向和丰富的锻炼情感体验;高中生比大学生更具有行为控制能力,在主观标准上大学生比高中生受到更多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交往行动理论视阁下,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行为戏剧化、交往过程碎片化、行为方式个体化、道德失范平民化、交往情感淡薄化等特点,由此提出改善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韩国是东方典型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礼仪之邦"和"君子之国"。韩国民众的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风度也在人们心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习和借鉴韩国的礼仪教育对于我国青少年德育,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应避免纯理论的说教,注重实践性的参与,让青少年的行为习得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摒弃"高分低德"是我们所应倡导的。  相似文献   

6.
那岚业 《职大学报》2003,1(4):89-90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此加以阐述:一、网络的发展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三、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伴随网络普及而出现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观念降低、道德分辨能力弱化、现实人际关系紧张和网络犯罪行为滋生等。为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从网络道德主体的自我审视、学校德育的改进与配合、社会力量的监管与引导三方面积极应对,寻求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面对网络社会各种复杂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时,学生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要创新信息时代学校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学生自身创新性、自主性、批判性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环境熏陶、价值引导、道德情感培养等得力举措培养并提高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选择能力,使之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未成年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调查和分析了当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最后提出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困惑与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作弊具有隐形人群较大,对作弊的惩罚预期较低;对作弊原因的归因方式更倾向于学生主体;对于作弊行为的道德属性存在分歧等特点。大学生的作弊观念反映出个体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上的新特点,结合调查分析和个体道德发展新特点,提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作弊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作者必须用疏导的方式,转变观念,树立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德育意识;加大网络道德的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运用网络功能与青少年进行思想交流;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新型的班会和课外活动,提高家长的网络知识水平和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并伴随使用互联网人群的低龄化趋势,使得青少年成为最受新媒体网络影响的群体。新媒体网络由于自身的市场化特点以及发展的迅速,其自身频繁暴露出挑战道德底线的问题,给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带来了冲击。比如,低俗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手机频繁使用下不良信息的扩散等。因此,文章通过发现和总结新媒体网络下青少年思想政治的现状,辩证分析新媒体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影响,并针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意见,旨在在新媒体网络下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道德认同问卷、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调查了G大98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期了解新疆大学生当前道德价值观认同情况和网络使用中偏差行为的现状,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和网络偏差行为存在的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情况,探索道德认同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教育手段,推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G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认同现有道德规范,表现出较高的道德认同水平和较少的网络偏差行为;道德认同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水准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青少年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不良信息的侵蚀和诸如网络游戏等诸多精神鸦片的诱惑.本文就学生与网络的关系,以及网络教育这一德育工作的新领域进行分析,提请教育界同仁和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据2001年一项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调查显示,网络有助于青少年获取大量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拓展人际交往、丰富娱乐生活、扩大心理支持等,互联网成为青少年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低龄化的网络犯罪、恶俗刺激性游戏、非正常的网恋以及网络色情、暴力、赌博等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心理健康、学习秩序、生活目标、行为方式等造成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青少年网络违法行为所具有的客体多样化、主体广泛化、侵犯公私财产和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居多的特点进行概括;进一步分析了网络道德的缺失和价值评定的错位、好奇心和表现欲的驱使、网络违法行为的低成本和低风险的促发、网络技术缺陷的“助力”等青少年网络违法行为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从心理防范、管理防控、技术防御等方面预防青少年网络违法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留守儿童理智情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中国青少年理智情感问卷》对342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且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成就感最高,探究感最低;(2)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3)留守儿童理智情感受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抚养人的影响;(4)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随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学业自评的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18.
谈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人们在是非、真伪、善恶面前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当中学生对某种思想政治倾向或道德倾向产生了共鸣,有了强烈的爱憎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追求、赞成美好的事物,反对、唾弃腐朽的事物,并适时改造自己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  相似文献   

19.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的存在基础,能够实现学生道德认知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型,进而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通过自我约束作用让学生积极遵循道德情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智育化导致对道德情感的认知不足,这就需要将道德情感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阶段,自主意识和民主行为不断增强,但他们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的限制,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和偏差,这恰好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和人生观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