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当代青年,在欣赏老舍长篇现实主义小说《骆驼祥子》时,对在把人变成鬼的社会环境下祥子注定悲剧结局表示同情的同时,还应看到在祥子身上表现出诸多的优良品质和奋斗精神,如有理想、有奋斗目标、勤劳、诚实、自动自发的工作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等等,而祥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和奋斗精神正是现代职场所特别强调的。  相似文献   

2.
细读了《骆驼祥子》,我们便很清楚知道,一个正直、坚韧、自强、热爱生活的祥子,之所以会逐步变成了一个对生活不但没有任何追求和愿望,也完全不知廉耻为何物,甚至不再有什么痛苦,只是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人世的人,是因为他生逢恶劣的社会环境,再加之他自身性格的缺陷和对生活的不正确态度,从而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当时社会中祥子式的人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3.
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时以西方悲剧杰作为范本在艺术构思、主题确定、人物配置、情节安排、写作特色等方面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作了多方面的借鉴。《骆驼祥子》在借鉴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性重构,即深刻的文化思索,意味深长的文化对比以及对《无名的裘德》之内容的再思考和平行扩充。《骆驼祥子》的创作是作家立志突破既成传统的人格特征、善于抓住素材的良好艺术感受力与通过外国文学诱因找到创作突破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重头戏,这部小说内涵丰富,生命力强。从对祥子与车,祥子与城,祥子与虎妞这三种关系的再解读中,不难发现小说所展现的农民走向城市所面临的困境,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的碰撞以及人们对情欲与婚姻的抉择诸方面,对现代生活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骆驼祥子》的故事,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去分析,把祥子看做是一个农民进城后,如何被城市腐化,身份如何转化,精神是怎样被摧垮,直至最后堕落的故事。从根本上说是这是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将其放置于新的历史时期和现代社会条件中,我们重读《骆驼祥子》会对现代农民进城问题有一点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本细读,对蕴涵在《骆驼祥子》文本中的民间和启蒙的关系以及老舍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探讨。从象征的意义上说,《骆驼祥子》有一个隐形的结构,即一个人的堕落之路,而在祥子与命运之网的搏斗中,虎妞和阮明先后充当了网上的诱惑;在作品显形层面上多层次地解读虎妞形象、祥子与阮明的关系,从民间形态和人性真实的意义上凸现了虎妞作为艺术典型的丰富内涵和不朽魅力。《骆驼祥子》后半部分在结构上留下了遗憾:老舍本身作为市民阶层的一员,在描述祥子对政治之网的冲击时超出了他的能力,尽管他对市民有着尖锐的批判,却不可能在精神上给以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骆驼祥子》老舍的著作之一,同时也是市民文学的代表。《骆驼祥子》从一个普通小市民的角度描绘了一个人的堕落之路,从民间形态的意义上凸显了文学艺术的丰富内涵和不朽的魅力。而老舍本人生于北京城下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宗月大师的帮助下才得以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有着真真切切的下层社会生活经历,因此他才能以真实的视角对小人物的小市民生活进行描述,这也使得老舍的创作在新文学史上成为了一个异端。  相似文献   

8.
虎妞作为《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之一,其具有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由于被传统封建社会家庭所束缚,导致虎妞具有较为泼辣和强势的性格,同时她又能够突破封建社会统治下的自我,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想要对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要以该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基础,还要全面了解作者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和情感,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宣泄产生共鸣。因此作者从虎妞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各种细节的描写以及人物性格的建立,塑造了一个生活状态与当时普通妇女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这样能够使作者通过对虎妞乖张性格的塑造,对虎妞敢于打破常规这种精神的赞扬,为虎妞这一形象成为文学经典人物提供了积极帮助。本文以虎妞为例,针对《骆驼祥子》中小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详细分析,为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名著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常瀚文 《职大学报》2013,(3):50-52,66
与老舍原著相比,1982年版影片《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有着颇具人情味的性格优点。虎妞形象的塑造使得影片的现实批判力度、典型人物的美学价值与思想意蕴被削弱,乃至偏离了原著的主题。这反映出现代文学名著的影像化改编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祥子有毅力、有目标,面对生活的挫折,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最终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走向精神崩溃;阿Q没有目标,更没有毅力,面对困境,自我放逐,不断运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最终因放浪,被送上断头台。他们两个是人性中两个极端的典型,是一种对立的人格,同时,他们两个人的个性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名著。小说中的祥子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和揭示人物矛盾等三方面运用了典型艺术手法。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血腥罪行,展现出一幅复杂而又广阔的社会图景。祥子的结局,无疑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逻辑的必然归宿。而祥子“这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去,与老舍先生对人物典型化特色的运用绝对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后殖民翻译理论根源于后殖民理论。其关注强弱文化和权力差异在翻译上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讲,西方文化代表强势文化,而东方文化则是弱势文化。来自强势文化的译者往往会对原著进行重新"解读"。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骆驼祥子》就不幸"遭此劫难"。在美国人伊文·金的译本中,文化霸权现象多处可见,过度使用归化策略造成文化大量流失。本文以《骆驼祥子》伊文·金译本为例来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3.
老舍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塑造了一组从乡村闯入都市的人物形象。祥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员,他同这些人物一样,怀着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以一种决绝的精神,抗拒都市文明的改造和同化。在这一场人与城的争战中,他们的结局,只能是返回乡村或沉沦于城市。本文通过以《骆驼祥子》为例,分析老舍笔下人与城的关系冲突以及人与城之间矛盾的结果,阐明老舍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古典文化主义立场和他反城市、反现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学者对悲剧的讨论,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大团圆"结局。如果将悲剧划分为深层悲剧和浅层悲剧,就会发现中国古典戏剧中确实存在着悲剧。简要梳理中国近现代学者关于"大团圆"的讨论和西方学者的悲剧人物观,分析深层悲剧和浅层悲剧的本质、特征和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悲剧对中西方民族思维和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骆驼祥子     
海燕 《阅读》2023,(35):58-59
<正>《骆驼祥子》是凌子风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并导演的一部影片。小说则是老舍的名作,它写于老舍创作鼎盛期的一九三七年,曾被人誉为老舍在“前进道路上立下了一块里程碑”。老舍曾明白地宣称,他所要观察的,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车夫的外表上的一切,都必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源。必须找到这个根源,才能写出个劳苦社会。这也就是说,作家是企图通过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写出他心目中的“劳苦社会”。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早期话剧运动中出现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社,春柳社上演的剧目具有浓厚的悲剧特征,表现在为非常注重悲剧情境的渲染,以突出全剧的悲剧情调;重视悲剧冲突的设置,以展现人物命运的离合悲欢;在结局的处理方式上,打破了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采用西方悲剧中“一悲到底”的结构方式,以追求悲剧效果的惨烈性。春柳悲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戏剧已经初步确立起了现代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现代小说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悲剧理论家。将鲁迅小说置于他的人生悲剧理论之下考察,可以发现鲁迅小说集中有部分作品能够称为悲剧性小说。从悲剧人物、悲剧结局、悲剧根源和悲剧取材角度解读鲁迅的小说,可以加深对鲁迅小说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命运导致悲剧,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悲剧,总之,人类命运的主旋律似乎就是悲剧之歌。因此,尽管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们早已建立他们各自的悲剧体系,在悲剧的论坛上似乎早已无话可说,但笔者在此还是忍不住要再谈悲剧,因为:悲剧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悲剧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释了悲剧的理论,他对悲剧的情节似乎"情有独钟",将其列于悲剧六大元素之首。《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亦是著名的悲剧。本文将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对《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加以分析,试检验情节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