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是实现"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路径。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价值取向与策略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据此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策略。研究结果将为政府部门和体育社团等相关主体加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推广,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军团在奥运赛场取得的骄人战绩带给国人的惊喜无以复加。许多人开始沾沾自喜,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体育强国。然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诸多方面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只是具备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清晰地表明:中国"绝非体育强国"。要真正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跨越,这条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学者对"体育强国"的界定。分析了金牌折射下中国体育的硬伤,指出已经成为金牌大国的我们与体育强国相比,缺少的是体育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入手来讨论如何从金牌第一的竞技体育强国向真正的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4.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初步回答了体育强国的概念、基本内涵、建设目标、任务和关键点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旨在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和施策依据。研究认为: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必须基于国情和体情,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都是相对的概念,是中国体育全面实现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发展阶段;体育强国有体育自身发展和体育促进发展等两个相互联系的维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强国体育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育是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为全面完成体育强国的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需相应地设立3个阶段的建设奋斗目标;围绕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体育必须努力完成创建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等6项建设任务和把握好牢牢锁定全面实现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等8个建设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体育强国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体育强国战略为目标,为进一步明确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和目的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强国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强国的评价框架应包含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四个结构体系,实现体育强国战略是我国体育发展的目标层,体育软实力和体育硬实力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准则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发展的要素层;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涵盖2个以及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的体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权重赋值和部分指标内涵释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以20世纪80年代“世界体育强国”战略提出为背景,叙述社会公众与政府双重主体互照下对“强国梦”的希望与争论,以体育文学作品为载体分析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社会评价。研究发现,“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在全社会引发激烈讨论,文学界掀起第一轮体育文学创作热潮,指涉中国体育发展的成就与贡献,困境与矛盾,以《中国体育界》和《强国梦》最具代表性。围绕体育强国发展目标与策略,两部作品集中反映社会在体育强国的内涵理解、发展理念、实现路径、记忆建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观点争鸣。两部作品存在相辅相成的同质性和相反相成的异质性,共同记录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全貌,同时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形象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要实现中国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不仅需要国家经济、科技等强大的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积淀。深入剖析和研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先决条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自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深层内核,体育强国是文化自信的体育展示。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强国内涵及外延进行梳理;引入体育综合实力对体育强国研究意义及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对综合国力进行度量历程认识和分析体育综合实力要素构成,并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研究认为:宏观层面"中国体育强国""动态发展符号体"综合实力指标体系涵涉大众体育实力、竞技体育实力、体育科教实力、体育产业实力四大体育硬实力和体育文化实力和组织执行实力两大软实力,可分为资源性实力与操作性实力两种类型。从微观层面对每一指标体系进行建构及解构,力求对我国"体育强国"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在建设"体育强国"大背景下,高校体育出现了"学生体质下降、学生运动兴趣与习惯脆弱、高校与职业体育严重脱节、学生体育深度素养严重不足和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错位"等问题。通过论高校体育与"体育强国"的关系,以及高校体育内部诸要素关系,得出高校体育今后发展应加强"确立课程的教育属性和功能,明确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试验体育社团性质的准实体化与运作的准市场化,深度挖掘高校体育文化"等工作,这些正是体育强国前进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先导性部分,是引领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示范性内容,也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围绕竞技体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意蕴、历史成就与战略优化展开系统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竞技体育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国家政治需求导向功能的竞技体育在服务大国外交、展示国家实力、重塑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伟大成就。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竞技体育新的使命。竞技体育要紧密对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需要,优化战略路径,拓展功能价值,通过积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国际体育影响力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借助国际政治的主流理论分析制约我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要素。认为要提高一国的体育国际影响力,应从国家实力、国际制度、国际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在结合中国体育实际的基础上,指出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需要促进中国体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体育实力;需要积极参与和创设体育国际制度;需要丰富与适应国际体育文化和观念。  相似文献   

12.
职业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高级形态、是大众体育的助推引擎、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职业体育更是一国体育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中国作为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大国,没有理由不发展自己的职业体育:职业体育是一国体育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是当前突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天花板"的必然选择;职业体育是激活群众体育的高效催化剂;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是做大做强项目产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发展职业体育是应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全球扩张的现实需要;发展职业体育是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健儿在世界各大体育竞技比赛中创造了大量辉煌的战绩,也赢得了相当多的荣誉,业余体校作为我国三级训练机制的中间力量,一直担负着选拔人才,基础培养,以及向上级输送的重要任务。我国业余体校教练员的科研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影响业余体校教练员科研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教练员自身的先天因素,业余体校科研发展水平的硬件条件以及软件条件。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业余体校教练员科研水平的一些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传统的轻视态度,其次要从制度上对教练员的科研的上进心加以鼓励和保护,同时要构建一个为教练员科研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强化教练员的知识能力和科研水平来最终提高教练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徐镳是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经过一生的体育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丰富的体育思想,包含体育爱国思想、学校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体育事业发展思想、体育院校办学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等丰富内容。他的体育思想时至今日,对我国当代体育事业有关方面工作的开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简述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照当前体育发展的现状,从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认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等方面,比较全面分析其思想当代价值,更好地展现其体育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体育举得的辉煌成就,同时,我国体育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确立了建立体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体育设施、综合因素等多方面明确地方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初步提出建立省(区、市)体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今后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体育服务内容建设和体育活动组织完善视角,对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路径进行探析。研究发现,丰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内容,增加社区体育活动数量,打造社区内特色精品体育活动项目,创新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简化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流程,能有效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在社会性体育发展的财政投入有限和人力资源短缺及体育发展制度受限的情况下,加强体育服务内容建设与完善体育活动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及提升公众满意度的良好路径。研究旨在为构建一个符合公众现实体育需求、优质高效与惠及全民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公共服务与公共伦理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即公共利益。公共伦理是体育公共服务实现的保障机制。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的公共伦理缺失,带来了体育公共管理主体行政责任的缺失、体育公共财政管理不当、体育公共决策失误以及社会成员缺乏公德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体育公共利益,影响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因此,以公共伦理为视角分析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木桶理论分析我国体育发展现状,找出在建设体育强国道路上的缺点与不足,探讨木桶理论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启示,在实践中解决“短板”问题,完善我国体育体制,为其向着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缓解乃至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我国大力发展民生体育。在讨论和分析了民生体育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和探讨了我国民生体育建设和发展中的经费投入、国民体质监测、社区体育、监督和保证体系及场馆开放等关键问题,冀为我国发展民生体育建设献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与演绎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各自特点进行比较,深入分析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交互发展的潜在优势及现存障碍。研究认为,从职工体育和社区体育各自特点来看,二者在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功能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交互发展、共同繁荣的内在潜力。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交互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在优势,社区体育是职工体育发展的有效补充;职工体育能够进行影响和促进社区体育发展。但是二者交互发展也存在现实障碍:理论认识成为二者交互发展的一道明显屏障;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功能上的障碍;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仍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交互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