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近年来,龙江森工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全面树立大生态观念和"保护生态、热爱生态、珍惜生态、建设生态"的全民共识,形成了"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缺绿补绿、立体造绿、完美塑绿、全民护绿"的热潮,把美丽的林区打造  相似文献   

2.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文化,积极构筑五大基层文化体系,让林区职32群众共享生态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3.
海涛 《生态文化》2013,(1):2-F0002
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辽宁省从创建省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入手,通过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把生态文化建设引向深入。由省林业厅与省教育厅,文化厅、团省委和精神文明办联合发起的省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今年他们从申报的24个单位中筛选出6个单位,由省"关注森林"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组成考察组,分别对这6  相似文献   

4.
苏为民 《生态文化》2011,(1):F0004-F0004
近年来,龙江森工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全面树立大生态观念和“保护生态、热爱生态、珍惜生态、建设生态”的全民共识,形成了“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缺绿补绿、立体遣绿、完美塑绿、全民护绿”的热潮,把美丽的林区打造成了龙江知名的生态园林城,基本实现了“让人人生活在公园里”的生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森林文化概念的提出和以森林文化为主体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提出,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对林业和生态建设认识上的一次升华,是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和世界林业发展的潮流。关注森林文化,发展森林文化,建设先进的森林文化体系,是实现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文学,是地球人类在切实地认识感受到自我生存环境危机发生之时,所醒悟和开始的一种生态文学追求表现。是现实前沿文化开始和发展的个性表现。森林,林区,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滋生延宕和表现对象,很多的有关人类生长、活动、发展和建设的话题都曾经与森林发生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人类开始与森林接触的那一刻起,森林、林区文化也就已经开始了。此前,不管像缘木取火、摘果狩猎、伐木架屋、植树求利等等相关林业的人类活动,都会蕴含  相似文献   

7.
繁荣发展森林文化,是林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打造森林文艺劲旅是加强林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问题先后作了上百次的批示和指示。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四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即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这既为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林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脚步,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相似文献   

9.
刘道明 《生态文化》2008,(1):F0004-F0004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拥有亚寒带最后一片明亮针叶林自然景观,森林资源丰富,旅游风光亮丽。近年来,公司把发展森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探索点,持续开展了“塑森林之魂、唱森林之歌、树森林形象、兴森林文化”系列活动,用森林文化美的效应,熏陶感染职工。  相似文献   

10.
晨宇 《生态文化》2007,(1):44-45
2006年生态文化十件大事,日前由《生态文化》杂志21位编委投票选出。这十件大事是: 1、许嘉璐副委员长撰文提出森林文化体系应成为中国林业的第三大体系。2006年10月出版的第五期《生态文化》杂志发表的许嘉璐文章,首次提出森林文化体系应成为中国林业的第三大体系。该文指出,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建设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应该成为林业建设的“第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2014,(3):F0002-F0002
今年1月,央视《绿野寻踪》栏目在中国北部最寒冷的季节(零下30多摄氏度),走进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的莫尔道嘎林区采访拍摄,引导孩子们了解认识冬季的大森林,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伊春林区在生态文明建没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抓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以节约资源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弘扬林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旋律,引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抓平台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抓资金投入,相继建成一批标志性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云南省林业文联以建设"森林云南"为主旨,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2010年全省林业干部职工创作生态文艺作品300多件,组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文艺采风等1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有力地讴歌了云南林业干部职工改革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宋扬 《文化学刊》2010,(5):72-75
"突破辽西北"战略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提出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之后,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将生态文化建设放在"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首要位置,既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辽西北地区在观念转变、体制创新、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具有自身的发展潜力,这些都为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林业对于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林业生态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并对林业文化建设促进林业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地方林业部门的生态文化宣传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化建设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来源于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又对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引领、指导和支撑作用。近年来,湖南林业围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一、加强研究,探求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目前,国内虽然围绕生态文化作  相似文献   

17.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广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整个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区域性落后、交通闭塞不畅、专业人才匮乏以及总体规划编制缓慢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交通先行、加强非遗专业型人才培养、协同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健康养老产业"等路径选择,期待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文化的内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森林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城市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关于城市中保护和建设森林以满足城市和谐发展和市民健康需要的文化。其内涵包括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即城市森林物质文化,城市森林行为文化,城市森林制度文化和城市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2013,(4):F0004-F0004
延安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目标的重要举措,实行全市总动员,紧紧围绕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林业管理信息化"六大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延安的城乡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延安正按照"一核、两屏、四区、六  相似文献   

20.
正《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