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 24 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曰”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2.
《大学》统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庄子·天下》篇对墨家学派进行了多方面的评点,具体评述了"非乐""节用""自苦""后世弟子倍谲不同"等主张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得出"为之大过,已之大循"的结论。《天下》中对墨子个人的评论"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存在明褒暗贬的意味。《天下》中对于墨家学派的评论是以"道"为参照的,即是以道家的原初性理念为依据,得"道"才能算是至境,自然就会主张顺应自然、遵从本心、无所凭借、顺"道"而为,所以最后才会认为墨子"才士"也,对他的"才"因不得道而无法施展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道德经》视野下分析哈代短篇小说《西波利村探险记》中蕴含的老子教育思想,探讨哈代与老子共同的有关世人修身养德的教育思想。研究发现,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主人公斯蒂夫在探险过程中成长为"唯道是从"的英雄人物,并将"与道同德"的圣人形象具体化为人物"失败者",以体现圣人对世人的引导作用。哈代在这部儿童小说中所表达的道德教育寓意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强调精神文化交往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体系",即社会需要是推动精神文化交往的重要内在动因之一。大众传媒产生且具有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特殊功能,成为精神文化交往的重要外在动因之一。墨学科学人文精神和治国理政思想满足当前科技创新精神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现代传播媒介发展有助于推动墨学文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墨子"尚力而非命"的观点,强调人们通过劳动和进取获得生存的态度,反对"听天命"的人生态度;墨家道义高于一切、为义可视死如归的生死观,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品质;墨家通过信鬼神来实现治国利万民的做法值得肯定,对当代人的死亡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本文从墨家思想出发,具体探讨墨家的生命观、生死观、死亡观,进而探讨其对当代中国人死亡意识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24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日"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作为一部根据民间流传的取经故事而写成的经典小说,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不仅具有时代烙印,也有作者的思想痕迹。其以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四个师徒形象——唐僧品德高尚、孙悟空本领高强、猪八戒庸懒幽默、沙僧任劳任怨,并以"德者居上、能者居中、庸者居侧、劳者居后"的组合方式安排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得正果。文章通过对《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及组合方式进行分析,阐述了作品中"以柔克刚"和"以德服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庄子》中论及"寓言"概念的《寓言》与《天下》两篇,疑皆非庄子所作。寓言在《庄子》中的作用,亦非如《寓言》篇中所写般是为使读者更加信服。而是因为庄子认为"言不尽意",所以需要借助寓言以构建事象,通过事象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关雎》一篇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三家诗中的鲁诗学派对于该篇诗旨的阐释更是引起了不少争议。从字面上看,鲁诗学者将《关雎》诗旨解释为"刺康王",但通过参考齐、韩两家的解诗倾向和分析鲁诗学者解《关雎》的相关史料,可以发现其本质应是"美文王"。参考鲁诗学派和西汉统治集团的密切关系及西汉统治者的"君权天授"思想,可以得出结论:鲁诗学者解《关雎》而"美文王"应是为了发扬文王所代表的"君权天授"思想,证明汉代政权建立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帮助统治者巩固政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阳明心学将宋明理学在心性领域的探讨推进到精微的地步。王阳明的理论建构,基本上是围绕其对《大学》的诠释进行的。阳明以对朱子《大学》新改本及其"格物说"的批评为起点,逐步建立起其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以心性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和本体工夫合一为导向的心学思想体系。而阳明心学思想的顶点及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通过对阳明的《大学》诠释和其思想建构脉络的梳理,我们得以理解以《大学》为核心的四书诠释如何影响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进程,以及宋明经学与理学互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经典中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学界对于《周易》思想探讨已久、成果甚多,但很少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系统论述,而"气"的思想在《周易》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意涵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阴阳二气""精气""气之感应"三个方面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逯宇 《职业圈》2008,(20):1-2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不仅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而且其中的经济思想已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文章从伦理的角度对社会分工观、财富观、贸易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分别指出了三者对当代经济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其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伦理幸福观。费尔巴哈对于"爱"的认识,与儒家的"泛爱众"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而费尔巴哈对于生命存在的突出强调,也与儒家"仁爱"中的修身思想同根同源,但是,费尔巴哈的伦理观是局限的,他对于"爱"和"道德"的认识,只停留在直观与表面上,从而导致他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5.
论《西游降魔篇》的狂欢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周星驰电影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而"无厘头"风格所呈现出的狂欢化色彩恰恰契合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以周星驰最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为例,分别从诙谐性语言形式、"加冕——脱冕"、颠覆性、性的自然性四个方面来看周星驰电影的狂欢化色彩是怎样表现的,也正是由于其叙事上呈现出的狂欢化艺术症候,使得周星驰的电影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雅、颂部分,有很多歌颂文王之德的篇章。"文王之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文王卓越的治国及军事才能;家庭美满和谐,子孙福禄厚泽;招贤纳士的人才眼光;高尚的修身品格。本文结合《诗经》中具体篇章,解读雅、颂部分所歌唱的文王之德。  相似文献   

17.
服饰最初是遮羞御寒的物品,随着人类的发展,服饰逐渐演变为具有社会审美功能的符号。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其诸多章节都涉及对服饰的讨论。《雍也》篇里孔子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审美理想,并提取出服饰之"文"与服饰之"质"的关系命题,由此将服饰的审美理想由外在的形式深化到伦理道德层次上的"尽善尽美"。从《论语》一书可窥探出孔子对服饰文化的高度重视及其伦理化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老子》第十七章中,宣扬的为政治世之道是"太初"之道。而"太初"之道又可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道治天下、德治天下、刑治天下和暴治天下。准确理解"太初"的政治理想,对研究老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波 《文化学刊》2015,(3):137-138
李白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除了诗歌,李白的辞赋同样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李白现存古赋八首,除《剑阁》《明堂》《大猎》为大赋之外,其他五篇皆为抒情小赋,其抒情小赋以"时间"和"生命"为主题,既与抒情小赋的传统继承有关,也与他个人的生命意识密切相关,表现了李白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与李白诗歌中超越时间和生命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经历过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治乱兴衰。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不仅是每个从政者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所应关注的问题。周溯源博士著《千年忧思》,即《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治乱兴衰思想论纲,》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