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自2009年底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切实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和《南京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和抓好创森各项工作落实,全市创森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多年来,南京市紧紧围绕“绿色南京”战略目标部署,坚持以大生态定位、大规划布局、大工程推动、大手笔投入,持续快速推进绿色南京建设,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动暨原山林场20亿元投资项目奠基仪式近期在山东省原山林场举行。据悉,今年淄博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制定了总体规划,并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复。计划利用3年时间,建设城郊生态园林区、南部山区生态防护区、北部平原农田生态防护区、路域生态保护区、水域生态保  相似文献   

3.
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化繁荣的现实体现。随着创建"森林城市"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不断探讨、寻找和创新理论根据,宣传扩大森林城市的影响,成为了创建"森林城市"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必然选择。为此,《生态文化》从本期开始,特开设了"森林城市"专栏,宣传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探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并进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湖北省成功承办了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武汉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湖北省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2011年,宜昌、隋州两市通过扎实的创建工作,成为湖北省首批省级森林城市。2012年,襄阳、荆门、成宁等市提出创建申请,湖北"创森"不断兴起热潮。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关注森林活动高度重视,提出绿色发展、绿色城市的创建理念,并把创建森林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湖北  相似文献   

5.
英航 《生态文化》2013,(2):17-18
祁门县是安徽省黄山市今年唯一一个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全县干群鼓足干劲、奋发作为,积极投身绿化造林,全面推进全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祁门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祁门县拥有林地面积19.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5.79%,活立木蓄积量999.6万立方米,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112万亩。初步形成了山水林地为依托,城市公园、绿地为主体,道路绿化为支撑,小区绿化为基础,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对照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目标要求,祁门县制定和完善城市森林建设发展规划,力争到2016年全县新增森林面积3.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成功争创省级森林乡镇5个、省级森林村庄20个,创建森林长廊示范段20公里,林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  相似文献   

6.
10月11日,郴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暨三年城乡绿化攻坚工作推进大会擂响了郴州市创建森林之城的战鼓。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在会上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创建"森林郴州"的进军令,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建设,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向力力指出,建设森林城市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郴州市要重点抓好"郴资桂—郴永宜"城镇群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7.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南接江西省赣州市,北临鄱阳湖。抚州历史悠久,自古文风鼎盛,名贤辈出。2011年,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以“保护森林资源,建设宜居抚州,促进绿色增长”为主题,以实施“六大绿化工程”为抓手,遵循“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健康、幸福”的理念,坚持领导牵头、城乡互动、部门联动和全社会参与的建设机制,构建了“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网络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绵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重点打造"八大工程",即城区森林建设工程、水系林网建设工程、城郊森林建设工程、绿色家园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城乡道路林网绿化工程、城市周边集镇绿化工程、特色精品亮点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其中,到2015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以上,建成区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织部分,发挥森林生态体系在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容量中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森林建设.2004年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有力推动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有效载体,中国的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赢得了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森林城市建设的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0.
孙阁 《生态文化》2015,(3):15-16
2009年底,石家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启动了“六城同创”工程。森林城市作为一项重要创建内容,吹响了石家庄向荒山要绿,走生态与民生共赢共建之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号角。为了让石家庄大地尽快绿起来,让广大林农果农尽快富起来,石家庄市干部群众通力协作,自我加压,让绿色与城市建设同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并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  相似文献   

11.
<正>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5A级景区的城市。2014年8月,张家界市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构建"一区二沿三带四片多点"的森林网络空间格局,并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攻坚工程、森林文化建设等9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9.62%,旅游与生态宜居绿色家园的梦想正在不断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无锡把"建设绿色无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提升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综合治理太湖的关键措施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围绕"创新理念、增加绿量、生态修复、强化管理、多出精品"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创森"花絮     
举办"创森"有奖征文和摄影大赛 为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威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广泛动员和组织市民参与创建活动,威海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威海日报社等新闻单位联合举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奖征文和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2014,(1):F0004-F0004
广东省东莞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努力建没“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的美丽东莞,通过持续推进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2014,(3):F0004-F0004
惠州地处广东的东南部,毗邻香港、深圳、广州,风光旖旎,山川秀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惠州市通过实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十大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惠州,勾勒出“一道、二区、三园、四带、多点”的城乡森林覆盖模式,建成了“山环水绿,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是我国褒奖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与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杭州地处东南沿海,是浙江省的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2005年以来,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杭州市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强化了举措,实现了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7.
卢更生 《生态文化》2013,(2):F0002-F0002
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绿色镇江"建设,加快提升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至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8.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2009年开始,晋城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以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强市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绿化和发展林业富民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目前,森林覆盖率达39.2%,中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2014,(4):F0003-F0003
2013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崇左市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以打造“边城山水秀、崇左天下美”国家森林城市品牌为目标,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造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2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4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3平方米,村屯林木绿化率达到28.5%,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76%,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20.
雄诚 《生态文化》2013,(2):18-18
山东省滕州市近日召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汇报会,听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滕州市委书记董沂峰在听取今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计划后指出,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实施京台高速绿色通道提升完善暨沿线可视村庄绿化工程,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对林带绿化缺株进行补植,确保树木成活率,构建“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格局。要加强乡村道路及东木路绿化工程建设,栽植青桐、杨树、松树等。关键节点注重与紫薇、木槿等合理搭配,形成色彩鲜艳、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立体景观效果。在木石镇笃山口区域等破损山体治理工程中,要多栽植爬墙虎、侧柏等,增加植被覆盖率,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