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位朋友问我:"白居易在生前就知道自己在日本很火吗?"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要分好多层次来解答——白居易生前,他的诗歌就被传抄到日本了吗?白居易知道他的诗被传抄到日本了吗?白居易生前已经在日本火起来了吗?白居易知道他在日本很火吗?中国导演陈凯歌曾将日本著名作家梦枕貘的作品《妖猫传》搬上银幕。在梦枕貘梦想中的大唐盛世,有两位主角穿梭其中,串起了一个关于神怪的故事。其中一位是日本著名的"弘法大师"空海,而另一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豪白居易。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在浙江长兴派赴日本等国的近两千名研修生中,31岁的李云兵有些特别.这"特别"不是他有怎样的"背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也非他有怎样的高学历,2005年3月他与其他14名老乡赴日本名古屋市郊的津田工业有限公司研修时,也只初中毕业……在日本研修三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也未向父母寄回多少钱.甚至去年底完成研修生学业从日本回来,他也没向父母"上交"一分钱,而同回的伙伴们,一般都有30多万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德川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黄金时期.在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260多年中,儒学始终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朱子学派、阳明学派到古学派,该时期,日本儒学各派充分吸收中国儒家思想精华,并结合日本社会、文化特点,推动了儒学东渐后的日本化、本土化进程.从伊藤仁斋的"尊孟论"到荻生徂徕的"轻孟论"乃至太宰春台的"批孟论...  相似文献   

4.
正从1983年8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推动成立的"迈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恳谈会"发表的《迈向21世纪留学生政策之提言》开始,在日本逐步推行教育国际化政策这一背景下,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快速增长。一般来说,在日华人主要包括华裔日本人、留学生、就学生、研修生、中国游客等多种身份形式,而留学生是在日华人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尤其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中国改革开放后,作为第一代新华侨、新华人的赴日并居留者,多数是通过留学后在日工作而居留日本的。伴随着中国人留学日本的高潮,19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大众传媒开始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5.
潘跃勇几年前是一名下岗职工,然而几年后,他已经开始运作全国规模的民间连锁图书馆,一条"书香经济"的财源被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6.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1918-2007):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钱德勒1918年生于美国特拉华州。"二战"期间,他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5年。他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自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后,他一直在那里工作,直至近80岁退休。2007年5月9日,钱德勒逝世,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7.
著名企业家本田宗一郎,是日本汽车界的创始人之一.其所创立的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公司生产的本田汽车同样享誉全球.作为整个日本的传奇人物,本田宗一郎被赞为"日本的福特".  相似文献   

8.
有着"日本战略之父"之称的大前研一是国际著名的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系,之后获得东京工业大学核工业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业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长、公司董事、国际著名企业顾问,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忠 《文化交流》2012,(10):1-M0002
8月18日,"大美不言——祝大年画展"在杭州西湖边的浙江美术馆开幕. 已故的祝大年先生是浙江诸暨人,上世纪30年代先后在国立杭州艺专、国立北平艺专学习,曾留学日本.在60多年的艺术活动中,他在装潢、壁画、工笔重彩、特艺、雕塑等领域都取得杰出的成就:《森林之歌》是中国壁画艺术的里程碑,工笔重彩直追古人,钢笔画独树一帜.吴冠中先生对他推崇备至,称"中国有个祝大年",艳花高树,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0.
徐耀庭,原《人民中国》杂志社副社长,近六年以 来,他一直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做新闻官。在此次“中 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系列活动中,徐耀庭以对 新闻业务的了解以及娴熟的日语成为了一员干将,尤其 是在布展现场,他质朴的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2005年10月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 国神社,记者在北京一些报纸上看到日本65%的媒体都 对此持反对态度,而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在日本工作了多 年的他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哪些深入思考?在与国内战友 重逢时,他被哪些人和事“碰撞”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他对我们的对日宣传工作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带着一连串 的问号,记者与尚在东京的他连线了两个小时,在电话线 这端,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外宣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