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子学院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学院自2004年设立以来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在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开始,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地先后成立了数百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世界面前,使各国人民在自己国家就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和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孔子学院是在受到世界其它国家设立的驻外文化机构的启发,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设立的,这样可以扬弃国际上已有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管理机制和传播战略,突显出出孔子学院的中国特色。同时,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广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当今,互联网掀起世界文化融合与变革的时代,网络对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巨大的重塑作用。紧跟网络技术革新的步伐,搭建系统的、符合传播规律的网络传播体系,是构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最早也最具规模的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网站中国文化网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国内外文化网站发展趋势,探讨当下如何在国际互联网时空中,搭建专业的中国文化网络输出平台,推广崭新的中国文化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认同中国的文化与价值理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当前出现的种种困境,我们要围绕"三力",扎实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即保持高度文化自觉,加强国内文化建设,增强文化感召力;挖掘文化核心价值,塑造中国精神,增强文化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要求。这为在新征程中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上,国内外各界嘉宾围绕“和合文化与促进共同发展”分享思想观点。大家一致认为,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式世界经济以及世界各国实现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德宁 《文化学刊》2015,(4):163-165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兴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借鉴世界各国积极正面的文化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12,(5):14-14
陈娜在《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从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离开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自己的文化,是不可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也不可能成为处于世界主流地位的文化的。当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海外传播中,文化符号给受众留下直观印象,传播文化内涵给受众带来中国文化认知上的改变。现阶段借助海外栏目的品牌效应,制作、传播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是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受众从了解文化符号上升到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是认同中国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拥有独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资源、庞大的海外华文网络和华文媒体资源、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的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资源。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国际文化传播逆差严重、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存在文化认同危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等。究其原因是全球化的深入、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国际交流中文化竞争的内核.对中国来说,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推进世界文化影响力,打造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格局,是强化汉语国际交流地位的重要前提.目前,对外汉语教育和孔子学院是国际交流中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产生影响的重要环节.在文化建设与国际交流中,二者发挥显著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传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熊猫借助“熊猫外交”与“熊猫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来看,中国以大熊猫为媒介建构出以“萌文化”为基础、中国文化为核心以及“和文化”为灵魂的“熊猫文化”内涵;针对目前熊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消费色彩浓厚和泛文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需要国家牵头,多方合力,重视熊猫文化研究和熊猫IP打造,加强国内外传播力度,以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2011,(7):F0003-F0003
为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向世界说明中国,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与融合,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将于2011年9月23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论坛将就提高中译外翻译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翻译质量、加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等方面进行研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将在论坛期间举办“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暨资深翻译家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语义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金智 《文化学刊》2011,(3):111-113
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社会产生的节日,都带有强烈和鲜明的文化语义。同一般语言符号语义的变化一样,传统节日的文化语义也会随着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发生变化,产生语义转移现象。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语义特点,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语义如何从民俗语义发展成为国俗语义,进一步发展为普世语义。文章还探讨了与世界分享中国传统节日的可能性。作者主张近几年提出的"文化和谐论"来看待节日文化跨民族、跨国境的现象,同时提出应该充分利用节日文化的语义变化的特点,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语义进一步明确化、抽象化乃至单一化,以便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与我们分享过节的各种不同情感。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不带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普世文化价值,是有可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群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不断合理化,并为中华民族创造更多更为合理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1,(2):184-184
李雪涛在《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有很多现象表面来看是中国与西方的问题,实则是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换言之,许多看似地域上的不同,实际是时间上的错位。因此。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顺利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中国文化的形态,应当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言论集纳     
中国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倡导者、践行者。中国文化自古遵循"和而不同",就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互相沟通和交流,达到和谐共处。在保持中华文化自身特性的同时,我们注重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积极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方文化的翻译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确、规范地翻译地方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是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该文从大庆地方特色文化词汇日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译者如何结合日语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合理利用翻译策略将地方文化词汇...  相似文献   

18.
如同许多国人一样,笔者确信中国文化是一坛上好的“千年陈酿”。但是,在这个“五味杂陈”或“诸神争霸”的世界上,要做到“千年陈酿”的“开坛万里香”,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费思量,其中关键的一点,恐怕在于领会和掌握“自愿”和“平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多元文化的展示与交流"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落幕不久,世界的目光又将聚焦上海。500多天之后,在黄浦江畔,将举行世界顶级展览盛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20.
正在海外传播中,文化符号给受众留下直观印象,传播文化内涵给受众带来中国文化认知上的改变。现阶段借助海外栏目的品牌效应,制作、传播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是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受众从了解文化符号上升到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是认同中国文化的前提。本文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的一档美国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及上海外语频道ICS改编版《极速前进:冲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