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8年,于中国武术而言,注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头。尽管武术未能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毕竟,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正式举办武术比赛,这无疑会对武术这一古老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武术会与西方的奥林匹克实现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对接,这也是我们所有武术人为之期盼的一次盛举。  相似文献   

2.
伴随中国2008年申奥成功,中国武术运动正面临着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国内各省市均对武术运动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对黑龙江省2005年青少年武术比赛中,运动员的套路编排及场上套路完成情况的分析,研究黑龙江省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术及奥运会发展现状及关系的研究,分析当前武术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利"与"弊",提出当前为进入奥运会而改变武术的本质,既不利于武术项目本身的发展,也不能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武术进入奥运会时机尚未成熟。虽然中国武术只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非正式项目,但北京奥运会给武术提供了绝好的推广机会,借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传播环境和机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武术的全貌,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未来武术的推广,必须还武术以本来面目,完善武术自身体系,以教育为前提及多层次武术形式并举。  相似文献   

4.
武术入奥并非武术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勇  卫京伟 《体育学刊》2006,13(4):66-68
中国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从起源或发展轨迹、民族性格和哲学思维,或是从具体操作看,都是两个难以相容的主体,北京申奥成功与武术入奥、武术发展并不能画上等号,为求进入奥运会而削足适履的武术项目不利于中国武术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武当》2005,(12):27-27
一夜之间,中国武术人似乎经历了两种感觉。喜的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日前已经肯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举行武术比赛。忧的是,罗格又同时表示,届时武术比赛的全称是“北京2008年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华武术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瞩目。而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竞技项目,它融入西方人注重的人体外在动作的竞技特点,又继承了东方人注重内在精神的文化特点。因此中国武术要推向世界,走进奥运,就必须对中国武术进行改革和规范,响应奥运精神,走竞技之路,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国际性的武术比赛,以竞技武术为龙头和当今国际竞赛制度接轨,使中华武术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7.
正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协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联合会、中国公益总会等单位主办,镇江市润州区体育总会、镇江市武术协会、镇江华东武术馆承办的中华艺术环球武术比赛暨武术与健身论坛交流大会,日前,在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隆重举行。中国武术名家武术九段钱源泽、武术八段仇志刚、龚传仁等省、市领导、嘉宾以及运动员约750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重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虽然未进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但“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要想让武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推出最具代表而又适合奥运赛事的武术运动形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现状,研究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国武术的组成部分,进入奥运会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进入奥运会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志泉 《武当》2008,(6):4-5
传统武术即中国武术,要国际化推广,必须能让世界接受,能进入奥运。中国武术为什么不能成为2008北京奥运正式比赛项目?有关官员说:“各国的武术比赛规则不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这说明作为武术运动领头羊的中国,没有尽到责任,拿出世界统一且欢迎认同的武术比赛规则,没有找到武术比赛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守卫中国武术发展的技术底线:打练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打和练是武术发展的技术底线.打、练的分离,使武术所具有的体育功能在逐渐增强,而蕴涵的文化功能在不断减弱,武术的发展已经偏离了其原本存在的意义.文章以中国武术技术中的打和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文化学、传播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武术的技术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术的打是武术套路的特有表现形式,是支撑传统武术不断延续的重要力量,而武术的练则是实现武术的打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注入的过程.现代武术技术底线的失守使武术朝着打和练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行发展,从而撕裂了追求整合的中国武术,也造成了现代武术发展的困境.守卫打练统一的技术底线也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现代武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文化内涵、理论体系、评价模式及外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从中窥探中华武术发展的足迹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越演越激烈,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党和国家在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中华武术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国粹",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因此,通过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武术产生于中国社会,烙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印迹。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尊重武德的中道文化、倡导多元的平等文化;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运用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以中国武术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视角来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要走出“文化失语”的困惑,要敢于同历史对话、同现实对话、同自己对话。要调整自己的文化立场,开拓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最终也守护着民族文化的大空间,延续着民族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武术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分析入手,认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的获得和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建立为当今武术文化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并提出武术遗产博物馆化保护的路径,探讨了中国武术博物馆在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入手进行学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武术影视对中华武术传播的影响作了一些综合性分析,从而厘楚武术影视与武术传播之间的关系,为两者之间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青岛重燃战火,又一次让广大武术爱好者以及关注中国武术的仁人志士对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倍感期待。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是否能在武术赛事产业发展道路上为体育赛事产业起到表率作用,是否能真正为我国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武术赛事产业竖起一个标杆,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而探讨中国武术赛事产业发展的文化意义,对武术赛事产业的未来发展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的多结构层次内涵特点,是制定中国武术当代发展战略所应当考虑的前提条件。作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同样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自身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问题。从品牌构建的角度而言,科学的中国武术发展同时也就是中国武术文化品牌的合理化成熟过程,中国武术文化品牌的现实传播应该是一个建立在"传受"双方价值需要都得到相应满足基础之上的"合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社会中,文化偶像是人们了解并接受某一文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发展滞缓的症结之一就是中国武术偶像的缺失。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偶像的发掘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武术偶像的发掘以及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秦时期文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长城"文化现象与当时中国武术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