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纵跳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纵跳运动模型,探讨纵跳运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纵跳和游泳两种运动模式对骨代谢影响的差异,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检测所有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血乳酸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ALP有显著升高,TRACP有明显升高;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骨密度没有差异,椎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后者,ALP和TRACP都有明显升高.结论:本实验建立了SD大鼠纵跳运动模型,成功模拟了纵跳对大鼠骨代谢的主要生理刺激;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纵跳比游泳能有效促进骨形成;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明显提高股骨、椎骨骨密度;纵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去卵巢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负重强度游泳运动对去势大鼠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及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运动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方法:取10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假手术安静组(正常对照组)、B模型安静组(实验对照组)、C低强度运动组、D中强度运动组、E高强度运动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按相同手术方法操作,但不切除卵巢。术后第10周分别给予游泳训练共12周。观察12周后不同负荷强度运动对各组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取左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结果:游泳运动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强度运动组最大应力、断裂应力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各组最大伸长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宜强度的游泳运动能明显抑制去势大鼠股骨骨密度及骨钙矿物质含量的降低及对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雌性大鼠去卵巢模型来模拟女性绝经后的状态,比较研究跳跃和游泳两种不同方式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影响,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发现更为有效的运动模式。将32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其中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行卵巢摘除手术,假手术组只行假手术(即不摘除卵巢)。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安静组比较,跳跃组大鼠股骨BMD、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能量吸收和弹性应力均显著性升高;跳跃组大鼠血清Ca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水平显著性降低。与安静组比较,游泳组大鼠除了血清Ca水平显著性降低外(P0.05),其他指标虽有变化趋势,但变化不显著。结果说明:8周跳跃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均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而8周游泳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不如跳跃运动。跳跃运动与游泳相比,在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健康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能更有利于预防绝经后女性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升高,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和胫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和胫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跳跃运动模型,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第五腰椎生物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生物力学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第五腰椎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和股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方式运动对生长期大鼠Ihh/PTHrP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软骨内成骨导致骨纵向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生长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游泳组(S),跑台组(R)和下跳组(D),进行6周不同方式的运动,利用MicroCT对骨组织形态学,以及各组生长板软骨细胞的Ihh、PTHrP免疫组化的阳性区域进行比较,利用RT-PCR、west-bloting检测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只有下跳组大鼠股骨皮质骨骨密度有显著性增加(P <0.05)。2.R组和D组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都有显著性上调(P <0.05);Ptc mRNA的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R组D组有显著性上调(P <0.05);Smo mRNA的表达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3.Ihh蛋白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R组和D组都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 <0.01),且D组与R组相比也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 <0.01);PTHrP蛋白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R组和D组都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与S组相比,R组有显著性增加(P <0.05),D组的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对失神经大鼠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二者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康复作用. 方法: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失神经组、失神经+被动运动组和失神经+香丹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经30天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灌胃后,测定左侧股骨、胫骨的重量、骨密度和血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失神经组大鼠胫骨的重量、股骨和胫骨的骨密度显著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升高;与单纯失神经组相比,失神经+香丹组胫骨远端松质骨骨密度显著性升高,失神经+被动运动组和失神经+香丹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失神经大鼠的骨吸收提高引起骨密度降低,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可提高骨形成,延缓失神经大鼠骨量下降,香丹注射液促进骨矿含量增加的作用优于被动运动.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及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作用及与衰老的关系。方法:40只12月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老年对照组、10min运动组、20min运动组和40min运动组,分别实施12周不同的运动方案,10只3月龄和10只7月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分别作为青年和成年对照组。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定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结果:1)运动各组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运动各组间相比ALP均无显著性差异;与老年对照组相比,10min、20min运动组骨密度升高(P=0.067,P=0.071);2)与老年对照组分别相比,青年对照组、成年对照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模量均显著升高(P<0.01);运动各组与老年对照组分别相比,20min运动组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值均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P<0.05),运动各组组间相比,20min运动组的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高于10min运动组(P<0.01、P<0.05),也高于40min运动组(P<0.05)。结论:1)适宜负荷的游泳训练可促进骨的矿化;2)游泳对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与运动负荷有关,适度负荷的的游泳运动可较好改善骨生物力学综合性能,运动负荷不足或负荷过大都无法优化运动效应;3)适宜的运动能显著改善骨代谢,改善骨的结构和功能,促进骨生物力学指标的优化,这对延缓骨细胞衰老和骨组织的功能衰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方法,研究NO在介导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月龄Wistar雌性大鼠32只,随即分为假手术安静组(S,n=8)、去卵巢安静组(O,n=8)、去卵巢运动组(OE,n=8)和去卵巢运动抑制剂组(OEI,n=8).跑台训练在动物去卵巢1周后开始,跑台速度为15m/min,坡度为零,每次训练30 min,每周训练5天,共训练12周.在每次进行跑台训练前40 min,对OEI组大鼠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注射剂量为5mg/kg BW.12周的训练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Micro CT测试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骨小梁体积密度BV/TV,荧光定量PCR法测试股骨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COL1和破骨细胞标志性酶TRAP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组大鼠相比较,O组大鼠股骨干骺端松质骨BV/TV和股骨COL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股骨TRAP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与O组大鼠相比,OE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同时,OE组大鼠上述各指标也明显优于OEI组,而OEI组大鼠则与O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跑台运动可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成骨作用并降低其骨吸收作用,减缓大鼠去卵巢后的骨质流失;NO介导了跑台运动对于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血清及胫骨IGF—Ⅰ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运动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可能机理,同时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身高助长运动处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各运动组分别进行9周跑台、跳跃、游泳训练,检测下列指标:1.胫骨、股骨长度;2.血清IGF-Ⅰ水平;3.胫骨TGF—Ⅰ水平。结果:跑组、跳组大鼠下肢骨长度明显大于游泳组和对照组;各训练组血清IGF—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跑组、跳组胫骨IGF-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游泳组。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跑台、跳跃训练明显促进下肢骨纵向生长:血清IGF-Ⅰ水平相对稳定,受运动训练影响不明显;骨组织IGF—Ⅰ水平受运动训练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运动中下肢骨承重及受力大小与其纵向生长有关,运动可引起骨组织IGF—Ⅰ水平升高,骨中IGF—Ⅰ水平可能是影响骨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法资料法和实验法调查119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16~18岁)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参加运动的情况。结果显示男性运动组与不运动组BMD值有显著差异性。女性中职生运动组有使骨密度增加的趋势。运动时间长、运动频率高的组别BMD也高。男性每日运动时间大于1h组与小于1h组的BMD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对BMD有积极影响,运动频率大于3次/周及每日运动时间超过1h对BMD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体育科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有关专著和教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不同生命时期的骨密度和骨量均有影响;不同运动方式和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不一样;过度训练可导致骨量、骨密度的降低和性激素的下降,可见,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3.
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健骨运动使绝经后女性腰椎 L_(2-4)BMD、跟骨BUA水平升高,并使骨密度增加;健骨运动使锻炼者的跟骨 SOS水平升高,显示运动对骨强度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李雷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34-35,41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绝经早期骨量减少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以期制定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特异运动处方。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实验设计(RCT),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29)和对照组(n=26)。实验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骨运动处方干预。双光子X射线扫描法(DEXA))测定腰椎和髋部密度;递增负荷实验测定VO2max。结果: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指标的变化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VO2max实验组+11.34%vs对照组+1.22%,p〈0.05;腰椎BMD:实验组+1.13%vs对照组-0.52,p〈0.01;髋部BMD:实验组-0.13%vs对照组-1.11%,p〈0.05)。结论:本研究所制定的健骨运动处方安全有效,可提高VO2max和腰椎BMD并延缓髋部BMD下降,对于绝经后骨量减少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对人体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体育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文献综述法,从体育锻炼对不同年龄人群BMD的影响、不同运动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游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老年人和不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骨密度及骨代谢有关的生化指标的比较,探讨游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进行游泳运动的老年男性骨密度和血液中血钙、雌二醇、睾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游泳Ⅰ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游泳Ⅱ组。提示,长期游泳运动能够预防老年男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且泳龄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人体骨密度是反映骨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体育运动对骨密度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人体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代谢的状况,评价体育锻炼效果,进而指导大众健身。同时,骨密度也是评价运动员训练状况和身体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运动训练中掌握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价训练效果、防治运动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是测量骨密度的主要工具。研究表明,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8.
观察太极拳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太极拳组,实验前后对两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以及骨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实验后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腰椎骨、股骨、颈骨密度差异呈显著性;BGP、ALP的比较差异分别呈显著性;骨痛积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说明,太极拳锻炼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曾经进行过10年以上专业武术训练又放弃锻炼习惯的在职武术教师以及从事文科教学的普通教师的跟骨骨密度、骨硬度和血清学骨代谢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在散打、套路和文科教师的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身/高指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武术教师的跟骨骨密度和骨硬度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密度与骨硬度之间相关性显著(r=0.844,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的骨形成血清学代谢指标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5,P<0.01)。结果提示青少年时期进行专项武术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硬度,这种优势在放弃锻炼习惯多年后仍可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