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强 《体育科技》2003,24(1):31-33
对 2 0 0 0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 ,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趋向 ,结果显示 :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式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 ,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这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2.
对2006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果显示: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之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3.
从摔跤规则演变看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摔跤新规则的特点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 ,结合九运会比赛执行新规则后的技术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古典式摔跤站立技术的各种手法“转移”和“过胸摔”技术使用率和成功率都高于其它技术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滚桥”和“提抱”技术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跪撑技术是比赛决定胜负的重要手段。预测了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剖学动作分析、表面肌电测试法,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使用提抱技术时的表面肌电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使用提抱技术的腰背肌肉协同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在使用跪撑提抱技术时腰背肌肉中背阔肌做功百分比最高,平均为35%;主动肌的激活顺序为竖脊肌、背阔肌和肩胛提肌;在提抱技术中拮抗肌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高水平运动员在提抱技术发力阶段,拮抗肌放电量与主动肌放电量有同步明显上升趋势.运动员应加强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特别是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5.
易善军 《体育科技》2010,31(1):59-61,71
根据古典式摔跤新规则改变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我国十运会预决赛成绩统计和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十运会古典式摔跤预赛主要得分动作是站立"过胸"和"转移";决赛主要得分动作是跪撑"提抱"和"滚桥"。比赛名次都有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剖学动作分析、表面肌电测试法,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使用提抱技术时的表面肌电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使用提抱技术的腰背肌肉协同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在使用跪撑提抱技术时腰背肌肉中背阔肌做功百分比最高,平均为350k;2)主动肌的激活顺序为竖脊肌、背阔肌,肩胛提肌;3)在提抱技术中拮抗肌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高水平运动员在提抱技术发力阶段;拮抗肌放电量与主动肌放电量有同步明显上升趋势;4)运动员应加强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特别是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采用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规则修改前后全国男子古典式摔跤171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研究规则改变后技术发生的变化,分析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规则修改给古典式摔跤运动带来很大改变,由过去以跪撑技术为主的得分手段变为以站立技术得分为主。  相似文献   

8.
浅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全国古典式摔跤冠军赛跪撑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古典跤式摔跤运动员在运用跪撑技术这一环节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自由式摔跤大级别运动员站立跪撑技术发展的建议王春光,钱江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以来,我国摔跤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古典式摔跤,几乎每年在亚洲的比赛中都能抱金捧银,并且在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还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我国自由式摔跤在亚洲...  相似文献   

10.
前言: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有机会通过提高跪撑摔技术将对方摔成双肩着地,或使用各种抓握或抱持方法得分。因此,我省运动员在迎接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古典跤的训练和比赛进行准备时,改进跪撑摔技术更具有重要意义。古典式摔跤是由站立摔和跪撑摔两部分技术组成,如何安排这两种技术的训练比例,或者说在比赛的总得分中,使用这  相似文献   

11.
一、古典式摔跤项目的特点及反抱躯干技术1、古典式摔跤项目特点古典式摔跤项目规则规定,在比赛中运动员只能使用上肢、躯干、头颈,不能使用髋关节以下动作。古典式摔跤比赛是由运动员进攻和防守组成的,攻、防是对立统一的,进攻是为了得分并战胜对手,防守是为了阻止和破坏对手技术动作而得分,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在古典式摔跤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在国际式摔跤(古典式、自由式)比赛中,滚桥技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摔跤规则更加注重跪撑角斗的情况下,滚桥技术以其易于得到把位,易于发力使用,而被绝大多数运动员所采用。据全国、亚洲乃至更高级别的摔跤比赛情况统计,滚桥的得分率都是很高的,大有得滚桥者,得天下之势。另外,使用滚桥动作的把位也越来越多:如抱腰滚桥、抱胸滚桥、锁单臂滚桥等。但万变  相似文献   

13.
一、古典式摔跤项目的特点及反抱躯干技术 1、古典式摔跤项目特点 古典式摔跤项目规则规定,在比赛中运动员只能使用上肢、躯干、头颈,不能使用髋关节以下动作。古典式摔跤比赛是由运动员进攻和防守组成的,攻、防是对立统一的,进攻是为了得分并战胜对手,防守是为了阻止和破坏对手技术动作而得分,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摔跤运动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古典式摔跤尤其突出,在几次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古典式摔跤的进攻技术比较集中,站立摔以过胸和过背为主,而跪撑角斗中的主要进攻技术就是“滚桥”。“滚桥”在比赛中使用次数之多,成功率之高,超过了任何一项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古典式摔跤的规则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比赛由过去的一个级别三天赛完改为一个级别一天赛完,每场比赛由过去的三分钟两局改为两分钟三局,取消消极跪撑的判罚,每局的前一分钟为站立摔,后一分钟为两个30秒的反抱躯干摔。新规则实施后,针对这一规则,本文从教练员的角度分析新规则的有关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古典式摔跤规则修改前的2008年奥运会和修改后的2009年全国运动会比较,结果:1)规则修改后,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动作和得分能力有所下降,但使用动作的成功率有所提高;参赛运动员在90 s站立摔过程中比分取得优势后,30 s跪撑摔的积极性大大下降;2)规则修改后,参赛运动员站立动作使用的比例增加,逼迫对手出界成为站立主要得分手段;跪撑反抱技术动作的使用比例大大下降,抱腰滚桥成为最主要得分手段;3)规则修改后,站立逼迫对手出界和跪撑主动出界成为常用的空间战术;比赛攻防节奏有所下降,但攻防成功率有所提高。建议:我国古典跤运动员及时应对摔跤竞赛规则的变化,充分发展和提高逼迫对手出界和抱腰滚桥这两大关键技术,在比赛中达到技术与战术的一体性化,在重点级别形成高水平的竞争群体,才有可能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有更大作为和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赵明 《体育世界》2010,(7):71-72
为了使摔跤,尤其是古典式摔跤更加紧张、激烈、精彩,更加具有吸引力。2009年2月份在法国举行的男子古典式摔跤世界桥比赛,再次修改了古式摔跤竞赛部分内容。竞赛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摔跤的对抗激烈程度,站立摔与跪撑摔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训练要求、技术、战术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竞赛规则的变化,结合前两三年几次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的逻辑分析,阐述规则改变后给古典式摔跤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规则变化指导今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8.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运动员穿的跤服不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穿背心和短裤相连的紧身跤服;中国式摔跤的跤服是运动员上身穿短袖多层棉布制成的跤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垫子是圆形的:中国式摔跤垫子是正方形的。三、中国式摔跤比赛可以抓跤衣,只能站着摔,摔倒后立即松手;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比赛不允许抓跤衣,摔倒后还可进行跪撑角斗。四、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每场比赛一局,净摔5分钟: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典式摔跤兴起以后,18世纪末欧洲又出现了另一种摔跤的形式——自由式摔跤。它不仅可以使用古典式摔跤的技术动作,而且可以用腿使绊和抓抱握下肢,使观赏性更高,技术动作更加复杂多变。在圣路易斯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自由式摔跤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科技时代,自由式摔跤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训练也要求更加科学化。由于国际摔跤提出“积极主动,技术连贯”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从亚洲锦标赛看我国自由式摔跤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9年亚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中外运动员使用技术及得分情况的统计表明:当今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的站立技术主要是抱单腿摔、抱双腿摔和压颈转移,跪撑的主要技术是滚桥和骑缠接滚桥,其次是交叉握小腿。鉴于我国运动员被判消极和被警告次数过多,建议平时加大体能训练的力度,加大国内比赛裁判员执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