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阐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直接和间接目标.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实施的具体需要3个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即课程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及各自内在因素.在确定评价体系标准及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制定学术型和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分析教育硕士学位与教育学硕士的异同,指出应正确认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本质和特点。针对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建立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给出相应的指标体系。旨在完善体育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提高体育教育硕士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表明:我国各大学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不明确,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趋同现象突出,并且目标不具体、没有针对性.而日本各大学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体.据此提出了完善和规范我国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和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予以构建。研究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包括基础性信息素养和专业性信息素养,基本框架涵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四个层级以及“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四个维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37个三级指标;构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及评估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与建议,为各培养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生教育为研究视角,着重从影响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学制、导师队伍、招生等入手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提高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日本招生单位自主权大;日本招生工作经济、合理、效率高;我国体育硕士专业设置固定、统一,相对日本学习年限长,学分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提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应借鉴日本教育制度,根据各校研究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等.  相似文献   

8.
黄爱锋  王健  张曼 《体育科研》2000,21(1):50-5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评价体育师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就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给出的具体措施是转变观念、改革课程、完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旨在建立高师体教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合理模式,以提高体育师资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对体育硕士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相似文献   

10.
左成 《体育学刊》2007,14(6):64-67
评述了台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学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答辩、学位授予、学生就业等现状,探讨台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与特点.研究发现台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学源方面出现国际化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观继续影响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优越的经济条件,开放的教育理念,重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为台湾人文体育素质奠定了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其教学的独特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