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美操对"非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非重点高中"学生64人,通过SCL——90评分,对比分析健美操训练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SCL——90各因子检出率较干预前都有所下降,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的检出率有显著性下降,提示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健美操运动能够改善"非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恐怖等心理问题调节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理念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者较多,锻炼年限较长,每周锻炼频次较多,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锻炼的主要项目为:长走(散步)、健美操、舞蹈和气功;(2)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参加体育锻炼5年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5年以下的老年人;(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周锻炼5次以下的老年人;(5)每次锻炼30分钟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这一研究对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情绪稳定性量表(ESSV3.0)等研究工具,对山西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状况的关系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2)锻炼人群和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3)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优于小强度和大强度体育锻炼;4)不同项群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体育锻炼是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绍增  朱礼恒  陈安记  孙波 《体育科学》2004,24(2):54-55,65
为探讨体育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体育骨干教师的SCL—90阳性项目均分和一项因子分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较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全国中小学教师,且好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郑日昌教授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随机抽取1 0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跟踪测评,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后大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差异,且高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男女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存在差异。结论:高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体育锻炼进行相关研究,探索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身体自尊各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大学生整体自尊、身体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的各方面原因;对体育系大学生和非体育系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发现体育运动量与大学生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影响体育锻炼持续性的原因,为大学生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尊,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增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体育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发现体育锻炼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运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体育锻炼情况问卷对13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体育锻炼情况得分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尊与其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而且体育锻炼比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
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SCL-90、PARS-3对我国高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运动量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被测量的423名大学生中,进行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编执、精神病性等症状方面其因子均值明显低于小运动量沐育锻炼者;大运动量者的躯体化、敌对性症状明显比中运动量者严重。因此,改变现今只在一、二年级大学生中开设体育课的传统做法,在一至四年级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世界通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及自编《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对云南红河哈呢彝族自治州13市县城镇60至69岁哈尼族、彝族老年人随机抽取35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体育锻炼对少数民族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习惯、每周活动频率、每次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SCL-90量表诸多因子有显著影响。结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强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贺  张松  苏煜 《体育学刊》2002,9(5):56-58
采用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对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性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船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船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对皖西北10县市农村中学随机抽取1825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农村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兴趣、每周活动频率、每次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SCL-90量表诸多因子有显著影响,具备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学生中度及以上阳性因子检出率明显低于无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两组学生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农村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津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天津市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体育意识较强,体育健身观念深入人心,健身习惯基本养成;因闲暇时间较多,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每次锻炼的时间较长,坚持的年限也较长。针对老年人科学健身知识较贫乏,高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偏低,老年体育组织建设滞后,指导人员匮乏等老年体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锻炼行为、经历、意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主观强度感觉量表(RPE)和SCL-90问卷对11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没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对锻炼者而言,实际锻炼量和主观锻炼感受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中等强度的锻炼量及主观锻炼感受轻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最优;对不锻炼者而言,锻炼经历和锻炼意愿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交互作用,被试在同时具备锻炼经历和锻炼意愿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15.
对广州市辖区内30所普通高中的600名教师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师的压力较大,体育人口较少,但大部分教师每次锻炼的时间、强度比较科学,锻炼项目以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为主,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娱乐”与“丰富业余生活”,影响其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时间”。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方法:对大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学习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一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5项体质健康素质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各项健康素质明显好于未参加体育课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大学高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或学分制选修课,以达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检验运动处方对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指标变化的影响,用运动处方面向女性老年人规范实施3个月,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个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实验前后各个指标产生明显的良性变化,是运动处方锻炼使机体产生适应的结果,对照组的部分指标也产生变化,是指标测定技术提高所致。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锻炼频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在校经常参加乒乓球锻炼的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与国内常模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受到了锻炼的周频率、性别、年级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 ,对大学生中从事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及非体育运动爱好者使用SCL -90进行间卷调查 ,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得出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大学生 ,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中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从事个人项目的体育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宏颖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72-74,82
通过对高校部分参加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进行SCL-90量表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6周运动干预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评价,表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能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