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少年运动员热环境运动补液时汗电解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10名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热环境下运动补充不同含钠量饮料时出汗情况和汗液中电解质水平。集汗方法采用Verde法加以改进,汗液中电解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结果表明,少年运动员在室温29±1℃,相对湿度84±6%条件下间断运动1.5 hr失汗量可达2.16 L。背部皮肤汗钠、钾、镁浓度分别为64.37±22.10 mmol/L,3.97±0.71 mmol/L,0.87±0.42mmol/L;丢失量分别为81.10 mmol,50.0 mmol,1.10 mmol;分别占运动员RDA的37.3%,6.5%,6.6%。热环境下大量出汗损失无机盐的问题不可忽视、补充适宜含钠量的饮料(18 mmol/L)有助于稳定汗液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方法:以8名世居高原(海拔1910m)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每名运动员在下亚高原前、亚高原(海拔1300m)训练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8天、第25天及第32天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睾酮(T)、皮质醇(C)、晨脉(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液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①世居高原运动员下到亚高原环境,大气氧分压增加了10mmHg,运动员Sp02上升了1%,晨脉下降了5次/分,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运动员RBC、Hct、Hb在亚高原训练的第2天开始下降,并在第4天降至最低,RBC下降明显(P<0.01),较高原下降了9.25%,Hb稍有下降;一周后各血象指标逐渐回升,并在第25天时升至最高水平,Hb升高了4.33%,且差异显著(P<0.05),RBC无变化.③运动员血清T在亚高原训练的前3周与高原相比无差异,3周后升高,并在第25天显著升高(P<0.05),较高原升高15.56%;C在第二天较高,随后下降,T/C比值变化甚微.结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间第1周身体机能状况较差,随后逐渐恢复,在3周后达到最好水平.提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到亚高原比赛时的最佳时间为下至亚高原3周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湿热环境下机体血液成分变化特点的实验,试图揭示湿热环境下运动的身体适应,为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随机抽取某大学男生30名,平均年龄(21.3±1.1)岁。实验选择第二军医大学湿热环境训练实验室,环境温度控制在39℃,相对湿度为80%。实验历时9 d,分为测试阶段和训练阶段:测试阶段在训练前、后1 d分别进行12 min功率自行车测试,2次测试前、后经上肢静脉取血(在肛温指标测试后即刻进行);训练阶段周期为7 d,运动负荷为:踏步机徒手踏步15 min,艾威BC4730-52型功率自行车无阻力运动15 min,艾威BC8500型功率自行车调至10LEVEL-280WATT/H运动15 min。结果显示:与第1次、第2次测试前相比,2次测试后血清尿素(BU)、乳酸(La)、[K+]和[Ca2+]均显著升高(P<0.05),[Cl-]显著下降(P<0.05);[Na+]在第2次测试后显著升高(P<0.05)。经过7 d热习服训练,第2次测试前较第1次测试前相比,BU和[Na+]显著升高(P<0.05),La浓度显著下降(P<0.05);第2次测试后同第1次测试后相比,BU、[Na+]、[K+]和[Ca2+]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经过7 d间断性反复热暴露运动后,机体蛋白质代谢供能有所回降;La清除能力得到提高;血液电解质各项指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但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及人体耐受范围内;且运动能力及自我感受得到改善,说明习服训练有利于机体新的热反应动力定型建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15名专业皮划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葡萄籽提取物干预,分析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男女皮划艇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与运动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以便针对不同性别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运动补剂,使运动营养品更有针对性.方法:验前,晨起空腹采取指血.实验开始后,每日早餐后30min分别服用葡萄籽提取物胶囊两粒,连续给药干预至实验结束.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2天、干预第43天晨起空腹采取指血.实验干预期间,要求记录训练日记并观察8km越野跑的成绩变化.结果:预后第22天女运动员的MDA的下降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干预后第43天女运动员的SOD值升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干预后第22天比干预前男运动员组8km越野跑时间减少了49s,女运动员组时间减少了1min20s,女运动员8km越野跑成绩的提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结论:萄籽提取物更能有效提高女运动员机体总的抗氧化能力和运动能力,减轻大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监测八周赛艇训练,研究运动训练对唾液sIgA的影响,探讨运动、sIgA与上呼吸道感染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大学赛艇队1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名、女性7名.唾液的采集日期为训练开始后的连续5个训练日(第一周)、第10天(第二周)、第17天(第三周)、第23天(第四周)及第53天(第八周).结果:训练课后唾液中sIgA浓度和分泌率与运动课前相比显著上升(P<0.05).训练开始后第一周,唾液中sIgA浓度和分泌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开始后第10天、17天及23天上午训练课前的sIgA浓度和分泌率与训练第一天相比显著降低(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病者训练课前sIgA浓度与分泌率显著低于非患病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唾液中sIgA浓度低于85μg/ml时,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度是高于85μg/ml时的3.07倍(OR=3.07;95%可信区间:1.05-8.93;P<0.05).结论:训练课后,唾液sIgA水平显著升高;长期训练的蓄积作用导致sIgA水平下降;监测唾液sIgA水平可能预测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周1 900 m高原训练对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上海自行车队7名男子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海拔1 900 m高原训练.每周训练安排相同,包括公路有氧课5节、场地专项课4节、身体力量课2节,训练负荷逐渐增加,第4周减量调整.分别在高原训练前、后相同时间测试空腹体成分,进行15 s最大频率、最大功率测试,以及45 s×2组(间歇20 min)功率维持能力测试,选取时间点测试HR和BLa,并计算15s分段功率;分别在高原训练前、结束后和结束2周后采静脉血测试血常规、T、C,高原训练1周后相同方法加测血常规.结果:1)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体重、体脂%、骨骼肌质量和脂肪质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2)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分别提高了7.4%和6.9%(P<0.05),而睾酮提高了22.9% (P<0.01);3)高原训练后15s骑行测试中的最大频率无变化,最大功率仅提高2.4%(P>0.05);4)高原训练后两组45s测试中的最大和平均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一、二组间的最大功率下降率和平均功率下降率分别降低40.5%和51.8%(P<0.01),且第一组结束后3min、第二组开始前和第二组结束后3 min的血乳酸分别降低了11.2%、21.2%和9.5%(P<0.01),而20min间歇期内的乳酸消除率明显提高.结论:4周1 900 m高原训练未对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的最大频率和最大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以糖酵解代谢供能为主的重复做功和做功维持能力,以及疲劳消除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恢复手段对一次大强度训练后田径运动员血乳酸(BLA)清除的影响,以明确大强度训练间歇期最佳恢复手段与强度,为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5名青年专业田径运动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和乳酸阈(LAT).1周后,以90%VOmax强度运动5min,运动后即刻分别进行消极性恢复(0%LAT)和4种强度的积极性恢复(100%、80%、60%和40% LAT).于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即刻以及恢复过程中每4 min取1次指血测定BLA,直到BLA恢复至安静水平.比较各组恢复期BLA清除速率以及BLA清除2/3所需时间(t2/3).结果:恢复期0~20 min各时间点消极性恢复组(0% LAT) BLA均高于各积极性恢复组(P<0.05),而40% LAT组则高于60% LAT组(P<0.05),后两者均高于80%LAT组和100% LAT组(P<0.05).80% LAT组和100%LAT组恢复期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极性恢复组(0%LAT)在运动后24 min、40%LAT组在运动后20 min、60% LAT组在运动后16 min、80% LAT组和100% LAT组均在运动后12min恢复至安静时水平.积极性恢复各组t2/3均低于消极性恢复组(P<0.05),60% LAT组t2/3高于40% LAT组(P<0.05),80% LAT组和100% LAT组t2/3均低于60% LAT组和40%LAT组(P<0.05),而80% LAT组和100%LAT组t2/3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强度训练后进行积极性恢复对于BLA清除的效果明显优于消极性恢复,BLA清除速率依赖于积极性恢复的强度,两者呈剂量反应关系,且以达到或接近个体LAT强度进行积极性恢复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模拟“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LoHi训练法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为LoHi训练法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1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2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气体代谢、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能力测试;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进行5次专项有氧能力的测试.结果2周LoHi训练后,①男运动员VO2max、VO2max/kg、Vemax和O2-plusemax显著提高(P<0.05),女运动员无显著性变化(P>0.05);②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后,男女运动员运动后的Bla均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0.001),男女间无性别差异(P>0.05);同时运动后Bla的下降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③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中,男运动员Wmax提高了12.7%(P<0.01),女运动员则提高了6.12%(P>0.05); Tmax男子提高17.7%(P<0.05),女子提高7.44%(P<0.05);④男运动员在2周LoHi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呈升高趋势,Bla呈逐渐下降趋势,训练后7d运动成绩最好,Bla却下降51.9%(P<0.01);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和Bla均呈下降趋势,训练后7d运动成绩最高,18d下降,但Bla均明显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两周LoHi训练提高了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能力,特别使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能力和专项有氧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女运动员对缺氧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男子,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孙会  徐小慧 《体育学刊》2012,(3):130-134
以6名上海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赛前体重控制、运动能力和体液离子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每周3次体脂率测试;每2周测试1次无氧运动能力和体液离子情况。结果显示,第3周体重和体脂率显著下降(P<0.05),第5周体重发生高度显著变化(P<0.01),体脂率和瘦体重显著下降(P<0.05);无氧运动能力在整个控重过程无显著变化(P>0.05);第3周Na+升高非常显著(P<0.01),Ca2+显著升高(P<0.05),CO2CP下降(P<0.05),第5周Na+浓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控重前(P<0.05),Ca2+显著升高(P<0.05),CO2CP明显下降(P<0.01)。研究表明通过延长整理活动和增加有氧训练课可以实现运动员控重以消耗脂肪为主的目标,能够保证运动员无氧能力不损失,通过电解质饮料补充能够维持队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铁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NC)、常氧运动组(NE)、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运动组(HE).跑台训练(21~25 m/min,每周增1 m/min,1 h/天,6天/周),HC组进行低氧暴露(13.6%氧,8h/天,6天/周).原子吸收法、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结果:与NC组比,各组大鼠腓肠肌总铁含量升高(P<0.05,P<0.01);HE组高于NE、HC组(P<0.05).HC和HE组骨骼肌HIF-1 mRNA表达高于NC、NE组(P<0.01).与NC组相比,NE、HC、HE组骨骼肌铁吸收蛋白升高(P<0.05,P<0.01);NE、HC组铁释放蛋白下降(P<0.05,P<0.01),HE组升高(P<0.01);HE组各蛋白表达均高于NE和HC组(P<0.01).结论:大鼠适度运动和单纯低氧均能增加骨骼肌铁贮存,而低氧训练能促进骨骼肌铁吸收和铁释放.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等成分大量流失,并排出乳酸、尿素、肌酸、肌酐等代谢产物到汗液中。通过汗液分析可快速了解运动时运动员身体状况、机体代谢情况以及运动时机体的适应性,在运动员选材、日常体育训练和体能恢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综述了近来运动员汗液分析技术的进展,力求全面反映运动员汗液分析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With endorsement of professional and official agencies, a study committee conducted a voluntary project to determine the health knowledg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two-unit health course required for graduation in the public junior colleges of California. A standardized test was given to over 5,000 students in 118 hygiene classes in 34 junior colleg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and again at its close. Althoug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gains were made in all institutions and in nearly all classes, the end-term mean achievement of 58.8 percent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The wide range of individual and class scores indicates the need for routine pretesting, with analysis and follow-up by remedial teaching to correct the disclosed de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3.
网球拍有其固有的打击中心,但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人体对网球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打击中心发生了一定的偏移,一系列偏移点形成了所谓的甜区。为了获得更好的打击效果,运动员在使用网球拍时,应该了解人体部分质量的影响,即网球拍的有效质量对打击中心的影响,了解网球拍甜区形成的生物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Sweat lactate reflects eccrine gland metabolism. However, the metabolic tendencies of eccrine glands in a hot versus thermoneutral environment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Sixteen male volunteers completed a maximal cycling trial and two 60-min cycling trials [30 degrees C = 30 +/- 1 degrees C and 18 degrees C = 18 +/- 1 degrees C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ested to maintain a cadence of 60 rev min(-1) with the intensity individualized at approximately 90% of the ventilatory threshold. Sweat samples at 10, 20, 30, 40, 50 and 60 min were analysed for lactate concentration. Sweat rate at 30 degrees C (1380 +/- 325 ml x h(-1))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5) than at 18 degrees C (632 +/- 311 ml x h(-1)). Sweat lactate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5) at each time point during the 18 degrees C trial, with values between trials tending to converge across time. During the 30 degrees C trial, both heart rate (20, 30, 40, 50 and 60 min) and rectal temperature (30, 40, 50 and 60 m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18 degrees C trial. Higher sweat lactate concentrations coupled with lower sweat rates may indicate a greater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oxygen-independent metabolism within eccrine glands during exercise at 18 degrees C. Decreases in sweat lactate concentration across time suggest either greater dilution due to greater sweat volume or increased reliance on aerobic metabolism within eccrine glands. The convergence of lactate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rials may indicate that time-dependent modifications in sweat gland metabolism occur at different rates contingent partially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