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起跳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远属于斜抛运动,根据斜抛运动远度公式S=V~2sin2a/g可知,跳远的成绩与腾起初速度(V)和腾起角(a)有关。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提高成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绝对速度,同时适当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改进助跑最后几步的节奏,二是增大着板角和离地角,减小扇角,提高腾起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跳远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并采用数理推论法阐述了腾起角在跳远中的作用,主要分析腾起角与速度利用率、垂直速度、下肢起跳工作机群的退让收缩能力的关系,并对最佳腾起角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初探跳远最佳腾起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所收集的国内外21名优秀跳远运动员有关起跳初速度与腾起角等运动学数据的综合分析,采用数学方法探讨了跳远的最佳腾起角,以及腾起角对于飞行远度的影响。认为尽可能地增大腾起角,是提高跳远成绩及从根本上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跳高的最佳腾起角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的量。对于确定的腾起初速率,要想使人体腾得高,只要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即可。但要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就必须使人体在越过横杆高度的同时,还要位移一定的水平距离,以使身体在超过杆高时移至横杆的另一侧下降。这个平移的长度与腾起角关系密切,更何况跳高与跳远类似,腾起初速度与腾起角也有一定的关系,腾起角越大,助跑  相似文献   

5.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腾越创新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设计并研究了直体“特卡切夫”这一单杠创新动作,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导了该动作的最佳振浪下摆条件、最佳脱手、腾起和再握条件,研制最佳值的模拟求解程序。以江苏队赵志强为研究对象,从1984年开始,通过影片解析和计算机摸拟方法对他的“特卡切夫”动作进行了技术诊断和改进,1987年对他进行新动作的实验训练,获得成功。研究表明,赵志强直体新动作的最佳脱手角为34度,最佳腾起初速和腾起角分别为4.18米/秒、56度,最佳再握角和再握半径分别为32.2度和0.91米。  相似文献   

6.
深入探讨远运动最佳腾起角的运动生物力学公式,分析了身体垂直速度、水平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最佳腾起角和跳远成绩的关系。以理论和大量技术数据为依据,指出起跳时身体垂直速度利用率对跳远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邹学芝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46-47,53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及动力学测试法,对跳深跳远离台动作对落地动作的影响做了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显示:跳深跳远第二高度第三坡度落地有最小的水平制动力和最大的垂直支撑反作用力,适宜进行落地积极缓冲和落地瞬间的退让性工作能力的训练;第一跳起跳的起跳角与第一跳落地水平制动力成负相关,可以通过增大起跳角来减小水平制动力;垂直速度、腾起角与第一跳落地垂直支撑反作用力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根据训练目的适当增大或减小第一跳起跳的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可以获得相应的落地乖盲支撑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了解跳高起跳时重心的腾起角和初速度,既有助于研究与评价运动员的腾起高度和远度,也有利于确定与验证起跳点的距离和助跑夹角等有关的运动学参数。因此测量与计算跳高腾起角与初速度的方法,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于跳高时人体运动姿势的千变万化,其重心的运动轨迹已不易测量计算,故测算起跳时重心的腾起角和初速度就更为复杂。目前大都采用摄影技术图片分析  相似文献   

9.
影响跳远成绩的若干关联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献综述方法,研究分析影响跑远成绩的若干生物力学关联因素:最佳腾起角、助跑速度、力量素质与跳远成绩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男子跳远运动员不同起跳级次及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像、录像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A、B两组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变化与着板角、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膝角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减小值会略大,垂直速度的增加值则更大;而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建立较为实际的急行跳远的力学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得到了跳远运动员身体质心运动的轨迹方程和空中飞行的距离表式。然后给出急行跳远的最佳起跳角和最佳腾起角。最后定量研究空气密度、重力加速度以及质心降低幅度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并以Bob Beamon 1968年在Mexico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创立跳远世界纪录时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表明该力学模型对跳远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参加2004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女子跳远决赛中成绩前6名运动员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的对比发现,我国运动员在起跳中具有良好的弹性,起跳蹬伸技术比较成熟,但起跳扇面角不够理想。在助跑中绝对速度较低,而垂直速度和腾起角接近世界水平,说明我国运动员起跳时垂直分速度占腾起初速度的份额较世界优秀运动员大,她们的腾起角与腾起初速度并不完全匹配,原因是一味追求腾起角度而忽略了水平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腾起角——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选手在腾起角度上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较有者显著差异,在腾起初速度上两者却无明显差别。在对腾起角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腾起角度在提高我国优秀跳远选手成绩上有重要意义。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我国优秀跳远选手成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了解跳高起跳时重心的腾起角和初速度,既有助于研究与评价运动员的腾起高度和远度,也有利于确定与验证起跳点的距离和助跑夹角等有关的运动学参数。因此测量与计算跳高腾起角与初速度的方法,其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运动员在进行跳高时,不能也决不可能在横杆垂面内垂直起跳后越杆。故起跳瞬时重心轨迹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夹角θ,这个角度就为腾起角,腾起角掌握得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训练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除了刻苦训练掌握好起跳和过杆的技术要领外,还必须对跳高腾起角度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起跳效应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是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 ,即起跳的水平速度 (Vx)和垂直速度 (Vy)。目前 ,从大量的研究可知 ,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较快 ,助跑后程速度利用率高 ,起跳阶段速度损失率小 ,腾起初速度大 ,但这些似乎优越的技术条件并未能创造理想的跳远成绩。我国一些优秀跳远运动员由于助跑后程速度过快 ,未能完成充分的起跳 ,具体表现为 ,起跳时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的比例偏低 ,形成较小的腾起角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跳远成绩的提高。因此 ,如何在相对更快一些的速度的情况下增大垂直速度和腾起角 ,并与自身素质、技术相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苏联运动员及教练员到中国参赛,谈到撑竿跳高的起跳方向应该“向上”,于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撑竿跳高界,很多人都信奉这种观点。然而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却明显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见表),这一事实使人们不禁质疑:既然强调“向上”跳,为什么苏联的世界级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起跳腾起角度反倒比我们小得多?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几何方法探讨跳远中腾起角、落地角和远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远度与△OAB的面积成正比,并提示注意调节落地角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单杠最新飞行动作“特卡切夫”的腾越和再握技术环节,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一、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理论分析;二、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计算机求解程序;三、腾起和再握实测数据以及最佳数据的对此分析;四、腾越飞行阶段枝术和实测数据分析;五、腾越和再握技术;六、燕式“特卡切夫”腾越的可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陆瑞当  谢伟 《体育科技》2001,22(3):14-17
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的起跳技术参数,进行SSPS数据处理,发现我国优秀选手在助跑速度和腾起角上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腾起初速度却无明显区别.提出在目前训练水平无法大幅度提高助跑速度的情况下,可适当地增大腾起角度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