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西安市开发武术表演市场的必要性,以及武术表演市场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武术表演市场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武术表演市场对武术发展起着宣传与广告的功效,并为武术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西安市武术市场还存在着表演市场管理混乱,缺乏开发意识,开发滞后,表演方式单一和表演时间短,缺乏武术表演组织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文化价值,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文化属性是其首要属性,其次是艺术属性及体育属性。由文化属性而派生了武术的教育价值,并使武术成为中国、中国人的特征之一;由艺术属性而衍生了武术的表演价值,并使武术成为中国影视的主要元素;由体育属性而形成了武术健身、养生、娱乐的特征,并使武术进入了体育的行列。武术属性的准确认知与定位,是制定武术政策、发展武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探讨,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确保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借用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并从中得到启迪:湘西苗族武术,作为一种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通过将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挖掘苗族武术的历史名迹,提升文化品位,走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联袂当地教育机构,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以竞技表演形式展现湘西苗族武术的生存价值和社会功能,为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湘西苗族武术提供舞台。  相似文献   

4.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文章以旧中国第五届运动会、1990年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武术表演为研究对象,客观分析武术运用于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的社会背景和需求,综合了解武术在大型表演中的发展进程和需求演变。  相似文献   

5.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作为武术专业中的新兴方向,是弘扬中华文化和武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但从总体而言当前武术课程的设置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文章从武术表演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角度论证了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而提出合理化意见。  相似文献   

6.
谈武术的“精气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的“精气神”作为训练和表演的要求,在中国武术套路中是有深远影响的.它不但在传统医学中具有生理学意义,而且更是渊源于中国古老哲学思想.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武术文化丰富的内涵,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武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而人类社会中军事斗争又促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且融技击性、健身性和表演性于一体,是其他国家的搏击格斗技术无法比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诸如百戏、戏曲、舞蹈等表演艺术对武术套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仅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现代武术套路运动的特征阐述武术套路运动与表演艺术美的关系及其如何体现健、力、美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改革开放以来武术表演节目和武术表演市场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以来对武术表演影响较大的武术表演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武术表演节目的优缺点,提出对武术表演及武术表演市场的一些建议。对武术表演的创设,武术的传播及武术文化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并绵延至今,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且履行了某种社会职能,这种职能赋予了它价值。文章从传播的基础和公益视角出发,对武术公益与武术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武术公益活动能够促进武术的传播,起着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德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文章旨在通过武术公益的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演进及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0年以前,中国自我发展了“艺、体、用”三位一体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武术;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等表现形式。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在分化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1.
以武术表演创意为切入点,立足于武术技术发展,丰富武术表演创意平台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表演创意平台概念界定、问题提出、实践要素和理论体系架构4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武术表演创意平台构成的实践要素是以国家政策扶持为核心要素、以市场资金充足为经济要素、以武术文化资源为传承要素、以武术技法体系为技击要素、以武术创意人才为创新要素、以高端技术设备为硬件要素、以树立品牌形象为品牌要素、以崇尚武术精神为精神要素、以优化媒体创新为传播要素。研究认为:武术表演创意平台的理论体系架构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大胆的设计、严谨的论证,从国家顶层设计启航,立足于传统技艺,融合媒体信息技术,打造中华武术文化品牌,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武术舞台表演、武术舞台表演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武术舞台表演对武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为中国武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以及武术舞台表演特技的使用所产生的视觉误差;武术舞台表演节目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武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宏博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作为一种格斗方法或表演手段。只有全面传承完整的优秀的武术文化体系,才能打造武术文化的持久魅力,也才能真正展现以整体为特征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为它不断吸收或依附能与时代同步的某种元素,从而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当代中国,武术生存发展的机遇是什么呢?文化性.中国正在慢慢失去中国的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本文从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出发,论证了发扬武术的可行性后,把武术定位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角度,希望达到两者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武术自身文化优势、表演特点及某些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运行特征为依据,以"互动理论"为支撑,分析探讨了武术表演在大型单项体育赛事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主流竞技体育赛事可以是一个双赢的互动机制——大型单项赛事可以成为中国武术表演的展示平台,促进武术的传播和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武术表演的嵌入也有利于体育赛事自身品牌的塑造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站在多维文化空间的角度对武术舞台表演艺术的多维文化空间进行解读,研究认为:武术文化的多维空间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引起的自身转变与发展,为满足人们审美与观赏需求,融合科技、艺术及多学科形成的交叉与共存,滋养了武术舞台表演艺术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并呈现出创造思维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注重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途径,拓展武术舞台表演艺术的文化空间,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家政策引导作用,重视地域文化形态的生存理由与发展空间,与民族文化碰撞后进行文化创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形成新的发展体系。武术舞台表演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繁荣的背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消费文化视角下,探究了少林武术节中参赛运动员、武术表演者以及嘉宾观众等的消费情况。旨在梳理武术节消费分层的清晰脉络,即武术节运动员通过赛事运作对少林武术竞技化的消费,武术节表演者通过舞台表演对少林武术艺术化的消费以及武术节中观众通过节日观光对少林武术大众化的消费,从而扭转由于少林武术文化符号生产不足引起的混乱失序状态,促使少林武术文化保持在合理的发展道路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编排、服装、音乐、灯光等角度审视武术套路表演,以期为提高武术套路表演的质量,展示武术套路表演的艺术之关提供理论参考,进而达到以武术表演为媒介,传播武术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其概念来说,武术大大有别于舞蹈、表演和竞技体操。现在武术的弊端在于承载了过多的文化负荷,比赛规则和体制制约着武术的发展。另外,当今市场经营理念、武侠小说及影视作品也对武术造成了不良影响。武术的出路在于回到其纯净的自身,在此之上发展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智慧的一种实践过程,清楚地表明了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的国术,中华武术传承和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文化.实际上,武术文化如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从一出现便开始努力向外传播,而其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其文化的当代传播.文章运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当代中华武术文化传播具体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武术文化传播推广的意义,指出了影响武术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