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篮球运动中,中锋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中锋进行各种战术配合已成为球队的重要得分手段。例如:山东队的双中锋战术,北京队的双高战术。从我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个人技术统计中,名队的中锋在个人技术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得分、扣篮、盖帽都占很大优势。但全面技术与世界优秀中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助攻能力差距较大,技术统计中可以看到,前二十名中锋仅山东的巩晓彬列助攻第二十名,平均每场助攻1.5次,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中锋队员的攻击能力对比赛胜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篮球运动比赛的特点显示出篮下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而内中锋队员正是出现在球场上这一最激烈,最有威胁的区域里的关键人物。众所周知,谁能走近篮区夺得优势,谁在内中锋队员的攻击能力上有新的突破,争取比赛胜利便有所保证。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练员,都为发现和培养具有现代篮球比赛能力的内中锋队员而倾注心血。与世界强队比较,我国女篮球队内线攻击力量是薄弱的,主要表现在内中锋攻击能力还有差距。尽管世界上有些强队并不一定拥有巨人中锋,但是,她们的中锋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双中锋策应进攻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随着高大队员的涌现 ,以高度、速度与全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攻守打法 ,已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篮球界人士、无不从建队的设想、队员的选材和队伍的结构以及技、战术的创新、训练学的研究、训练手段的变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际 ,从而在理论到实践上丰富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内容。随着单中锋策应进攻战术的出现 ,双中锋策应进攻法很快问世。双中锋策应对规则的演变和发展如同单中锋策应战术一样 ,是有很大影响的。如三秒钟规则的制定 ,扩大三秒区等。由于两人站在这一区域 ,所以使比赛中的对抗变得更加激烈。双…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篮球中锋队员身体对抗接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德亮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226-227,230
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迅速、比赛紧张激烈,技术特点是:快速、准确、对抗性强。特别是持球队员无论是运球突破,还是投篮,都必须在身体对抗的情况下完成动作。不敢对抗、不能对抗的技术,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需要。身体接触性对抗是篮球运动诸多因素中的主要矛盾。针对中锋在比赛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职责,对现代优秀中锋进攻特点加以研究,为今后中锋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篮球中锋的身体接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篮球运动对抗越来越激烈,身体接触逐步成为对抗中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中锋队员更为显著,因此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NBA篮球中锋队员进攻技术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对中锋队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锋队员在进攻中不仅要具有高超的个人得分技巧,而且还要具有善于在困难情况下拚抢篮板球连续进攻和完成由守转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战术意识,能与全队融为一体;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参与快攻和助攻。由于中锋队员在多数情况下是背向和侧向篮板,因此掌握背向和侧向摆脱防守抢位接球是进攻的前提。快速地转身、隐蔽地传球和果断地突破是中锋队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内线的对抗强度日趋激烈,中锋队员在内线轻而易举地接球进攻的机会已属罕见。因而做为一名处于攻防要地的中锋队员要想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主动权,必须在熟练掌握面向蓝进攻技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男篮中锋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中锋进攻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的胜负。通过对中美两国男篮中锋在个人攻击、抢位接球、组织进攻和抢篮板球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提高我国男篮中锋的进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身体接触性对抗是篮球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能主动加以利用,对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进一部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对国内、外中锋在投篮过程中身体接触的区域、部位、方法及表现形式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中锋的对抗性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内线的争夺越显得更加激烈。"离篮筐越近,投篮命中率越高""得中锋者得天下"早已成为篮球界的共识,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所以,对中锋队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是一个球队的核心,是灵魂,也是一支球队竞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现代篮球中锋技术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提出培养中锋球员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男篮自姚明退役后逐步跌入低谷。这期间,阿联实际处于核心地位。阿联是一个优秀的大前锋,但是,由于总是把阿联放在中锋的位置,因而整体战绩并不理想。宫鲁鸣执掌中国男篮帅印后,包括阿联、王治郅在内等一批主力队员离开国家队,同时全部启用年轻队员,中国男篮进入“去核时代”。体育运动发展需要老中青相结合。“去核化”战略是违背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测量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96名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对于运动成功或运动失败在总体上具有适宜的心理控制点结构;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在成功内控的得分上,后卫比中锋、前锋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在失败内控的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主力运动员比非主力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江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55-57,60
通过采用量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实验观察法等对中国CUBA运动员与篮球专项学生焦虑和气质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是CUBA运动员与篮球专项学生的赛前状态焦虑具有位置差异,中锋高于前锋、后卫;前锋、后卫间没有差异;而特质焦虑各个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CUBA运动员和篮球专项学生的气质特征影响其特质焦虑和赛前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WCBA联赛强队中、外籍主力中锋若干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籍主力中锋的差距,并提出改进培养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女子篮球中锋的培养以及中国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服务。主要结论:中国籍主力中锋主要差距是平均年龄偏小,平均体重相差明显;上场时间偏少,拼抢篮板球能力差,投篮技术差,"杀伤力"小;部分中国籍中锋外线进攻所占比例偏高。建议:重视中锋队员的选材,注意运动员的饮食结构;加强篮球基本功和专项体能的训练,注意篮球意识培养;加强中锋队员位置意识,养成内线牵制、强攻习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外男子篮球队进攻指标进行比较,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中、外男篮中锋、前锋及后卫运动员的攻击能力.研究表明,中国队在总体进攻能力上还远落后于对手,但在中锋位置上仍要强于对手;前锋运动员是发挥最稳定的位置;后卫运动员在第29届奥运会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对手仍有较大差距,仍然是中国男子篮球队的薄弱之处.  相似文献   

17.
依据运动训练学相关理论及实践,在对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影响篮球运动员成长与水平提升的核心素质特征及其具体训练方法进行探究。认为: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训练既要符合篮球运动项目特征,也要符合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肌肉收缩、神经控制、能量代谢特点;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训练在不同阶段发展的重点应有所侧重,应充分考虑内容、形式、负荷强度和量、时间顺序上等不同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篮球比赛位置技术略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鉴于篮球比赛位置技术在理论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就篮球比赛位置技术的概念、运用特点、基本特征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位置技术实质上是篮球实战中技术的 1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基本位置技术和特异位置技术的层面上对前锋位置、中锋位置和后卫位置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篮球比赛位置技术教学与训练的目标、程序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NBA停摆后CBA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机,高水平外援进入CBA对其品牌、赛事经营、竞技水平、观赏性、国内球员提高等方面产生有利影响;对联赛盈利、外援管理、球队整体打法、国内核心后卫和中锋培养、篮球文化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并提出了CBA的应对策略,为CBA品牌国际化和中国篮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篮球运动当中,专项体能培养是帮助运动员熟练掌握篮球技能并进行实战应用的重要条件。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根据分析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的特征,提出了有效培养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的手段与办法,旨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