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体育网络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的探讨得出: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运用网络教学形式,符合体育宏观教育、学科教育、信息教育的理念;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应当遵循全面性、开放性、多样性、自主性、探究性、互动性、层次性、实践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的组织原则;提高网络教学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实际效果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体育概念新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实践发展已经超越传统学校体育理论的基本框架、大学体育的特殊性得以彰显,实践呼唤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重新构建的现实出发,重新定义了大学体育的内涵与外延,认为大学体育是大学在其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以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体育及其相关活动为载体,通过践行(或服务)大学职能而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时期社会期望和要求的组织行为.大学体育包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四大板块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全美体育组织共分三个大网络:一、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二、全美体育总会;三、全美大学联盟。三个独立的组织各自发展,互不干预,再加上大企业的支持,使得优秀体育人才无后顾之忧,每个选手都以“破纪录”为最终的愿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两国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的分析,论述了各自的性质和特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为改革、完善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适应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上海体育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上海市构建体育文化大都市进行分析与探讨.上海市具有构建体育文化大都市的基础;上海市在城市规模、近代体育的发展、体育文化普及和城市精神等方面具有建设体育文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上海市制定了"十一五"体育发展目标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2004年~2010年)>等发展战略,为构建体育文化大都市提供了制度措施与组织保障;上海体育文化大都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发展目标,营造体育发展环境,探讨体育城市文化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价值:社会体育组织运作方式更为灵活;弥补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体制不足;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等.研究还提出建立合作机制,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制定优惠政策,为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拓展空间;将体育志愿服务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相结合;加强社会体育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北依阿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考察.北依阿华大学体育课程将体适能作为必修课程、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可选择空间和实用价值、教学组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等思路和做法值得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等,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借鉴协同学理论,构建大学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发展策略、激励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协同式管理模式适应当前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体现较高的可行性和成效性.  相似文献   

9.
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大学,它的体育教育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教育的历史沿革和体育思想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然体育思想和军事化体育思想两种主要的体育思想.以程登科为代表的学者们所提倡的军事化体育思想,在当时起到了充实国防、预防沦亡的作用;而吴蕴瑞等学者的以自然体育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则对加快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推动我国体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我国当今的体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体育世界》2007,(5):54-56
本文论述了大学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实际运用,体育教学组织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形势下,高校体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与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体育俱乐部(体育选项课)式教学深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迅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事业方兴未艾;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体育文化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2.
尹杰  邹婷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40-541
通过对服务概念服务内涵认识,认为高校体育服务内容有体育教学服务、课余体育服务、高校体育环境服务等3个方面,希望通过对高校体育服务内容的探讨,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一项体力、智力并重的健康智慧型体育项目,通过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展校园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智力,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速度、耐力素质及灵敏性和协调性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概念,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及未来走向,试图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功能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运动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育人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加强高校校园体育设施、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重新认识和评估体育运动的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高校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教师健康观念、体育动机和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浙江省不同年龄高校教师的健康观念、体育动机和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健康概念及健康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较全面;体育动机主要来源于生理方面的需求,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不同年龄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徐梅 《体育科技》2012,33(2):137-139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在广西普通高校推广毽球运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毽球运动符合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受到广西大部分大学生的欢迎;广西高校开展毽球运动有较好条件;在广西普通高校推广毽球运动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就第13届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对举办地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析与实证调查。具体从体育态度意识、体育情感意识、体育动机意识、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评价意识等不同维度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变化等层面进行深入解析。为今后通过举办省级大学生运动会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的双赢策略构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当前,职业体育赛事的赞助行为已经成为各企业推广品牌的重要营销手段。而高校的体育赛事刚刚走入市场,企业与高校体育结合,利用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使其产品或品牌更具亲和力,从而达到巩固现有消费者和最大限度开发潜在年轻消费者的目的;高校则要利用自身体育赛事的优势,为企业搭建良好的特殊市场平台,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资金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Winning several national championships is an extraordinary feat that very few university coaches have accomplish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ow some of Canada’s most accomplished university team-sport coaches created and sustained a culture of excellence in their programs. Method: Six university coaches who had won more than 30 national title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Each coach participated in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inductively analyzed using a thematic analysis. Results: The coaches noted that hard work and daily attention to detail, effective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athletes, and continuous self-assessment (self-reflection and seeking mentors) were crucial elements that led to sustained excellence in their program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offers one of the first empirical accounts of how highly successful university coaches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a culture of excellence and success in their high-performance sport set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