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400米是短距离跑,由供能特点所决定了在短跑项目上是最难跑的一个项目。他的难度不仅在于要求运动员要具备高水平的速度,速度耐力能力,还需要运动员掌握较为合理的跑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比赛中要取得好的成绩能正常发挥训练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合理的400米跑的节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00m跑能量代谢特点的分析,探讨三个能量代谢系统在400m跑全程中的供能方式,发现400m跑项目磷酸原中的能量物质CP在整个跑程中都参与供能,同时阐述了决定400m跑项目成绩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400m跑项目的训练应从速度入手,当速度达到要求后再向速度耐力转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池格 《中华武术》2010,(7):54-55
400米跑属于短跑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整个跑的过程中都要保持一个很高的速度水平。从供能方式上看,400米跑并不是ATP--CP(磷酸原)供能系统,这个项目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很高,而ATP-CP供能系统只能维持8秒左右的供能时间,所以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是由乳酸能系统来提供的,然而乳酸能系统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那么根据400米跑供能的特点,合理分配自己的速度及体力对最后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400m跑速度耐力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400m跑是一项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速度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速度耐力。从400m跑的能量来源和供能过程看,它的能量供应是由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糖的含量决定的,水平较高的运动员400m跑肌肉的工作时间一般为50s以内,在开始的8s左右主要依靠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供能,在代谢产物中不产生乳酸物质。  相似文献   

5.
一、400米项目的特点 400米跑是一项要求具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兼具800米跑运动员的耐力的运动项目。400米跑在运动开始的前10秒中主要由磷酸原系统供能。在以后的跑程中,其所需能量已远远超出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800m跑是典型的无氧耐力运动项目,属于次最大强度的运动,运动中肌糖原无氧酵解供能的比例极高。优秀800m跑运动员既要有良好的无氧耐力做基础,又要具备很高的速度水平。随着800m跑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其训练特征也逐渐发生变化,无氧耐力和速度训练受到高度重视,速度耐力训练已成为800m跑专项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1800m跑的项目特征无氧代谢能力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肌纤维类型。毫无疑问,优秀800m跑运动员的快肌纤维应占很高的比例。由于运动过程中乳酸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男子400 m跑项目速度与供能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国内外400 m运动员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我国400 m跑成绩落后的原因.研究表明:速度分配上国内400 m跑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具有差异性;国内运动员在磷酸源供能和乳酸能供能上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对800米跑供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根据供能特点来调整与控制训练负荷,使训练达到良好效果,得出高校运动员800米跑,必须根据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着重发展该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同时,进行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时,都必须注意提高无氧酵解功能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以往800米及其长翼项1500米归为中距离跑是不够科学的。400米、800米、1500米跑的供能比例随运动成绩的提高,无氧供能的百分比增大,有氧供能的比例减少,短翼项400米与800米在供能形式和特点上比长翼项1500米更趋相似。提出应建立800米跑的独立训练体系,提高800米成绩的突破口应以发展400米速度为主,可让400米跑运动员兼跑800米。  相似文献   

10.
400m在短跑项目中是一个难度最大的项目。400米跑既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又要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本文通过对2007年7月江苏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现场测试获得了江苏省青年女子400米前6名运动员的相关数据(全程成绩及四个分段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与全国优秀青年女子400米运动员的比赛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教练员进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青年女子400米运动员绝对速度和专项速度耐力比较差,400米跑的分段节奏不均衡。在今后的训练中要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绝对速度和专项耐力的训练以及跑的节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子400m跑成绩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能量类供应的特点来看,400m跑属于糖酵解代谢类型。由于认识的偏差,曾认为400m跑属于体能类中耐力性中跑项目,导致训练以速度耐力为主,速度为辅,影响了我国男子400m成绩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400m训练应把速度和速度耐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同时加强步幅训练的比重,重视力量素质及腰、腹肌力量的训练。这是我国男子400m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特征,为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成绩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参加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50米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应延长400米跑的加速时间;8个50米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最快和最慢50米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P<0.05)。通过分析第1名的分段时间与2~8名的分段平均时间发现,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400米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400m训练的文献资料,结合自我对400m训练的理解确定提高400m速度耐力能力训练的关键段,以速度耐力储备、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乳酸堆积量、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运动持续时间对机体恢复、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与400m节奏训练的转化关系等几方面论证400m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的理论依据,并指出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训练实施和与其它距离段的训练协调。  相似文献   

14.
对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并整理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10年来的运动成绩,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和个体最好成绩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我国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在1 500m、400m和撑杆跳高单项上应加强训练,以提高其耐力素质.全国个人全能记录保持者龚国华在110m栏、100m和跳远单项上应加强速度素质训练,以提高个人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5.
提高男子400米运动成绩的关键,是确定和该项目最相关的各项身体素质,以便在训练中有的放矢。通过对我国20名男子400米运动员专项成绩和有关各项身体素质成绩的调查和统计学处理,发现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训练中需要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6.
400m跑项目的特殊性使得不少教练员对该项目的特征认识不足,训练方式有所偏差,这已经成为妨碍一些运动员400m跑成绩提高的主要瓶颈。为此,文章通过其与传统短跑项目200m相似点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率,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00m栏决赛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成绩的稳定性、比赛发挥、发挥情况和各个赛次中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5.88±2.95岁,奖牌获得者出现大龄化特征,女子400m栏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74.25±4.89em,平均身高并不是太高,但个别运动员呈现出高大化发展特征;半决赛阶段运动员成绩稳定性最好,决赛阶段成绩离散度最大,三个赛次呈现出“低-中-高”状态,这与运动员对赛次中发挥情况的重要性相吻合,正好适应运动员在不同赛次的发挥情况;受个人竞技能力所限,女子400m栏参赛运动员在决赛阶段的平均发挥率最高,而预赛阶段运动员的发挥率最差,只有极少数运动员在三个赛次中表现出赛季最佳成绩。因此,在训练中应大力培养运动员尽快进入比赛状态的能力,并制定出运动员参加大赛的训练周期计划。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有关资料,并对国内外400m跑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成绩、训练特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从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提高中国男子400m跑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工作者对400m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400m的能量供应、速度能力、速度分配(节奏控制)、400m的训练等方面,分别就这几方面给予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m决赛选手的全程和分段成绩进行分析,探讨了当今世界女子400m跑速度特征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依靠良好的速度分配,提高全程平均速度水平,保持高速跑的能力以及匀加速跑的节奏是我们训练工作中应抓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