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收藏》2013,(4):167-169
2011年10月26日,张新权油画艺术研讨会邀请了十几位国内著名的理论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对张新权油画艺术进行了一次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大的深入分析和交流。2011年10月26日,张新权油画艺术研讨会在位于中国美术馆附近的华侨饭店二层C号会议室举办。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8,(1):168-168
2017年适逢宗其香先生百年诞辰,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作为纪念宗其香百年诞辰系列展的收官之作。展览开幕之时,恰逢宗先生诞辰之日,更凸显中国美术馆对宗先生及家属向国家慷慨捐赠的感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杨才玉 《收藏》2006,(6):31-31
进入2006年以来,首都北京举办的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展事接连不断,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烈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失落的经典——印加人及其祖先珍宝展”和意大利“西西里——五千年文明大型艺术展”……如此多的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展事集中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这是以往未曾有过的现象。它像一个个窗口.向国人展示了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辉煌成就:像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在不断彰显和提升北京作为世界重要文化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同为画坛巨擘,同姓,同年同月拜见毕加索,张仃与张大千却了无缘分。张仃不喜欢张大千的理由有很多,在他看来,张大千仿古,造假,炒作,巴结权贵名流,破坏敦煌文物……然而,张仃的朋友圈里,喜欢张大千的不乏其人,如黄苗子、叶浅予。因此,每逢谈到张大千,不免要抬扛,有时甚至脸红脖子粗。叶浅予对张大千的精湛画技五体投地,黄苗  相似文献   

5.
岳岩 《收藏》2008,(9):22-22
2008年3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新媒体艺术;5月.北京CIGE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展厅二层划出400平方米的展区.重点推介来自国内外13位知名艺术家的多媒体艺术作品;6月.中国美术馆汇集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与艺术机构,迎来全球艺术盛宴“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在展览期间还多次举办讲座.并收藏了来自克罗地亚的玛格达里纳·派德琳女士的作品《名字成了字母组合游戏》。  相似文献   

6.
《春酣》     
《收藏》2016,(11)
正谢天赐的花鸟画用数十载的笔墨磨炼概念重组、泼墨构成、哲理佛意,以不断变化的空间错觉成功地使花鸟画的传统图式走向当代形态。作品随意随形,浑然一体,张扬着时代精神·形成了谢氏花鸟画独特强烈的艺术风貌。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展并获多种奖项。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了"大红袍"等多种当代名家画集。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数十家美术机构还举办了其个人专题画展和研讨会,客观评价了"天赐花鸟"的创作与探索,肯定了他对中国花鸟画领域的影响和贡献。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国当代画家谢天赐》.作为国家文化工程之一列入国家档案。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3,(7):167-169
2011年10月26日,张新权油画艺术研讨会邀请了十几位国内著名的理论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对张新权油画艺术进行了一次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大的深入分析和交流。2011年10月26日,张新权油画艺术研讨会在位于中国美术馆附近的华侨饭店二层C号会议室举办。共计有十几位国内著名的理论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参与了张新权油画作品的艺术研论会,这些专家年纪跨度超过半个世纪,供职于美术学院、美术  相似文献   

8.
“我的基本观点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以这个为本体来吸收外来艺术”早年抱着文化使命感进入中央美院学习的李宝林,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郭味蕖,,李斛,现在都成了他的老师。虽然每位老师的个性,画风和教学方法都不一样,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展中国画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1,(9):I0024-I0027
“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于2011年8月20日至9月7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由泰康人寿和中国美术馆其同主办,这也是泰康人寿收藏对艺术及社会各界的首次大规模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5)
正2017年4月13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协办的"回望云峰——中国美术馆馆藏赵望云作品巡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出中国美术馆藏赵望云经典作品共计150余幅,较为全面、系统地呈现了赵望云先生的艺术成就、总体面貌和艺术历程。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  相似文献   

11.
廖静文 《收藏》2007,(8):184-184
加拿大维多利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在1987年4月至7月举办了徐悲鸿画展之后,于1991年5月至7月举办了马欣乐绘画艺术展,其间并举办过一次赵少昂画展,这是该馆有史以来唯独举办过的三次中国画展,也足见欣乐的绘画艺术在北美画坛所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08,(7)
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内容:一、百年海霞——纪念中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书画艺术展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西安长安画院何海霞美术馆时间:2008年9月7日—15日地点:中国美术馆二、纪念中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何海霞艺术研讨会时间:2008年9月地点:北京  相似文献   

13.
黄苗子 《收藏》2007,(6):36-38
我到西安头一次是1957年。正好30年以后,1987年,我又来了。这两次都和赵望云先生有关。我头一次来是应赵望云先生的邀请,他当时是西安美协主席,我同叶浅予先生一起来的。第二次,我却是来参加赵望云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我和西安的因缘,是和赵望云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张修佳 《收藏》2006,(1):34-37
几年前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一次名家画展,我在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田黎明的一幅《雪域净土》,精神猛然一振。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1,(1):144-151
"云法造境"是画家钟章法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的新课题、新样式。通过艰苦的钻研与探索,终于开创了以"云法造境"构建的独具特色的"云海山水"和时空水墨画两大系列作品。作品曾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专题展出,并先后得到四十多位美术界权威专家的高度肯定,正如老一辈艺术家潘絜兹、王琦等先生所言:"云法造境开创了中国画的一条新路,为中国画的向前推进拓展了新的空间。"本期重点选登钟章法先生第一次(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研讨会上,国内美术界权威专家、著名艺术评论家的各种学术观点、发言纪要及部分云海山水画系列作品。为广大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从学术、艺术及鉴赏的层面上、高度上了解、认识、关注钟章法先生的书画创作方向与艺术发展潜质。  相似文献   

16.
陈履生 《收藏》2011,(4):145-145
为迎接辛卯年新春而举办的"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让公众了解了中国美术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缘起和过程,而且让公众了解了国家美术馆的基本家底,尽管只是数以万计收藏中的800余件。  相似文献   

17.
张少华 《收藏》2010,(7):104-111
群星闪耀大西北天空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定居或寓居西安的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等画家为核心的创作群体一反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画坛的泥古之风,大胆走向西部生活,写生、创作,使当时沉寂的中国画艺术展现出新的面貌。1961年秋,这些画家以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的名义在刚刚落成的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画展,展出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李梓盛、康师尧六位画家的山水和人物作品,这些画作表现出黄土高原雄浑博大的气势和大西北农民勤劳淳朴的形象,极富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18.
阎正 《收藏界》2010,(7):140-141
2000年世纪更迭之际.王铁成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书作展。其时,观者如堵,盛况空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影暇翰趣交口赞,众人争说王铁成。时年先生六十有五,称得起是壮年腾飞之举。  相似文献   

19.
雪尘 《收藏》2011,(10):18-29
因为一次遥远的写生之旅,也因为这次写生所积蓄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在特定时代的最佳表述,遂有了1961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河新貌"展。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展览以及随后的《美术》杂志以及众多一流艺术家的认可,新中国绘画史上有了"新金陵画派"的名号及地位。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7,(9)
曾几何时,近现代中国人物画史上大师频出,无论是画速写人物的黄胄、"顶光源"人物的蒋兆和、舞蹈人物的叶浅予,还是画工笔人物的刘继卣、戏剧人物的关良、变形人物的程十发,都以其笔意纯粹、个性鲜明、技法创新、成就全面,且具有深厚的画外修养为大家所推崇,堪称中国人物画的大师。随着2007年7月17日程十发先生在上海的辞世,如今这些艺术大家们都已离我们远去。有人说,程十发先生的逝世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大师时代的结束。为此,本刊特约此文详细介绍程十发先生的艺术成就及作品的市场价值,以表达我们对大师的切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