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编组的8框邮集《帆船的故事—它们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在长沙2014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获金奖加特别奖。这部邮集是在2013年泰国世界集邮展览获金奖的5框同名邮集基础上扩框而成的。通常认为:"五扩八"是一道坎,弄不好容易"掉沟里去"。但笔者的这部邮集,经过努力,取得了扩框保级成功。现将这部邮集扩框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次失败的尝试实际上,这部邮集的"五扩八"尝试,早在该5框邮集于2010年南非约翰内斯堡第26届亚洲集邮展览获大镀金  相似文献   

2.
前言是一部邮集内容的总概括。观展者通过前言可以了解到这部邮集的大体情况或作者的创作思路。虽然前言在评审时不在打分之内,但通过观赏高水平的邮集可以发现,这些作者是在绞尽脑汁地做好前言,而绝不疏忽这个环节。因为整部邮集能否引人入胜,往往要看这个“序幕”。  相似文献   

3.
周林 《集邮博览》2008,(1):36-39
本文作者一直注重收集清代驿递过程中产生的实物史料,早在1996年就编组了《中国清代邮驿制度》邮集参加了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邮展——中国’96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虽然只获得了银奖,但却是国际竞赛中首部反映中国清代邮驿史的邮集。自此以后,我国才陆续有个别同类题材的邮集参加国际上的竞赛邮展。2003年,这部邮集经过补充和完善后,在泰国曼谷世界邮展上一举夺得金奖,随后又在2003年中国绵阳亚洲国际邮展上荣获金奖。2006年,邮集被扩大到8框后,在美国华盛顿世界邮展上再次荣获金奖。2007年,这部邮集经过进一步调整后,在俄罗斯圣彼德堡世界邮展上以92分的成绩又一次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4.
笔者的一页邮集《集邮·音乐相辅相成》完成于2004年10月,尽管创意不错,由于素材的局限,只可称为平平之作。邮集素材由柏林邮票,奥地利加盖纪念戳的邮票首日实寄封和圣马力诺邮票首日实寄封等四种邮品组成(图1)。这部作品是笔者制作一页邮集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我在这部邮集取得这一成绩的同时,也知道今后若要在国际性邮展上沾金还有较大难度,主要是素材质量,因为高级别邮展中更多、更主要地还是在于素材质量方面的较量,而这一点正是我的《马》和国内许多专题邮集同样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会继续努力,也在此向国内外邮友征询有关马的高质量专题邮品及其线索,争取在马年让自己这部《马》邮集再度马到成功。  相似文献   

6.
梦圆满月时     
2011年7月在日本横滨举办的世界邮展上,一部荣获专题类镀金奖桂冠的《月亮》邮集引起人们的驻足观看,这部邮集的作者是上海房地系统职工集邮协会秘书长顾金花。  相似文献   

7.
在4月19-21日于山东潍坊举行的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中,我参展的《儿童的梦想》专题邮集荣获二等奖。回顾这部邮集的产生过程,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8,(8):112-113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编辑制作的奥运邮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将在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上,与广大集邮爱好者和中外参观者见面。这部邮集是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交换的邮票中,精心遴选出的奥运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头一届全国邮展帷幕已落下,我对自己的展品《清代邮资明信片1897-1911》头一回在国家级邮展中亮相,就以95分获得大金奖的成绩兴奋不已。不过,我心里非常清楚,“大金奖”只是对我这部邮集在过去所取得进步的肯定,奖牌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任何一部邮集都没有最高界限,自己这部邮集也不例外,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深的探索和研究,加以改进,争取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在重庆亚洲邮展预展上,北京王力军的邮集《赤色邮政与苏维埃邮政》引起参观者和集邮各方面人士的普遍关注,最后未参加评奖却被授予一个纪念奖加特别奖。为了对这部邮集更好地审视,6月25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和《集邮博  相似文献   

11.
陈健 《上海集邮》2008,(12):37-40
刚刚并入斯宾客的Shreves Galleries是美国主要的拍卖公司之一,经营美国邮品为主,最近拍卖了一部庞大的个人邮集,特别注明此集所有者以匿名形式将拍卖收入全部捐赠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邮政博物馆。这部邮集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英国邮品外,德国和德属也是强项。  相似文献   

12.
上一篇提到过的英国“皇家邮集”,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邮集之一,其中收藏的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地区)的邮票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经过六世君主、四代人的传承,这部邮集的规模已达300多本邮册及200多箱,其总价值超过—亿英镑。它们现在存放在圣詹姆斯宫设施精良的地下室内。  相似文献   

13.
这部《月亮》专题邮集,从萌生想法到最终跨入世界邮展的殿堂并非偶然,而是她长期来孜孜不倦地学习,对集邮素材长期积累,以及每次参展后总是虚心求教找差距,不厌其烦作修改的结果。纵观邮集,让人耳目一新,前言纲要紧扣主题,素材编排错落有序。它用跨世纪的丰富邮品,娓娓道来许多有关月亮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倘若再仔细去体会,你还会发觉,女性作者所特有的那种含蓄细腻风格,贯穿着这部邮集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李少华 《集邮博览》2011,(10):47-49
《残疾与康复》邮集(图1、2)是我最新编制的一部五框的残疾人题材的专题邮集。 目前,世界上生活着的六亿多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障碍,使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而残疾人通过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等途径,可以使身体残留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利用,并可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残疾人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这部邮集即讲述了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朱文龙 《上海集邮》2002,(10):30-32
在去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国庆》邮集获得试验类二等奖,本是自己组编这部开放类展品的随记。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2010年杭州全国邮展上,王宏伟先生的《水》的邮集获得金奖加特别奖。想起他的这部专题邮集在这近五六年间由低而高的渐进的历程,以及他自己所概括的从北京到南昌,  相似文献   

17.
在世人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之际,我国同时举办了奥林匹克博览会。博览会最大的亮点就是奥运集邮展览。这次邮展共有1100框,包括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提供的邮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部120框近2000个标准贴页的邮集,从制作到完成历时两年。  相似文献   

18.
我的邮集《水》在"2008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南昌"以87分获得了大镀金奖,一个月后,又在"雅加达2008"第22届亚洲国际邮展以85分获得了此届邮展专题类的最高奖大镀金奖。从南昌到雅加达,这部邮集推出了两个全新的版本。  相似文献   

19.
我的《建筑外墙造型艺术(1940年以前)》一框极限展品,先后获得2012年的济南第5届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镀金奖加特别奖和广州第7届全国极限邮展金奖加特别奖,以及2013年的上海集邮节极限邮展的金奖和珠海东亚邮展镀金奖。尽管这部邮集还不完美,尚有一些不足与欠缺之处,但是,能获得这些奖  相似文献   

20.
今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有关中华邮政邮资的邮政史类展品多达9部,我组编的《中华邮政国际信函邮资》邮集以84分获得镀金奖。对自己首次组集参加全国邮展就能获得如此成绩,确实令我高兴。但回想起这部邮集的组编过程,我又感慨良多,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