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公益性是其根本属性。但是以委托经营为代表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出现了企业服务质量下滑、设施设备过度消耗、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等问题,导致社会效益功能难以发挥,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文章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并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委托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效益评价的原则、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提出保障社会效益的政策建议,为有效实现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效益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研究了公众对体育场馆的感知形象和满意度,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在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上提出建议。研究从公众对上海公共体育场馆区位及选址的直观感受、场馆运动设施评价、馆内配套设施评价、场馆周边配套设施印象、场馆使用过程、场馆服务水平、场馆管理制度的整体印象这几个纬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场区选址、环境、交通、配套设施、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等满意度较高。并提出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宣传、提高室内外设施水平、提高服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文献资料查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中小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子是决策者的开放意识,次要因子是资金问题因子,其次是组织管理因子、安全问题因子、服务内容与质量因子。  相似文献   

4.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确定体育场地经营效益、公益效应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赛后评价指标体系,为体育场地赛后评价的量化及评估实践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拥有众多的体育场馆资源,在满足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基础上可以服务于社会,将闲置的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充分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公共体育场地的不足。文章以学校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将平衡计分卡模型引入到学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来,并结合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和体育营销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从财务层面、场馆层面、顾客层面、政策层面、人力层面及运营层面六个方面构建学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13所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通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探究分析各因子在影响运营绩效因素中的影响程度;同时通过分析场馆运营中的问题,为今后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PPP模式在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PPP模式在体育场馆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与积极意义,认为体育场馆的PPP模式运作具有消费需求弹性,兼具公益与盈利双重属性,收益主要来源于非本体收入等特点.并就悉尼奥运会体育场及我国国家体育场项目招标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该模式在体育场馆中应用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选择PPP模式的路径、加快政府角色转变、拓宽融资渠道、合理设计投资回报机制、推行相应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比赛场馆运行保障工作是确保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各项赛事活动有序组织开展的基础。在探讨体育场馆运行保障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体育场馆运行保障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5个比赛场馆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障难度进行了评价;最后探讨了体育场馆运行保障难度和保障人员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军运会场馆中保障难度较高的场地依次为体育中心、海军五项场地、足球场、网球中心和现代五项游泳馆等,而各场馆运行保障难度系数与保障人员数量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对改进体育场馆保障团队的人员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20,(2):99-106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是服务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础支撑,是体育场馆市场效益发挥的助推器,是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缓解的有力杠杆。客观、量化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质量评价,是检验新时期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效率的基本依据。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通过相关专家多轮次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确立了涵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根据上海市体育场馆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上海市体委系统体育场馆工作绩效的指标体系,为了有效地解决不同体育场馆工作绩效评价的可比性,提出了“相对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11.
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经营效益一直是困扰体育管理部门和经营机构的难题,虚拟经营模式则可以在不改变大型体育场馆产权条件下,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对其进行智能化经营。探讨了将智能Agent技术引入并实现体育场馆虚拟经营模式的办法,旨在有效地提升体育场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发达国家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发达国家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具有数量、质量和文化方面的诸多特点和优势。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在营造体育氛围、打造体育文化、提升体育城市影响力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城市经常通过申办国际大型比赛兴建大型体育场馆,完善城市设施。体育城市培育连续性的具备品牌效应的体育赛事资源能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亮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5):73-74,81
在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应采取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发掘高校体育场馆的潜能,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水平,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及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准公共品的属性及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杰 《体育与科学》2005,26(4):49-52
体育场馆是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体育场馆冠名权已经是大型体育场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概念,特别是在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战略研究方面仍是一项空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先进经验的分析,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开发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对提升我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效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经济活动回归城市中心;体育场馆周边区域土地使用效能提升;体育场馆周边区域房产增值;体育场馆周边区域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更新效应的呈现时间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滞后性)。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推进策略为:制定详细的城市更新计划;成立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充分发挥公私合作投资优势;多元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建设;重视内部化体育场馆的外部效应;丰富场馆内容供给,提升体育场馆的“触媒”能量;注重场馆外部联姻,增强体育场馆的催化作用。提出本土启示:将体育场馆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计划;集中文体娱乐设施,合理确定城市更新范围;深入推行公私合作,提升体育场馆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场馆外部效应内部化;充分利用城市存量空间,加强体育场地多元供给。  相似文献   

17.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十二运辽宁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策为:加大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多样化发展的市场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场馆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辽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战略与城市运动项目布局相结合;做好赛后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寻求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胡斌 《体育学刊》2005,12(5):26-28
根据亚运会对场馆的严格要求,结合广州的实际,认为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中要体现出人文亚运、科技亚运、绿色亚运的精神,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比赛和训练的关系、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注重场馆规划的远见性,场馆建设的先进性和科技性,以及赛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9.
梳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发现,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基础:(1)场馆供给数量进一步增长,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场馆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3)场馆多元服务进一步拓展,但综合服务有待完善;(4)场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智慧管理有待加强;(5)场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但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宏观环境:(1)国际体育赛事加速涌入;(2)科技助力场馆智慧化发展;(3)体育消费环境逐步改善;(4)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场馆业务开展;(5)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1)严控场馆建设规模,推广运营前置理念;(2)优化场馆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3)全力推进场馆开放,提升场馆服务质量;(4)立足城市发展需要,抢抓国际赛事机遇;(5)推动评价体系变革,引导场馆科学发展;(6)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耗改造;(7)全面加强科技应用,加速场馆创新发展;(8)完善场馆服务场景,优化场馆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基本情况及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体验经济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营销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以消费者体验为基点,对高校体育场馆产业"产品"进行设计;以消费者体验为基点,对高校体育场馆产业"产品"的信息传递渠道进行创新。从消费者、信息渠道、体验氛围等方面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