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程目标的确立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它对我们设定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细致又复杂的工作,一般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一、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受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制约。近几年来,曾多次开展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应以体质教育为主,提出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当前国内外教育家却十分重视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主张培养能力为主的指导思想。此外,还有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等。体育教育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2.
教学指导思想是制定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现实状况,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提出以“一极三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总结法和实践操作法,理清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学设计概念,并对体育核心素养进行细化分析,通过查阅近三年区级研讨的教学设计,分别从指导思想、教材和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流程与策略、问题预设和安全防范六个方面进行总体分析,当下体育教学设计的特点:指导思想、教材和学情分析比较笼统,还不够具体深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基本都是围绕技术动作制定,缺少学生体育德育方面的培养。针对体育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龄段体育教学设计的优化建议:指导思想和学习目标围绕核心素养,增强体育育人功能;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增强其实用价值;教学设计中增加评价标准,方式多元化,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王长在 《体育师友》2011,34(5):17-19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行动方案,它包括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内容资源的整合、教学策略的创设、设计成果及实施过程的评价等五个基本步骤。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全面、明确具体和切实可行,并善于进行内容资源的整合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教学策略的创设,注重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以便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出发,对影响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的硬、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设计符合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和具有时代感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改善目前状况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导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体育学科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诉求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立足于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指出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出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下的改进措施,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真正发生转变,切实落实改进措施,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实现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堂教学设计规范化的内涵规范化的定义是"使合于一定的标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使得相同的问题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情况下不再出现或减少其出现的频率,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取得教学实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规范化,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行为之一。在近几年的北京市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展示与比赛中,也一再对教学设计做出明确规范,要求体育教师从体育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阐明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原由:提出高校体育教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要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制定全面而具体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要树立全面有人的体育教学观念,主动体育的体育教学观念和三维综合评价的体育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正>制定贯彻体育教学常规,是促进体育教师规范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业务提高的有力保障。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体育教学常规,以便检查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9,(2):30-3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落实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是学生习得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通过分析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落实的体育教学目标预设可能会出现的大而空、散且杂、难或易、未具体及无主体的现象,旨在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落实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参考,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课的构思与设计始终围绕课改的精神和宗旨,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主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红 《体育与科学》1989,(4):47-47,45
关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近几年来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设想、实验和主张,诸如“体质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竞技体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这些都为体育  相似文献   

13.
杨浩 《体育师友》2006,(1):32-33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界进行了包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等在内的体育教学整体改革——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原本相对呆板的体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了。但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体育课的设计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对体育课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明确的锻炼目的、新颖的教学设计、合理的内容搭配、严谨的组织教法、科学的练习方法、鲜明的个人特点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步骤,巧妙、恰当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一、课的指导思想1.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  相似文献   

15.
韦斌 《体育科技》2005,26(2):86-88
在分析体育教学中核心指导思想与阶段指导思想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分布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四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娱乐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体育”为主教学指导思想,“自锻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就以上各种指导思想与核心指导思想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运动负荷安排、教学双方主导主体作用以及安全措施等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多层次教学的含义和理论依据的阐述,探讨了在体育院系速滑课中运用多层次教学方法的优点,分别从教学的编组、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制定、练习方法的设计及课堂教学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明  朱为民 《体育与科学》1999,20(6):35-38,51
体育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客观地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客观地要求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素质。本研究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结构协调论为理论依据,设计出三类初中体育教材的教学模式。经实践验证,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使学生的主体素质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课堂体育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是体育教学论范畴与行为范畴的两个概念。基于许多体育教学论专家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阐述,结合一线教师对编写教案的实践与理解,剖析两者关系,正确认识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关系,促进教师体育教学的科学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制定适应新世纪人才要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树立全面育人的体育教学观念;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延长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拓宽大学生健身锻炼领域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春神 《体育师友》2010,33(3):48-50
如今许多中学的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逐渐减少,一些技术难度大、危险性较高、耗时较长的项目已被删掉。新课程标准规定,体育教学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个学分,其它的学分由学生自己选择内容进行学习。实践中几乎没有人再选田径,导致许多田径内容在体育课上教师很少教或几乎不教。文章认为只有将学校体育运动会指导思想与教学理念相结合,将校运会的项目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学校田径运动会各项目基本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充分开展模块选项教学,合理开展学校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