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推进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数字赋能为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动力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价值。研究认为:数字赋能推动群众体育治理向整体智治、精细治理、多元共治转变;现阶段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面临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数字治理理念转向偏差、数字治理人力资源短缺、数字治理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等困境;应通过提升治理主体技术应用能力、引导群众体育数字治理理念转向、打造“数字+体育”治理人才体系、完善群众体育数字治理规范标准等路径弥合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堕距,提高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的效度、温度和尺度。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推进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从制度层面探索美国大众体育治理的特征,旨在为完善我国群众体育治理体系提供借鉴。研究认为,美国大众体育具有健全的制度治理体系,包括横向联动的社会化多元协同治理体制、有限政府的参与式治理机构、地方政府的联动型治理机制、多元社会组织的自主治理和协作化治理模式,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基础性制度治理、重视公共场所供给的制度保障性治理、促进国民健康的制度持续性治理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制度补偿性治理。我国应加强群众体育制度建设,推动群众体育输入式治理和参与式治理相协调;完善群众体育制度,强化群众体育制度的法治化治理和补偿性治理;厘清多元治理主体关系,构建跨区域善治型的群众体育制度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创造了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给传统的社会治理结构变革提供了机遇。以群众体育"智慧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群众体育治理的可行性。研究认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推动群众体育工作的管办分离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治理,迅速高效地回应公众的体育诉求,促进公共体育政策决策的科学性。探讨了运用大数据思维、建立群众体育大数据平台,打造APP智慧平台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梳理了建国以来的重大体育事件和体育政策文件,厘清了我国体育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出我国体育治理演进的特征,旨在提出未来我国体育治理运行机制需关注的4个要素。我国体育治理演进大体分为5个阶段,2条脉络贯穿始终:一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二是以全民健身为代表的群众体育,在"体育为国"与"体育为人"中寻找社会认可、国家认同的均衡结果;3个主体复杂博弈: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市场主体、体育社会组织依次登台且反复切割边界,寻求内部结构均衡与外部协调发展。在这种"2脉络3维度"的分析框架下,我国体育治理演进呈现出4个特征:渐进性、反复性、导向性、收敛性。体育体现着强烈的国家意志,正因如此,调整体育治理结构、优化体育治理主体才会出现渐进性与反复性,最终政府、社会、市场在不同的体育子结构中收敛于最优匹配,进而建立体育全面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我国体育治理演进的未来路向:构建多中心体育治理结构的制度形态,凝练互构共生的多元化体育治理主体,完善多样化体育治理手段的策略集合,制定社会化体育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将多中心结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手段、社会化评价4个要素通融于体育治理运行机制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一部分,新时代的体育改革也应当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核心任务来完成。在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主要是完成四大转变,即从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从垂直型管理结构向网络型治理结构转变,从单部门封闭管理机制向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转变,从"人治"型管理方式式向法治型治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启示下,结合群众体育活动的特点,综合应用组织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群众体育开展中的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3个方面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相互间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三社联动"的社区体育治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推进社区体育网络化运作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造成我国发达地区和贫困民族地区群众体育发展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借鉴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壮大我国群众体育志愿者队伍帮助贫困民族地区;开发贫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带动特色体育产业发展;建立多渠道的建设资金筹措体系。  相似文献   

8.
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体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和发展人的健康水平以及身体机能、素质水平的,本文作者苏联勇通过对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进行的调查,认为,实现基层群众体育俱乐部制将极大地刺激群众体育的发展,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实践从多角度证明了实行群众体育俱乐部制的优越性,因此在我国大城市实行基层群众体育俱乐部制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5,(4):88-93
以国家治理能力为分析视角,通过对社会转型期的体育法治与国家治理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体育法治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不能满足新时期体育发展的实际要求,实现"依法治体"是当前的路径选择。社会转型引发的经济、社会关系、利益格局重大结构变迁对体育领域影响深刻;体育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暴露了原有体制和治理模式的弊端,僵化的体育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很难适应和对接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是造成体育伦理缺失、行为越轨和道德失范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向影响了国家主体文化的渗透能力;顶层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影响体育法治的实现;传统一元体育治理模式制约多元治理能力发挥是影响"依法治体"的关键。文章认为应以依法治体为前提、坚定道路自信,优化制度形成能力、增强文化渗透能力;推动政府体育治理的创新,强化国家制度的实施能力;增强国家制度学习与调适能力,提升体育多元治理能力,以此推进"依法治体"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体育成为落实全民健身基本国策,实现"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转变的重要环节。当相对有限的社区体育资源面对日益繁杂的体育活动需求,管理者应如何对其间的社会风险进行治理恰恰是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三个主体角度,我国社区体育潜在社会风险表现在:群体分化与冲突风险、市场风险、政府管理掣肘风险。基于城市社区体育中"民众需求-制度效能"传统维度审视,政府内部管理存在"内卷化"倾向,政府外部体育资源分配亦具有粗放化的特征。未来治理路径应基于内外兼修的方向,内部形塑出共建、共治与共享治理格局,外部推动精细化的体育资源供给机制,最终打造长效性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